EN
http://sid.hj6j.com

8图带你看懂! 两名女童杀害邻家幼婴未被立案 ,律师:刑事追责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两名女童杀害邻家幼婴未被立案 ,律师:刑事追责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

两名女童杀害邻家幼婴未被立案 ,律师:刑事追责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

近日,广西百色市的黎先生反映,两名不满12岁女孩杀害自己7月龄婴儿,引发关注。

11月8日,黎先生告诉记者,两名施暴者都是留守儿童,其家庭无可执行财产。“我爱人重度抑郁,要天天吃药,我把她带到广东,边打工边看着她。还有个四岁多的儿子,留在老家给老娘带。”

判决书显示,施暴方都曾当庭辩解。其中一人代理律师辩称,婴儿母亲将婴儿交给两个小孩,听见哭声未出门查看,其重大疏忽导致侵害结果发生,应承担90%责任;另一人的代理律师辩称,是受唆使施暴,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即便是赔偿责任也应低于10%。

对此,北京天达共和(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夫表示,现行法律对两名女童确实无法追究刑责,“全世界范围内的法律,都是依照人类心智发展情况制定刑事责任追责年龄线,12岁年龄线已经没有再下调的空间。在此背景下讨论追究刑责意义不大,更重要或者说能做的,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俩女童相互激将杀害婴儿辩护律师反指婴儿母亲担责90%黎先生今年28岁,在广东打工时认识了同样来自广西的梁某。梁某比他小4岁,因幼年生病导致双耳听力几乎丧失,日常需佩戴助听器。

2021年,两人生了第一个儿子,之后梁某常年在黎先生老家生活,与老人一起带孩子。2024年元旦,黎先生和梁某的第二个儿子出生。

2024年7月21日下午,两个邻居家的女童小A(11岁)和小B(9岁)前来串门,与梁某打招呼后,将卧室里的7月龄婴儿抱出门外。17分钟后,俩小孩将婴儿交还给梁某后离开现场。

梁某发现孩子脸色发紫、喘不上气,进行了人工呼吸和按压心脏复苏,并打电话给家人求救。1小时后,婴儿被送往西林县人民医院抢救,后死亡。当时,黎先生尚在广东打工,家族中的亲戚查看监控,发现俩女童有施暴行为,随即报警。

鉴定意见通知书

司法鉴定显示,婴儿右心房破裂、出血;脑出血,伴漏出性出血;胸腺、肺、肾上腺、肝、脾均有出血或淤血,其本人符合胸部受钝性外力作用造成心脏破裂导致心脏压塞死亡。

判决书显示,小A、小B两人曾在门外对婴儿进行过打巴掌、掐大腿、放在晒热的地面等行为,后将婴儿安抚抱哄后抱回屋内。几分钟后,两人再将婴儿抱出房屋,在监控盲区暴力升级,并相互出言激将,让对方施暴。

判决书称,两人在监控盲区对话:“开始咯”“怎么每次都是我做咯”“我也做过啊”“你踩啊,我都踩了那么多次……”。施暴后两人将婴儿交还给梁某。

因两名女童不满12周岁,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年龄,西林县公安局决定不予立案。

不予立案通知书

该案审理期间,小A一方认为,婴儿的母亲梁某将小孩委托给小A、小B照顾,小B有殴打小孩的不良习惯,梁某听到小孩大哭却没有出门查看,她的重大疏忽大意导致侵害结果发生,应承担90%的责任,小A、小B共同承担10%的责任。

小B一方辩称,小B是受唆使实施的行为,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婴儿的死亡与小B的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存疑,即便认定小B需要承担责任,婴儿的死亡原因主要在于小A的暴力踩踏及其家属的错误急救,小B的赔偿责任应低于10%。

俩留守儿童一人是单亲家庭死者家属称“此前邻里关系很好”判决书显示,小A的父母3年前离婚,她是由父亲抚养。事发后,小A、小B的父亲分别赔偿了婴儿家属5万元。

针对两人的辩护意见,法院给予了驳斥。法院认为,两人与受害人家庭是同村邻居,平时经常到婴儿家玩耍,在农村,邻里之间的小孩抱一下其他家的孩子,是村民之间友好往来、互相信任的善良风俗,是相互之间不设防,婴儿母亲并非委托她俩照顾婴儿,两人把婴儿抱出门外故意摔打、踩踏致死,行为超乎常人认知,难以预料。且梁某双耳听力受限,即便听到哭声也难以想象是两人在施暴。因此,被告人对梁某重大疏忽大意导致侵害后果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的辩解,法院不予采信;梁某事后采取的急救措施,是紧急状态下母亲的本能,没有证据证明其急救措施与婴儿死亡有因果关系。

11月8日,黎先生告诉记者,他与俩小孩的父辈很熟悉,其中小B的父亲与他同姓,是一个家族的远房兄弟。他对两个小孩不熟悉,父辈们平时都在外打工,但是回老家的时候,邻里关系都很好。

“开庭的时候有一家出庭了,一家没出庭,法庭上主要是律师发表意见。律师说我爱人应该承担90%的责任,我很气愤。”黎先生说,法院最终判决两个家庭分别承担40余万元赔偿,但对方家庭名下没可执行的财产,目前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没拿到赔偿。

黎先生介绍,他的爱人事后被诊断为重度抑郁,需要天天吃药,不敢让她继续留在老家。“我把她带到广东了,她干不了活,我一个人在上班。4岁的大儿子留在老家,给老娘带,也成了留守儿童。”

律师:婴儿母亲不应担责刑事追责年龄无再降空间天达共和(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夫表示,在现行法律中,对该案中的两个小孩无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为她们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赔偿部分,则涉及法律执行问题,需要司法和民政救济力量介入。

“关于婴儿母亲应该担责的辩解,法院的驳斥是正确的。这种友好的邻里关系中,没有人会想到一个邻家小孩会这样施暴,这个母亲也不该有这么高的注意义务,她是没有责任的。”彭夫说。

两名女童杀害邻家幼婴未被立案 ,律师:刑事追责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

记者注意到,判决书中小B一方辩解是“被小A唆使施暴”,也有网友怀疑她们“可能受到网络不良思想唆使”。

对此,彭夫解释,“唆使”需要有特定对象,如果是某个具体网友进行了明确的、特定指向的言行引导,可以追究其唆使行为的责任,“这两个小孩相互唆使,或者唆使者是未成年网友,追责的意义都不大。如果她们是浏览过一些极端对立思想的内容,没有受到具体某个人的引导,只能算受到不良思想、错误观点影响,算不上被唆使。”

“《刑法修正案》已经把故意杀人这种刑事责任年龄降到12周岁,就是对以往的一些未成年人极端案件的回应。全世界范围的法律,都是根据人类心智发展为依据追究刑事责任,12岁的年龄线,短期内没有再下调的空间。”彭夫认为,在此背景下,对类似案件讨论刑事责任的意义不大,不具有操作可能性,应该注意或者有可能解决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保护问题,以避免同类悲剧再次发生。

彭夫介绍,目前有极少的国外案例中,法院针对案件中未成年嫌疑人进行医学评估,评估其行为辨别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来判定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为不能完全排除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个别的孩子早熟,他的辨别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远超同龄人,达到成年人标准。但这种筛选方法,涉及普遍的社会心理认知、社会文化以及技术水平、评估能力。”

延伸阅读

65岁妇人帮儿子带娃一个月 突遭楼上男邻居持刀杀害

“我妈出门倒垃圾时,被楼上从没来往的男邻居持刀砍伤致死。警方侦办期间,民警说凶手有精神病史,没有作案动机。”宁夏贺兰县李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

无妄之灾——

65岁婆婆出门倒垃圾时门口“闹动静”

儿媳通过门缝看到一男子持刀行凶

36岁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开餐饮店,2021年他弟弟在贺兰县买了套二手房,购买后长年闲置。2025年8月,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弟弟便将闲置的房子交给他,让他和妻子暂住,“考虑到平常工作比较忙,便让65岁的母亲来帮忙带娃。没想到仅仅一个月,便遭遇了无妄之灾。”

李先生回忆,10月12日下午3时他前往店里工作,没想到40分钟后,收到了妻子的电话,“她说,听到楼道里有很大的动静,通过门缝看到一名身着灰色上衣的中年男子正在持刀行凶。”

“孩子当时在屋里写作业,妻子看到这一幕,赶紧关上门,让孩子藏起来。”李先生说,她的情绪很激动,声音颤抖,哭着说“咋办,咱妈刚出去倒垃圾了,不知道是不是咱妈,听声音好像受害人在喊我的名字”,他让妻子赶紧报警,“挂断电话后,我给我妈打电话,始终没有接通。”

不幸遇害——

母亲送医后抢救无效,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民警说,嫌疑人57岁,就住我家楼上”

“我听到有人在哭喊,好像在喊我的名字,我看门缝后,那名嫌疑人恶狠狠地看向我。”李先生的妻子黄女士事后回忆,她将门赶紧反锁,“当时我判断,受害的人大概率是我婆婆。”

闻听家中惊讯,李先生赶紧骑车往家赶。下午4时08分,他赶到家门口,警方、120急救人员均已到场。他描述道,“我看到了母亲躺在家门口,脸上、耳朵、双手都是伤口,满身都是血。”“嫌疑人穿着红色裤子,被五六名民警铐在楼道。”

图为鉴定意见通知书

送医后,医生告诉李先生,其母因失血过多宣告死亡。当晚9时30分左右,贺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告诉他,嫌疑人同某系他们楼上的住户,今年57岁,“我们家住5楼,他们家在6楼。”

10月21日,经法医鉴定,李先生母亲苏某的死亡原因是,被他人用片状尖锐器砍切头面部、双手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图为立案告知书

精神异常?——

两名女童杀害邻家幼婴未被立案 ,律师:刑事追责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

民警称同某曾有两次精神病就诊记录

受害者家属担心追责成空

母亲离世,李先生一家陷入万分悲痛与惊恐之中。他说,10月17日,同某的家人通过警方送来了6万元的丧葬费。

李先生不明白,自己家刚搬过来仅一个月,家人和同某从未有过交集,为什么对方会突然行凶,“民警说,同某在1998年、2008年先后有两次精神病的就诊记录。虽然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但两人都不在当地,同某是独自一人生活。”警方表示,将对同某进行精神鉴定。

他前往太阳城社区了解情况,社区工作者称不了解同某是否患有精神病,也不清楚对方住了多久。

李先生感到无助,自己的母亲因邻居的行凶致死,他却始终没有搞清楚对方的作案动机,若同某系精神病患者,且事发时处于发病期,他们家的维权可能陷入困境,“事发前,没有人说,我们家附近住了名精神病,也没有人看管对方,如果对方因患有精神病脱罪,我们该如何讨回公道?”

犯罪嫌疑人同某是独自一人生活

相关回应——

警方:嫌犯没有作案动机,系正巧遇到受害人

物业:嫌犯系独居,事发前未发现精神异常

贺兰县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同某是否系精神病,需要司法鉴定部门出具最终的鉴定意见,“同某没有作案动机,就是正巧遇到了李先生的母亲。”同某的精神异常病历,是警方查出来的,其可能存在精神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精神鉴定。

对此,贺兰县公安局刑侦队办案民警表示,案件正在侦办中,采访将由县局专人回应。

11月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太阳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前,他们并不清楚同某曾有精神病史。同某系一个人独居,他们也没发现过同某精神异常问题,“事发后,社区对小区内的精神病史居民进行了排查。”

同日,记者联系到太阳城社区,工作人员未回应,称会协调专人回复。

律师说法——

若嫌犯不能辨认、控制自己行为,则不负刑责

其家属、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知名公益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根据我国《刑法》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本案中,如果经司法鉴定确认嫌犯作案时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则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其应由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若鉴定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付建强调,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的首要责任人为嫌犯的家属或监护人,需要履行监护职责。受害者家属可依据《民法典》第1188条,向嫌犯监护人、家属索赔,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若监护人尽责,法院也可能酌情判决补偿。

付建表示,根据我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确诊后,由医疗机构将信息录入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并转介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社区需定期随访、指导服药。若家属隐瞒病史未向社区申报备案,且嫌犯此前未被医疗机构确诊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社区未收到通报,则其可能不需要承担责任。

📸 贾怡记者 陈闽东 摄
一二三四区无线-新时代科技助力生活变革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23日,波兰总理图斯克表示将于9月25日凌晨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包括铁路和公路过境点。内政部在9月23日发布相关命令。波兰总理图斯克 视频截图波白边境风波始于9月9日夜间。当时大量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其中部分被波兰军方紧急处置并击落。波兰政府称无人机来自俄罗斯,欧洲多国也纷纷强烈谴责俄罗斯。随后波兰提请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该条款规定,当任一缔约国认为其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应对。
两名女童杀害邻家幼婴未被立案 ,律师:刑事追责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图片
麻豆精产品味国货一二三何苗带您解析据星视频,近日,话题“范玮琪演唱会戴大S骨灰项链”冲上热搜。“范玮琪演唱会戴大S骨灰项链”冲上热搜10月28日,范玮琪经纪公司委托律所发布律师声明:2025年10月下旬,部分媒体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了关于委托人旗下艺人范玮琪在演唱会上“佩戴大S骨灰项链”的不实报道,并引发热搜,浏览转发超亿次。对范玮琪名誉权造成严重侵害。
📸 刘永记者 钱婕 摄
伍陆柒 一性一交一口添一摸怎么形容网友感叹猫扑资讯延边手游网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月8日报道,俄罗斯军队即将最终攻占乌克兰东部城市波克罗夫斯克。不过,CNN也强调称,俄罗斯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波克罗夫斯克的周边局势(制图 彭玉洁/澎湃新闻)报道称,俄军成功渗透波克罗夫斯克后,城内战斗在过去几天愈演愈烈。据当地人士称,波克罗夫斯克的陷落——尽管其战略价值已降低,但如果该城被攻克,仍将是俄方自2023年5月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如今几乎已成定局。
🌭 服装尺码对应尺寸文档docx原创力文档9月份,记者关注了河南郑州,31岁女子为和25岁男友结婚,执意去英国见未来婆婆,甚至不惜和母亲互殴的事情,引发网友讨论。据了解,31岁的王女士为与25岁男友结婚跟父母反目,“在家互殴、剪刀砸门、古董都摔了”。王女士称:“他们说我男友是骗子,我很窒息!”父母崩溃:她刚被骗100万,卖了3套房。她说想和男友结婚,要先给对方30万嫁妆,对方再给我们60万彩礼,我们只是想先见见男孩家人,对方说他父母在英国。
芭乐视频APP下载官方IOS最新版下载芭乐视频APP下载官方IO近日,上海的宝女士在接到“粉丝”投稿后前往某餐饮店进行探店。在和店员多次确认是菜单上88元的菜品后进行点单,但点单后却被店家上错菜,要求补270元差价。据宝女士讲述,当时是拿着“粉丝”推荐的图片和店员反复确认,是否是“粉丝”推荐的这道菜品,店员也明确表示,确实是菜单上标注为88元的菜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