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谈和平,不谈统一,郑丽文还是让人失望了,蔡正元的话一针见血。
在11月1号上午,国民党前主席朱立伦交接,新当选主席郑丽文正式成为蓝营新的“当家人”。
郑丽文在就职仪式上进行长达20分钟的脱稿演讲,一句将带领蓝营从“羊群变成狼群”的表达,把台下的马英九说得泪流满面。不过,郑丽文在台上演讲的内容,几乎全是岛内党派之争与多面讨好,并没有正面提及两岸统一的问题。
郑丽文正式成为蓝营新的“当家人”
郑丽文在正式接棒国民党主席大权之前,曾接受外媒的采访。当被问及她在两岸统一问题上的具体态度时,郑丽文跟之前她振臂一挥高喊“我是中国人”的情形不同的是,在两岸问题上的态度似乎出现了明显的“回摆”迹象。她不但强调自己的两岸路线核心是“维持现状”,还直接喊出不会“放弃”所谓“武力保台”的决心。
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
近期郑丽文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连喊三次要和平,主张两岸必须交流对话,避免军事冲突。然而,当被问到大陆“不放弃武力”时,她立刻回以一句:“国民党和民进党一样,也没有放弃武力保卫台岛的决心。”
这不是“硬气”的自卫宣言,这是在政治钢丝上跳舞的极致投机,更是对两岸大势和自身命运的战略级误判。
她的这一步,表面上是想要拉拢所有人,实则是在把国民党这艘百年老船,推向悬崖,更是让大陆对她失望了。
早在10月19日,郑丽文成功当选新一任国民党主席,大陆去了贺电;10月26至28日,连续三天,新华社刊发“钟台文”署名文章,三篇文章题为《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
还是10月28日,重庆市公安局,决定对“台独”顽固分子苏伯洋立案侦查。
大陆的4个动作,意味深长,除了向“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展示强大震慑力外,还凸显了两岸统一决心。
郑丽文针对贺电做出了回应,她在回电中提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民族复兴开辟宏伟前程。回电没有出现推进国家统一的字眼,态度模模糊糊,不够明确。
郑丽文谈两岸和平
郑丽文的就职典礼,依旧没有提推进国家统一的论述,大陆想要的统一态度,她还是没能给出,还是没能呼应。
什么都提了,就是没提两岸统一,如今,国台办刚把红线划清,将“武力”的矛头精准指向“台独”分裂分子和外部干涉势力,国民党新任党魁郑丽文立刻在西方媒体面前抛出“绝不放弃武力保台”的论调。郑丽文还是让人失望了。
郑丽文和韩国瑜
对此,台湾知名评论人蔡正元早有暗示,他曾在节目表示,别太高估郑丽文,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不代表整个国民党的政治视野就会如何打开,国民党还是受限于一定客观环境的格局,郑丽文还是受限于她个人以及整个党的客观格局,她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台湾知名评论人蔡正元
这段话对郑丽文以及国民党的剖析一针见血。
在赖岳谦之外,于北辰此前对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的一段话也非常意味深长,他说,他观察国民党这么多年,也从事过党务,郑丽文是当选主席后唯一蓝的绿的白的红的都普天同庆的一个主席,没有人反对。
于北辰谈到郑丽文
这段话其实也颇有深意,也说明了,郑丽文能讨好所有人,自然不简单。
对此,出席郑丽文就职仪式的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在接受采访时,特地提到当年连战的“破冰之旅”。
她说:现在只剩下和平协议没有达成,如果两岸签订一个和平协议,就才是真正有好的开始,但问题是,“如何在理性对等尊严下,谈出未来要怎么样,这是逐步要花时间谈”。
郑丽文和洪秀柱
因此,洪秀柱给郑丽文提出的建议就是:未来是谋求统一,但不是今天说统一就做,要逐渐往统一方向迈进”。另外,洪秀柱还鼓励郑丽文访问大陆,并告诉她“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签订一份和平协议,以此为基础深化两岸关系并推动两岸统一”。
前辈就是前辈,洪秀柱一句话就弥补了郑丽文没有对推进国家统一表态的失误。事实上,对于和平统一的前景,台湾同胞是非常期待的,岛内最新民调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台民众明确表示不愿意为“台独”而战。
台湾《中国时报》也于11月1日发表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的署名文章。文章认为:“两岸统一是潮流趋势,统一也是可以经过政治谈判得到的结果,我们不必恐惧谈判,而是要在保有‘台湾价值’的前提下,推动两岸的统一,相信郑主席已是胸有成竹。”
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北京近日密集展开对台宣传动作,一边在官方媒体重申“统一之后要区别对待爱国者”,另一边新华社署名文章直接亮出“对于非爱国者将依法惩戒”的信号。这种层面的“定调”背后,代表着北京的“统一战略”已经成熟并准备逐步启动,不再是喊口号的阶段,而是战略布局阶段。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天的中国,正迎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无论是经济、文化、科技、军事,都呈现出全面复兴的态势。中国重新回到了历史的中心,今天的中国,不仅在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甚至也超越了汉唐盛世所能达到的高度。
而中国的复兴,必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如果郑丽文能识时务,会看大势,积极启动两岸统一谈判,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与决心,能够将党派私利置于民族大义之下,她将有机会名垂青史,成为历史进程中的推动者与见证者。聪明人不应该在关键历史节点玩弄投机,寻求一个“模糊的安全区”,而应该成为果断且清醒的领导者,成就自己的历史功绩,做出符合民族大义、民心所向与历史正确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