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自己亲口承认,中国送来的反制清单让他有些失去理智。
在结束了釜山会晤后,特朗普在一场长篇采访中,重点提及了与中美有关的事项,特别是两国此前激烈交锋时的情况。
特朗普谈及了中美交锋的情况
在他看来,双方当时的行为,或许已经“有些失去理智”了。
虽然特朗普确实是中美交锋的参与者,但他并没有资格对中国的行为评头论足,更别提声称中国的行为“失去理智”。
不过,作为美国总统的他,倒是可以代表美国政府说一些话,毕竟中美关税战就是他主动掀起的。
此时,特朗普口中的这句“有些失去理智”,确实耐人寻味。
在中美关税战刚爆发的时候,特朗普就被认为暴露了一个特点——非理性。
因为在中国反制清单送过来之后,特朗普的表现和随后采取的应对举措,看起来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而是在恼羞成怒后,一拍脑门做出的“赌气式”决定。
特朗普承认,美方当时的行动“有些失去理智”
之后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点,特朗普自己承认如此高额的对华关税“无法持续”,并最终和中方坐在了谈判桌前。
要知道,对于同一个道理,大家心知肚明是一码事,特朗普亲口承认又是一码事。
他现在说出这个话,多少带了些“反思”的味道在,也可以视作在中美会晤结束后,特朗普进一步对华释放缓和信号。
承认之前“有些失去理智”的潜台词,就是现在意识到了这一点。
站在特朗普的角度,他现阶段确实有理由说这句话。
在中美会晤结束后,特朗普表现得相当满意,直言双方达成了一项“非常好”的协议。
在特朗普看来,中美达成的协议“非常好”
他的实际想法究竟如何,外界无从得知,但对于深谙“赢学”的特朗普来说,他至少要表现出一个赢家的样子。
因为,中美会晤是特朗普亲自参与的,对于中美达成的协议、以及有所好转的中美关系,特朗普现阶段必须予以维护。
通过上面这番隐隐带有“反思”乃至“认错”意味的话,特朗普不仅给了中方一个说法,也是在给美国国内一个“交代”。
毕竟特朗普前后矛盾的对华政策,确实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当然,在特朗普的语境里,“有些失去理智”是中美两国都出现的情况,以此想表达“错不完全在美方身上”“美方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方的影响”。
虽然我们知道这明显有“甩锅”中国的意思,但放在美国国内,这样的解释还是有“市场”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支持特朗普的美国人来说。
美国国内还是有不少人支持特朗普
而在说出这番话后,特朗普紧接着就是一句——归根结底,最大的问题还是关税。
这一方面再次展现了特朗普对关税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美在该问题上的博弈还没完。
在中美吉隆坡会谈成果中,谈到了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暂停对中国的“对等关税”一年。
可以说,如果美方能把对中国的承诺落实下来,中美之后在关税上的争端可能会缓和不少,但从特朗普有关关税的言论来看,他心里未必彻底熄灭了挑事的念头。
不能排除一种情况,那就是特朗普之后又随便找个理由,把新的关税加到中国头上。
毫无疑问,虽然中美接触确实出现了成果,但还远远不到放松的时候,或者说,在跟美国打交道的时候,永远都不能放松。
中方在对待中美关系时不会大意
中方之前就指出,对于这一届美国政府,中国会“听其言,观其行”,评估他们的所作所为,到底利不利于中美关系。
事实上,关税只是特朗普关注的一个点。在其他领域,特朗普也有针对中国的计划,比如稀土。
他就表示,已经启动了一项“紧急计划”,让美国能在一年到一年半之内,拥有“所需的一切”。在他看来,如果“人人都拥有”,这就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优势。
此外,特朗普还强调,不会允许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芯片。甚至说,除了美国之外的国家,特朗普都不想让他们能将之拿到手上。
至于那些不是最先进的芯片,在特朗普眼里的优先级就没那么高了,但他同样提到,需要与美国企业进行“合作”。
显而易见的是,在稀土、芯片等领域,特朗普正尝试去抓更大的主动权。
从这个势头来看,中美之后还是少不了博弈交锋。
只不过,我们倒也不用过于担心,特朗普这次对中国会口风变软,不是他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是中国反制起了效果。
对于特朗普政府,中国不会抱有任何幻想。如果美方之后又动了歪心思,中方不介意再次用行动让他们认清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