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5秒看懂!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陈文建用无人机吊运谷子 受访者供图

近日,网友“自贡树哥”通过短视频,把自己利用无人机服务“三农”的真实场景发布到网络上,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和点赞。 10月14日,“自贡树哥”陈文建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从城市回到县城创业的点点滴滴。

对于部分网友认为他是“制造噱头”“想当网红”的质疑,29岁的陈文建坦言:“最挣账”(方言,即最努力之意)是对自己的要求,鼓励自己努力把事业干好,挣钱养家;“助三农”是团队的目标,做业务挣钱与做公益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补充的。他希望将无人机这一新技术应用到农村,帮助农户减轻劳动生产上的压力,减少体力支出,解决“家门口”的运输难题。

现场:

无人机吊运竹子下山

计划20天运200吨竹子

10月14日上午11时许,在四川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毛湾(小地名)的一处山林里,伴随着“呼呼呼”的螺旋桨转动声,一台大疆T100型号无人机从山坡上的竹林里升起,快速将下端吊着的一根长三四米的竹子转运到了公路上,加上装、卸,全过程约50秒钟。如此反复,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完成10吨竹子的吊运作业。

陈文建准备用无人机吊运竹子 受访者供图

负责此次无人机吊运作业的便是陈文建及其团队。陈文建介绍,应收购者肖平的委托,他和伙伴接下这次吊运生意。大约200吨竹子,计划用时20天。

如果没有无人机,这些竹子可能就难以“变现”。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批竹子是山下多户村民栽种的,已经成材多年,但是由于地形、价格等原因,一直无法被收购,更无法循环生长。最近,专门收购竹子的肖平找到村民们谈好价格,并委托陈文建利用无人机吊运来完成转运作业。

陈文建团队在作业现场吃午饭 袁伟 摄

肖平是四川自贡市富顺人,他从事收购竹子生意多年,年收购量在3000吨左右。“没有无人机,这个活路就很难干成。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工)转运距离太远。”肖平称,许多已经成材的竹子,由于地势高、距离公路太远等因素,业内人都只好望而却步,“人工搬运成本高,还有一定安全风险。”

以当前作业的竹林来说:从货车能到达的位置至竹林位置,大约1.5公里,全程是斜坡小路。如果人工转运,每根竹子均重八九十斤,一人一趟搬运一根竹子需要三四十分钟;以10名工人计算,200吨竹子需要耗费3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换做无人机吊运,直线距离300米,一趟吊运一到二根,仅需50秒钟,每天工作8小时,1个月内即可完成。从费用来算,每吨竹子能节约二三十元的运输成本。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现在有了无人机吊运,再偏的(偏僻的栽种位置)也可以去谈。”肖平说,他目前有个500吨的业务正在洽谈,后续无人机吊运肯定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吊运竹子现场 袁伟 摄

创业:

考取无人机驾驶执照

合伙创业无人机吊运、播撒等业务

陈文建是土生土长的自贡富顺人,从小在农村长大。以前到城里干过装修、开过奶茶店。2024年,他回到老家富顺,干了一段时间“送菜下乡”的快递工作。

2024年七八月份的时候,陈文建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合作伙伴李沁林,二人一见如故。

33岁的李沁林从小喜欢航空模型,开过航模店、当过航模老师,挣到的钱多数用在了航模爱好上。李沁林的父亲还曾说他“不务正业”,但他并不在意。

经过几次见面,陈文建因李沁林的航模快速“吸粉”。二人通过共同的朋友了解到,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运输、播种、打药等,但这在家乡还很罕见。

陈文建、李沁林、肖平在作业现场合影 袁伟 摄

何不把热爱做成事业?二人不谋而合,开始组建团队,并于2024年考取了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我们有一个无人机飞手的微信群,里面有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和从业者。”李沁林告诉红星新闻,因为他对无人机比较熟悉,徒弟也多,所以最先开展业务,主要业务在西藏、内蒙古、广西等地,涉及吊运、播撒、测绘。

李沁林坦言,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限制,要让无人机在家乡农村的业务能有效铺开,成本相对更高,不易被农户选用。因此,他们目前以公益性为主,只要能维持团队正常运行就行。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李沁林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团队开始试运行,先后开展了播撒种子、喷洒农药、吊运果实等业务。针对当地镇政府或村组认可的五保户、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只要有需求,一律免费服务。初步统计,从3月至今,共计免费服务了近30户村民,主要是把收割的谷子吊运到家门前晒坝,为农作物喷洒农药。

与此同时,团队还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既是给团队培养人才,也想让家乡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熟悉无人机应用,并通过这个渠道实现就业。

心声:

希望把无人机运用到农村

解决“家门口”的运输难题

陈文建的短视频账号是去年开始发布作品的,在150多件作品里,绝大部分都是关于无人机在农村的实际应用。

在陈文建发布的许多短视频中,有网友为他点赞,也有网友质疑他是“制造噱头”“想当网红”。

陈文建坦言:“最挣账”是对自己的要求,鼓励自己努力把事业干好,挣钱养家;“助三农”是团队的目标,因为做业务挣钱与做公益并不冲突,而是互补。

陈文建并不排斥“当网红”这一说法。在他看来,能通过网络把自己目前从事的职业宣传出去,从而得到更多的业务,何乐而不为呢?其次,他在农村长大,知晓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他就是希望把无人机这一新技术应用到农村,帮助农户减轻劳动生产上的压力,减少体力支出,解决“家门前”的运输难题,服务“三农”。

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摄影报道

编辑潘莉

📸 杨勇记者 刘长胜 摄
环球|白鹿自带套造梦AI-开启个性化梦境之旅的新体验(原标题:巴总理称"将7架印战机炸成残骸",印方激烈反驳)原创 张荃 观察者网 上海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9月26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时,详细阐述了今年5月印巴两国冲突的经过。发言时,夏巴兹提到,巴基斯坦空军战机在升空迎敌时,“在天空中写下了属于我们的答案。最终,印度七架战机被击落,化为残骸与灰烬( scrap and dust)”。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图片
々〆のぁ〡〢〣〤〥〦〧〨 黑料吃瓜热点事件反差婊娱乐圈反差惊人光鲜背后(原标题:中企派2000名工人赴欧建厂,英媒还在存心挑拨)原创 熊超然 观察者网 上海►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9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一篇专题报道称,中国企业已派遣了数千名工人前往欧洲建设尖端汽车电池工厂,欧洲大陆急需这些工厂来重振其汽车工业。报道认为,这种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与中国派遣工人前往非洲建设基础设施的做法如出一辙,既凸显了欧洲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暴露了欧洲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 于学忠记者 高大山 摄
下载污版全部视频- 你的终极指南与技巧9月12日下午4点48分,浙大儿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心电监护仪的绿线,慢慢拉成了直线,出生237天的喜乐(化名),离开了人间。“他真的特别爱笑”,这是几乎所有医护人员的印象,而此刻,他已经永远闭上了,那双总含笑意的大眼睛。
🏊‍♀️ 奶头露”现象-文化冲击与社会反响(原标题:美国施压选边站,"韩国不想当被两只巨鲸压死的小虾")原创 柳白 观察者网 上海► 文 观察者网 柳白今年6月,韩国总统李在明发表就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说。据央视新闻消息,外交政策方面,李在明提出了“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路线。然而美国方面给韩国的施压与日俱增。
🍯 一同看0-1.win2022,网友热评“简直是游戏界的9月1日,曾因“摆摊卖甘蔗为弟筹医药费”感动无数人的“甘蔗姐姐”黄德芬向新黄河记者证实,其弟黄开佑因血液感染已于8月27日晚不幸离世。然而不久前,因弟弟骨髓移植后出现排异反应,黄德芬还在努力筹医药费。8月18日,新黄河客户端以《骨髓移植后排异严重,导管断裂紧急手术,“甘蔗姐姐”急筹治疗费用帮弟再渡难关》为题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但命运终究没有眷顾这个躺在病床上的17岁少年,骨髓移植后排异反应严重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血液感染。短短两天内,病情急转直下,黄开佑最终遗憾离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