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我真信了:美国企业打不过其他国家的时候,原来真的会“叫家长”啊!
最近《华尔街日报》的一则爆料算是把美国政商勾结的老底给掀了个角 ——文章直言,美国商界正“带头呼吁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政策”,而特朗普对华路线的强硬背后,“美国商界功不可没”。
一句话,过去我们以为是政治在操盘,其实是资本在掌舵。
美国财长讲话画面
美国的所谓“对华战略”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安全问题,而是赤裸裸的利益算计。别忘了,在特朗普任期内,美国的关税战、科技封锁、产业链脱钩,表面上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本质上却是替美国商界清场——把中国排挤出高附加值产业,给美企腾位置、保利润。
更可笑的是,这帮商界巨头一边喊着“脱钩”,一边仍在中国赚钱。英伟达、特斯拉、微软,这些在华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公司,却在华盛顿的闭门听证会上力挺“对华限制”。这种两面派的操作,美国政商界配合得天衣无缝。华盛顿得到了选票,资本得到了市场,唯一被牺牲的,是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越来越“极端理直气壮”——因为背后有一整套资本逻辑在支撑。商界不是在被动“配合”,而是在主动“引导”。当《华尔街日报》承认美国企业正推动政府对华“更强硬”时,它其实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现实:政治已成资本的传声筒。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闻泰科技在荷兰的控股资产安世半导体(Nexperia),被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核心资产一年。荷兰口头上说是“司法独立”,但时机之巧、动作之快,却与美国最新一轮技术管制几乎同步。美国刚刚扩大出口限制,荷兰随即出手——你能说这只是巧合吗?更何况,美国商务部早已将闻泰纳入“实体清单”,并要求凡被中国控股的海外半导体企业,均需接受出口审查。这一连串政策,拼起来就像一张环环相扣的封锁网,精准地瞄准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技术触角。
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核心资产一年
不是白宫那些高举“民主价值”的政客,而是那帮在背后计算利润的资本集团。
美国商界早就从“中国制造”里赚够了钱,现在转头要守住“美国主导”的科技红利。对他们来说,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竞争者;而在美国的叙事体系中,“竞争者”就是可以被定义为“敌人”的存在。于是,政治负责造舆论,资本负责定方向,最终共同塑造出今天这场“全方位围堵”。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策略的核心不是临时冲动,而是系统工程。过去,美国政府说“要去风险”;现在,连企业都喊“要脱钩”。这是一次彻底的意识形态合谋,把国家安全和商业利益揉成一个政治工具。正如《华尔街日报》自己所说,“美国商界不再为中国背书”,这不是什么态度转变,而是资本觉醒——觉醒到只有中国的科技崛起被遏制,它们的垄断秩序才不会被撕开。
所以,当美国媒体自曝“特朗普的强硬政策背后有商界一半功劳”时,这不是无意中的自嘲,而是现实的昭示:所谓“对华强硬”,不过是资本用政治的口吻说话。
图为视频截图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今天面对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张资本编织的全球网络。
这张网以规则为名、以安全为幌子,却指向同一个目标——维持美西方科技与金融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客在台上叫嚣“中国威胁论”,而在台下签合同、拉投资、搞游说的,正是他们口中的“美国商界”。这才是真正的双面剧本。
特朗普也无法掌控对华方针,完全是被商界推着走
外媒报道截图
面对这样的对手,中国没有理由再存幻想。既然对手不只是白宫,更是华尔街、硅谷和跨国财团,那么我们的应对也不能再停留在“外交层面”的温吞姿态。要敢于亮剑,在制度上、政策上对这些利益集团进行对等反制。哪怕是苹果、特斯拉这样的美国品牌,也该接受反垄断审查、技术安全审查。要让他们明白,中国不是他们利润的提款机,也不是任他们操控的棋盘。
网友制作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