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美反制加倍奉还:只要美国船舶停靠中国港口,一律按吨收费

中方发起对等反制,美方准备接招吧!
凡是停靠在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一律按吨收费!中方为何会对美方发出如此强硬的反制措施?
“这是我们维护中国海运企业合法权益的正当举措。”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言人对外宣布,对美国背景船舶征收港口特别费用,这项政策从2025年10月14日起实施。
停靠在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将被按吨收费
中美从关税战打到海运领域,这一切反制都是有原因的。
早在今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完成了对中国海运、物流和造船行业的所谓“301调查”,并决定从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港口费用。
美国的收费标准并不统一。对中国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收取50美元;对中国造的船,每吨收18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收120美元,取高的算。
远处货轮驶进港口
这等于是给中国相关船只贴上了“额外收费”标签。美方的做法完全是单边主义行为,明显的是对中方的歧视,这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
面对美方这样毫无理由的做法,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并在10月10日选择发起反制措施。
交通运输部的公告明确规定,中国将从10月14日起,对符合条件的美国相关船舶征收港务费,按照船的“净吨位”计算,首年每吨收400元人民币。
这个收费分四个阶段实施:今年10月14起停靠船舶按照每净吨400元计收,2026年4月17日起调整为每净吨640元,2027年4月17日起提至每净吨880元,2028年4月17日起进一步增至每净吨1120元。
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截图
如果一艘船在同一次航行中靠泊多个中国港口,只需在第一个靠港时缴费,同一艘船一年最多只收5次这种费用。
除此之外,这次中方的公告更加严格,明确了停靠港口需要缴费的船舶:美国企业和个人拥有或运营的船舶;美国企业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的船舶;挂有美国国旗的;美国建造的船舶。

中国这次从所有权、运营权、股权结构甚至建造地,把可能的规避途径都考虑进去。
美国总统特朗普
限制了美国公司通过“换壳”来规避责任的做法。如果想通过在第三国注册来逃避责任,这回行不通了。
可以说中方这次反制非常精准,将美国船舶一网打尽。
中方为何会有如此底气对美国出手?原因是中国造船业要比美国强大得多。
在今年9月29日,中国国务院正式修改了《国际海运条例》,增加了新的反制条款:当别的国家对中国的船舶搞歧视性待遇,中国可以依法采取对等收费、港口限制等反制措施。
满载集装箱的巨型货轮
这是按照法律、通过正式程序作出的回应,表明中国是为了维护公平所设立的条款。除了法律支撑,实力也是底气。
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的造船业依然全球领先。完工量、新订单和持有订单三项指标,占到全球总量的47.2%、64%和57.6%。这已经是连续第十六年,中国造船三项指标全球第一。
在高端船型领域,比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中国的技术水平和产能也在提升。国产化率超过90%,全球市场份额也在逐年上升。
货轮在海上航行
中国在海运技术方面,是别国替代不了的。据报道,中美在造船能力上的存在巨大差距,美国的造船业相对来说已经大不如前。
截至2024年,美国全年民用船舶建造数量还不到10艘,主要依赖政府订单维持运转。而且造价高、工期长、效率低,而中国造船厂的产量超1000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在自己的政策中,把中国造的LNG船单独豁免掉。因为他们知道,这种高技术船型没法替代。
中美在造船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

正是这种明显的差距,才使中方在较量中更有优势。
除了在船舶停靠上收取港口费用,中方还出手了另一张牌。9月25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3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这是美国最大的军用船舶制造企业,主要为美国海军建造航母、驱逐舰等舰艇。
货轮在港口停靠
中国商务部依据现行的出口管制法律,禁止向这些企业出口任何两用物项,也就是既能用于民用也能转为军事用途的设备和技术。正在进行的相关出口合同,也要求立即停止;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美国打压中国的海运和造船行业,中方就对美方军工企业加以限制,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外界关注,这轮港口政策会不会引发全球航运市场的连锁反应。从目前来看,已经有影响开始显现。
据彭博社报道,港务费政策公布后,一些原本计划靠泊中国港口的油轮取消了行程。
干散货船的租赁价格也出现了波动,一些全球大航运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航线布局。
如果一艘2万吨的货船来中国靠港一次,按2025年的收费标准,可能就要缴800万元人民币。到2028年,费用可能翻倍以上。
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一笔实打实的新成本。这笔钱最终可能会传导到供应链上,从运输公司传到出口商,再到终端商品价格。最终为这场较量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
一些原本计划靠泊中国港口的油轮取消了行程
总结来看,中国这次对美港口政策的反制,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法律依据明确,政策出台前已经完成法规修订,执行有章可循;二是政策设计完整,收费标准、执行对象、次数限制都有明确细则,避免误伤;三是反制手段多元,不仅有港务费,还有出口管制等配套措施,形成组合拳。
中国在这场港务费博弈中有明显优势,在短时间内美国很难有可替代方案,美国接下来准备接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