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9秒读懂事件! 前职工称郑州知名海洋公园长期给海豚用镇静药物,还疑治疗不当致狼崽死亡,多方回应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前职工称郑州知名海洋公园长期给海豚用镇静药物,还疑治疗不当致狼崽死亡,多方回应

前职工称郑州知名海洋公园长期给海豚用镇静药物,还疑治疗不当致狼崽死亡,多方回应

8月14日,有自称河南郑州一家海洋公园的前兽医发帖爆料,称该海洋公园兽医团队存在给海豚长期注射镇静药、给海豹注射过期近两年药物等行为,还疑因治疗不当导致一头北极狼幼崽最后不幸死亡。

8月15日,潇湘晨报记者从该发帖人处获悉,该海洋公园系郑州海昌海洋公园。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公众号截图

该前兽医曾在腾讯新闻“热问”发声称,7月上旬,郑州海昌海洋公园曾从大连运来4只点斑原海豚,并就此有过很多宣传。但其实这四只动物长期处于高压应急状态,一直靠药物控制,被工作人员注射处方药地西泮,“这是一种用于人类精神疾病的镇静控制类药物,据我所知,鲸类动物并没有针对这种症状的特效药,从它们被运来到我离职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海豚们基本上都在用药,用药记录我都有留存。”

该海洋公园前兽医发声

该发帖人提供给记者的部分用药记录数据显示,群聊记录曾称“已投喂镇静及激素药”,此外,7月13日有给四头海豚使用地西泮药物,7月、8月内均有多次使用地西泮的记录。

发帖人提供给记者的部分用药记录数据

前职工称郑州知名海洋公园长期给海豚用镇静药物,还疑治疗不当致狼崽死亡,多方回应

帖中还称,园区工作人员在给一头斑海豹治疗时,处方里明确要求替加环素应该静脉注射,但最终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不同的药物给药途径对药效和动物机体影响巨大。而且给斑海豹注射的这瓶替加环素,是过期了约600天的药物。

该发帖人提供的照片显示,照片里的药罐确已过期近两年。

发帖人提供资料

此外,该发帖人称园区近期有一只北极狼幼崽因脚底溃烂,需要每日清创上药。但是在一次清创过程中,该狼崽发生严重应急,急需抢救,而兽医主管给狼崽使用了肾上腺素、樟脑磺酸钠,输液速度曾达到600mh/h。“动物应激时,当务之急应是镇静,而非过量使用兴奋类药物。最终,这只北极狼幼崽不幸死亡。”

该发帖人提供记者一份截图,显示其曾将“关于北极狼幼崽抢救过程的情况说明”反馈给园区总经理,称就此事提交医疗流程重大隐患报告,随后收到回复称,“感谢建议,会提请专业人员复盘整个过程评估和总结。”

但发帖人称后续没有收到任何进展和回复,自己很快被迫离职。

发帖人提供资料

前职工称郑州知名海洋公园长期给海豚用镇静药物,还疑治疗不当致狼崽死亡,多方回应

“有一次,地表温度高达40多度,园区饲养的苏卡达陆龟群体已经出现中暑现象,我向他反映,他却说‘苏卡达陆龟不会中暑,因为它们是热带龟’。”该发帖人质疑,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的动物医疗存在诸多乱象,希望动物们能够得到更妥善的医疗。

8月15日上午,潇湘晨报记者就此事致电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工作人员称将登记反馈,会有专人联系。至下午,记者未收到回复,再次致电,工作人员表示关注到群里已有过反馈,将催促相关人员及时回复。截至发稿前,记者未收到回复。

潇湘晨报记者也就此事致电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称还未接到相关投诉,将就记者反映情况进行核实。

中牟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已接到相关投诉,领导已前往现场核实,还未返回。

潇湘晨报记者 吴陈幸子 实习生 曹杨哲

📸 吕显祖记者 陈山 摄
《妈妈的朋友6完整视频北京森馥科技有限公司》全集电影手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闫雯雯近日,二手平台上出现高价转卖录取通知书中“南极海水”吊坠的现象,引发热议。8月8日,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有自称科考队员的用户在交易平台上,借助“南极海水”话题热度,公开出售标价高达9999元的“北极点海水样品”,价格是前者的两倍。
前职工称郑州知名海洋公园长期给海豚用镇静药物,还疑治疗不当致狼崽死亡,多方回应图片
混乱小镇中墨池砚火车与汉字的秘密——如何重写一个令人探莫迪的操作,确实让人没想到。5天前,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彬在一个中外媒体吹风会上提到,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到时候,中国的领导人会跟20多位外国领导人,还有10位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一起在海河边碰面。
📸 冷德友记者 谭平山 摄
🕺 旅行者和丘丘人能否跨越种族繁衍后代-一场禁忌的实验家,是卸下疲惫的港湾是关上门就能拥有的安全感然而,最近宝山区“海滨二村”小区业主陈女士向《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呆在自己家中却感到忐忑不安,惶恐不定陈女士居住的小区原来,今年5月29日陈女士突然发现自家的卧室墙上
红猫大本大营221hm-红猫大本大营221hm母亲靳某因需要人照顾,让女儿吕某辞去广州的工作回北京。为补偿吕某辞职后无收入来源,靳某将卖房所得的490万元给予吕某。双方还签订协议,约定吕某需承担母亲的全部养老费用、履行赡养义务。然而,母女俩却因房租一事产生争议,最终闹上了法院。
👨🏾‍🌾 大象视频app下载_大象视频app官网版下载汉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杜均浩(图源 受访者社交账号)封面新闻记者 张奕丹去年7月,因合租室友的电动车锂电池发生燃爆,武汉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杜均浩全身90%烧伤,一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事发约一年后,2025年8月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杜均浩的父亲杜保兵处获悉,他们对室友李某某、电动车租赁商、房东、二房东、三房东等多方提起的民事诉讼,于当天下午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此次他们提出了约300万元的民事索赔,“主要是(要求被告承担)已经产生的医疗费”。法院未当庭宣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