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修正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增设了正当防卫制度,引发不少网友热议。
潇湘晨报记者也注意到,一些线上平台上出现了防卫设备的售卖,其中有弹弓一类的特定用途设备,也有商家将便携式喷火器一类的生活、生产用品归为自卫武器售卖的行为。
同时,网友对于喷火器这类产品的安全性、使用时是否存在过度防卫的讨论不减。多位不同领域专家表示在寻求自卫的同时,消费者也应注意防卫过度,部分商家以喷火器可以“自卫、驱狗”为噱头的营销或存不当行为。
有店主展示其售卖的便携式喷火器威力
部分商家:“火焰可达30厘米,防‘狼’驱狗,居安思危意识很重要”
通过检索关键词,记者看到,市面上有不少售卖便携式喷火器的商铺,这些产品形态不一,有类似打火机一类的充气版,也有连接气罐的款式,外形亦存在较大差异,分管状、枪型多类。
有不少售卖喷火器的店铺表示“不能用于防身”“不太清楚”,但也确有商家为其打上“防身、驱狗”的标签,在直播间展示中,这些产品的威力均远大于常规打火机,有的甚至将易拉罐烧化。
有店铺发布视频表示产品可以用于防身
其中一位主播介绍,自家喷火器可以喷出25-30厘米的火苗,温度是一千三百度。“已经是天花板了,外面买不到的,火焰大小可以调节,家用的时候可以调小一点,防身放狗用的话调到最大就可以。”
另一位主播则表示类似的一款产品可以在一秒钟内点燃炭烧木材,两秒钟融金属:“烧猪蹄、烧猪毛、电蚊香、点艾条、生火做饭、烧烤、点烟,也可以防狗、防‘狼’、防猛兽……太值了,你可以不用,但不可没有,居安思危特别重要。”
这位主播还表示,消费者购买后可以将其作为钥匙扣一类的产品随身携带:“可以放在口袋里、车上。”
一位主播在直播间展示产品威力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能否携带乘坐公共载具、产品是否安全,对此有主播称不能携带乘坐载具,有主播表示可以携带乘坐部分载具,但也有主播称“飞机、火车、地铁什么地方都能带。”
而在安全问题上,这些主播均给出了肯定安全的答复,有主播回复“就像你买一把菜刀可以做饭,也能防身。”
记者发现,这类产品宣传“防身、驱狗”的话术,多数存在于直播间与少量产品首页宣传照片中。但在具体的产品用途、功能页,几乎未提到,转而以“烧烤、点烟、点蚊香”一类的普通生活、生产功能。
类似的喷火产品除燃料供应方式不同外,还存在不同外观
有网友在评论区询问这类产品的防身效果,有网友对其携带情况进行询问,还有网友对其是否存在火焰过强、存在过度防御提出疑问,甚至引发争论。
体验:火焰较强,随身、随车携带或存风险,公共载具能否携带需到现场查验
记者随机在其中一家网店购买一便携式喷火器,看到其快递单为私密发货,对此多家店铺称他们发货均是如此。
在试验的过程中,尽管记者收到的喷火器内仅存少量燃料,但仍拥有较强火势,并在喷射中很快将抹布点燃,不过对金属制品的效果则较弱。该产品说明书中明确写有:“请远离他人脸部、衣物。”
记者试验时,抹布被很快点燃
记者联系几家制造商,对方均表示,“说不好,但是可以用作防身设备”,具体怎么卖需要记者自己定:“因为确实可以喷火,狗一类动物也确实怕火,所以有些商铺就打了这么一个噱头。”一位制造商说。
在运输环节,有物流客服称,商家邮寄这类产品经过了特殊的报备、审批,不过消费者如果想退款,则需咨询网点,看网点是否允许邮寄,可能会存在退货不便的情况。
在快递外单私密发货问题上,有客服表示,快递公司会对商品进行查验,但快递面单上是否写明具体产品,由商家自行决定。
在多数此类产品的用途介绍页,仅说明其点蚊香、烧烤一类的用途
此外,对有商家提到可以在飞机、地铁等载具上携带的情况。记者咨询航空、铁路等部门,有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这类较不常见的产品,需要现场查验,长沙黄花机场客服表示,如果产品内含打火装置就无法携带。
在长沙一地铁站,记者以旅客身份询问能否通过,被安检人员拦截,在记者展示产品火焰强度后,对方表示无法通过。
产品说明书中明确说明请远离自己面部、他人和衣物
记者还发现,因该产品的安全保险为突出状拨动装置,若按部分商家介绍的可与钥匙一类随身携带,或存不慎打开保险按压按钮触发火焰喷射的可能。
“车内,口袋内高温、静电、漏气都可能对携带者造成伤害。”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称,这类产品若剩少量气体,应该问题不大,但若使用气罐、或随意放置,则存在一定隐患。“火焰大小控制不好也可能会有风险,特别不推荐放在车内。”
防卫界限问题各方观点不一,喷火器“驱狼防狗”噱头或存不当暗示
2025年6月27日,修正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增设了正当防卫制度:“为了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造成损害的,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受处罚;制止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的,依法给予处罚,但是应当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不予处罚。”
修正后,也曾一度引发部分网友对防卫界限等问题的讨论。
修正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
此外,近年来使用防卫产品过度伤人的情况同样存在:2024年河南一女子与另一女子产生纠纷,并使用辣椒喷雾,致已怀孕的后者终止妊娠;2022年内蒙古一男子使用平日吃肉的餐刀致他人受伤……防卫器材的问题也不时引起网友讨论
济南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征认为,部分店铺的行为抓住了当前法律普及环境中,人们日渐提升的自卫心理,以喷火器可以自卫为噱头进行“擦边”盈利,这种做法颇有问题。
也有产品明确指出可用于防身
“售卖人身防卫工具未尝不可,就像一些喷雾,但店铺通过这种方式则可能给人不良暗示,在可能伤人的同时,还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认为这类产品可以用于防卫,不如到有关部门进行正式审批、报备。”
对有电商提到将喷火器一类的产品与菜刀安全比较,王征认为,如此就陷入关于界线问题的逻辑诡辩。“自卫的前提是不能伤人,对于防卫设备的规范与界定还应该有更明确的界定。”
喷火器的安全和自卫界限一度引发网友讨论
海锦天城(济南)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吴震表示,喷火枪作为高温/易燃危险工具,其“防狗”的宣传逻辑本质是“通过攻击性手段驱离动物”。
该宣传可能传递暗示暴力使用方式的导向,“防狗”易被解读为“用火焰攻击狗”,涉嫌违反《广告法》禁止的“暴力内容”,但该宣传内容是否必然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应由相关部门予以认定。
“在使用喷火枪等具有一定伤害性的道具进行自我防卫时,应注意防卫的尺度,不能超出正当防卫要求的必要限度。”吴震说。
潇湘晨报记者 长沙报道
![124167.JPG [IPZ-921]桃乃木香奈(桃乃木かな)被今井勇太硬上了!_威海...](http://videoimg.ws.126.net/cover/20250725/I79b0PijS_cove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