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见习记者 安圣琦
当行动不便的白血病患者张南迪,遇上一位沉默的聋人司机,在20分钟、3公里的路程里,没有过多言语,却藏着最动人的双向温暖。等车时,司机蹲在车旁摸索10分钟帮搬轮椅,患者从这份沉默的善意里,汲取了对抗病痛的力量。
9月14日下午2时30分,张南迪准备从家出发去看株洲厂BA篮球赛总决赛,3公里左右的路程,他提前在小区车库等候网约车。这时,手机收到司机发来的消息:“我是聋人司机。”因白血病移植后肺部排异,他稍一活动就大口喘气,司机看到他行动不便,主动起身上前。
司机师傅与张南迪的对话(受访者供图)
轮椅需要折叠才能放进后备箱,张南迪记得很清楚,司机二话不说蹲在轮椅旁,一点点摸索折叠的卡扣和机关。没有指引、没有交流,全靠自己尝试,大概过了10分钟,司机才终于把轮椅放进后备箱。当张南迪坐进副驾驶,看到仪表盘旁贴着的“我是聋人”标识时,眼泪再也忍不住,悄悄涌了出来。
司机帮忙抬轮椅(受访者供图)
“我虽然得了重病,至少能哭、能发泄,甚至能说几句气话,声音对我来说是情绪的出口,可他呢?他的情绪要怎么释放?”后来张南迪跟记者说,当时他怕司机看见,赶紧把脸转向车窗,又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自己的病情,递到司机面前。看完文字,司机忽然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接着调出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展示给他,还在手机上打字:“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张南迪说,下车时,司机又主动帮他把轮椅从后备箱搬下来,两人没有提前约定,却不约而同地伸出右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张南迪还主动提出合影,想把这一刻记下来。路上他还注意到,这辆车打理得格外用心,里里外外一尘不染,没有半点异味,行车也格外平稳,“能感觉到他对生活的认真”。
司机师傅与张南迪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1991年出生的张南迪,在2023年元宵节时人生出现了转折。那天他因身体不适去急诊,查出血小板数值极低,最终被确诊为白血病。如今他虽已完成骨髓移植,却因肺部排异,常受到缺氧困扰,站一会儿就会喘不上气。即便如此,他还是在社交账号上更新锻炼视频,“这个病太苦了,好多人熬不住就放弃了,我想做个榜样,不仅激励自己,也能帮到别人”。
这次与聋人司机的相遇,他记了三天才敢发在网上。“周日的事,周三才发,是因为我一直在想,怎么描述这段‘神奇的旅程’才好。”张南迪跟记者解释,既怕说得太复杂失真,又怕说得太简单辜负这份善意,最后还是决定用最朴素的语言,把当天的经历原原本本写出来。
“这10分钟,治愈了我两年的孤独。” 他在帖子里写下这句话。视频里的他总是笑着分享康复日常,可没人知道,那些藏在心里的委屈有多深,“我是个病人,大家来看我时,眼神里总带着同情,一遍遍让我‘注意身体’,很多时候我都得假装轻松应付。”
记者曾想向他要聋人司机的联系方式,希望从另一方视角还原这个故事,却被张南迪婉拒:“不想打扰他的生活。”他已经联系了打车平台,讲述了这段故事,平台客服回应,将联系司机师傅,给予其无障碍服务的支持和一定的关怀。
9月18日下午,该打车平台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此事属实。并向记者透露平台目前正面向听障司机的无障碍服务进行内测,App升级到7.0.14及以上版本和使用小程序打车的乘客,如遇参与测试的听障司机接单,会在给听障司机“拨打电话”或“发语音消息”时、或在订单行程页面中,收到“无障碍服务提示”及获得司乘沟通支持。
这条记录相遇的视频,发布不到24小时就收获了近50万点赞,有网友在评论区感慨:“这才是我从小想象的世界,所有人都在互帮互助。”张南迪也想起自己的经历,“从小别人都说我善良,但语气里总把‘善良’当缺点,说这是软弱。可这次我才明白,当两个善良的人遇到一起,善良就是最珍贵的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