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数额特别巨大!重庆市委政法委原书记陆克华被公诉 曾被通报搞“低级红”“高级黑”

9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陆克华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检指定,由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泸州市人民检察院已向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陆克华被指控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陆克华2024年11月被查,今年4月被“双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通报中称,陆克华搞“低级红”“高级黑”,结交政治骗子。记者注意到,他因此成为近年来首个被通报搞“低级红”“高级黑”的中管干部。
▲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陆克华 图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陆克华利用担任原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市场管理处处长、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副部长,重庆市副市长,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开简历显示,1964年10月出生的陆克华是安徽枞阳人,1989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当时的建设部任职,其从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市场处干部做起,先后担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此后任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市场处处长,房地产业司权属与市场管理处处长,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副司长、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等职务。
2008年8月,陆克华担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2015年3月起,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8年1月,陆克华调至重庆,任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22年5月起,任重庆市委常委,2023年2月起,担任重庆市委政法委书记,直至2024年11月任上被查。
今年4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陆克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称,陆克华搞“低级红”“高级黑”,结交政治骗子。
记者注意到,陆克华因此成为近年来首个被通报搞“低级红”“高级黑”的中管干部。中共中央在2019年2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防止和纠正“低级红”“高级黑”现象。《意见》明确指出,“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通报中还提到,陆克华推动违规举债融资兴建楼堂馆所,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搞权色、钱色交易;长期痴迷赌博;贪欲膨胀,把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与商人老板沆瀣一气,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项目审批等方面谋利等。
今年5月,陆克华被决定逮捕。
延伸阅读
陆克华遭“双开”,当地建筑圈指其深涉“广阳岛事件”
“推动违规举债融资兴建楼堂馆所”,这一通报内容,被认为进一步证实了陆克华与“广阳岛事件”的关联度。
4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称,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陆克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通报陆克华所涉多项问题中,“推动违规举债融资兴建楼堂馆所”被列第二。此前,《中国经营报》曾报道“广阳岛事件”以及重庆市工程建设领域广受诟病的诸多问题。
在建设部工作29年的陆克华,被坊间认为利用其专业优势,在渝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工程建设项目控标模式,不过其被查的直接原因,或与“广阳岛事件”有关。
七宗罪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称,经查,陆克华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搞“低级红”“高级黑”,结交政治骗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违规举债融资兴建楼堂馆所,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此外,陆克华还违反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金,借用车辆并接受司机人员服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搞权色、钱色交易。
陆克华被查实的另3大问题分别是:违规干预插手执法活动;长期痴迷赌博;贪欲膨胀,把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与商人老板沆瀣一气,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项目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本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中,明确了陆克华有“推动违规举债融资兴建楼堂馆所”的问题。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此前调查,陆克华的落马,与重庆广阳岛项目有关。

广阳岛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的长江中(图/起点新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4月23日的通报称,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陆克华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陆老板”
本次陆克华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查实的第七大问题,指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项目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2024年8月,《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当地工程建设招投标黑幕时,业界多人指称,当地乱象与陆克华任职时间高度重合——陆克华在2018年1月赴重庆市担任副市长、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等职期间,当地每年达3600亿元的政府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出现“基本上只有某类企业中标,当地建筑国企及其他建筑民企只能靠边站”的格局,引发业界愤怒。
一段时间以来,重庆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形成了“个别建筑央企(或地方建筑四大家族)+个别官员+专家操盘手+评标专家”的控标模式,把控了该市大量政府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详见《中国经营报》“等深线”2024年10月24日《“照母山下集合”的潜规则》及《重庆整肃招投标乱象:14名专家受审》)
记者在当时的调查中还了解到,重庆市另一位副部级官员段成刚(曾任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及渝北区委书记等职),也与该市建筑市场中诸多乱象有关联。
与陆克华不同的是,段成刚的段氏家族,被业界认为是当地民营建筑老板中著名的“百亿四大家族之一”。因此,段成刚被指在控标四层结构中,同时兼具“个别商人”与“官员”身份。
图为段成刚资料图,其被指同时兼具“个别商人”与“官员”身份
段成刚于2025年3月31日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5年4月14日,段成刚被免去政协第六届重庆市委员会副主席职务、撤销其市政协委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