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设想一下一个人没钱买房,却跑去给开发商定价,说你这房子太贵,我要限价,结果人家开发商转身就把房子卖给别人了,现在G7对中国稀土的操作,多少有点这个味道:自己搞不出、又离不开,干脆给中国稀土“设个价”,试图靠限价抢回主动权。听起来像个妙招,实际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G7拟对中国稀土限价
这不是第一次G7玩“限价”的老套路,但从石油到稀土,资源的性质早就换了赛道。限得住价格,限不住依赖;限得住文件,限不住现实。
限价这出戏,G7内部都没排练好
G7最近在琢磨一桩不大不小的“新”事:给中国稀土设价格下限,还可能附送关税或碳税。听上去像在打击垄断,实际上更像在自我安慰,这事的起点是今年6月G7推出的“关键矿产行动计划”,芝加哥会议一锤定音,稀土被推上风口浪尖。
G7峰会现场画面
但真正的问题是:G7七个国家,七种算盘。美国打头阵,早就搞了价格下限,还拉着欧盟一起“研究研究”;加拿大点头称是,却迟迟不肯动手;澳大利亚干脆说:我再考虑考虑,至于欧盟心里想的是“碳税”,嘴上却不敢说得太满,G7这锅“限价粥”,还没煮沸就已经开始糊底。
消息人士透露,他们甚至考虑限制从中国采购、提高对外投资审查门槛,防企业往中国跑,说白了,是怕自己这点稀土产业刚起步,又被中国这颗“大磁铁”吸走。
矿产开采画面
问题是这限价政策真能“限”得住中国?G7内部都没统一战线,连“是否对抗中国”都还在犹豫。更别说,这种人为操控市场的操作,听起来像计划经济,做起来却像拆自己的台。
稀土不是石油,限价更像“自限”
稀土这东西,名字里带个“稀”,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比起石油它的供给更窄、用途更广,替代品更少,中国不仅掌握60%的稀土产量,更控制了全球92%的稀土加工能力,你说限价,限的是谁的价?自己没货,还想给人家标价,逻辑有点绕。
开采的矿产
G7这招其实和当年对俄罗斯石油限价如出一辙,那时候限价政策一出,俄罗斯转身把油卖给了非西方国家,西方反倒被油价涨得直冒火。现在换成稀土,情况只会更严峻。因为中国不仅是最大出口国,还是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从挖矿到提纯再到高端磁材,中国一步不落,别人却连起步都费劲。
更何况中国的稀土储量全球第一,尤其是中重稀土领域,几乎是“独此一家”,还有徐光宪留下的技术底子,几十年积累出来的分离工艺,把外国甩开了五到十年。你说限价能让西方补上这些差距?那真是“想多了”。
中国的稀土储量全球第一
产业链不是靠喊口号建起来的。你设再低的价格,没有供应商愿意赔本卖,最后只能是消费者买单。西方企业已经感受到这一点,特别是欧洲汽车行业——德国人最清楚,一旦稀土断供,工厂只能熄火。
一边唱对抗,一边求合作:这不是“大聪明”是什么?
G7嘴上喊着“不能被中国卡脖子”,脚底下却还在中国门口排队买稀土,这种“既要又要”的姿态,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G7嘴上喊着“不能被中国卡脖子”
看看欧盟的表现就知道了:峰会上冯德莱恩拿出一块磁铁,试图用“稀土武器化”吓唬全场,结果没人搭腔,特朗普假装没看到,其他领导人低头玩手机。戏演得太用力,反而显得尴尬。
更讽刺的是刚演完反对中国的独角戏,欧盟代表团就马不停蹄飞来中国,准备谈怎么“更好地获取稀土”。他们的诉求也不高:希望出口许可证能延长点,最好能给欧盟企业开个小灶,别和美国一视同仁。这不是典型的“嘴上强硬,心里诚实”吗?
加拿大金属企业的CEO就说得很实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靠的是技术和市场,不是谁靠垄断吓来的,他甚至还说中国“理应继续主导”全球稀土供应链,比起政治家,企业家反倒更清醒,也更务实。
事实上这些年G7国家也不是没想办法自力更生。美国砸钱搞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开了不少项目。但进展缓慢,延期成了常态。欧盟甚至幻想从太空挖矿,听起来像科幻片,干起来却像烧钱游戏。
限价最终可能变成“提价”
G7这次限价,不仅难以奏效,甚至可能反向“助攻”中国,一方面价格下限和关税一出,西方企业的采购成本直接上涨,本想用政策压制中国,结果让自己制造业叫苦连天。
西方企业的采购成本直接上涨
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军事装备……哪个不靠稀土?成本一涨,竞争力就下滑,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却可以顺势提价,把高技术含量的稀土产品卖得更贵。
尤其是中方已经建立起出口管制机制和流向追踪制度,精准调控得心应手。再加上《稀土管理条例》的加持,中国不仅能卖,还能挑着卖、选着卖。
如果说限价是对抗,那中方早就有了应对之策,从2025年4月的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到绿色开采技术的突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软硬件”都准备齐全。
外部压力反而能激发中国的自主创新
历史经验也证明,外部压力反而能激发中国的自主创新。2012年那次337调查,本想封杀中国稀土产品,结果倒逼中企技术突围,如今钕铁硼产量全球90%,高端产品占60%。G7这次想设限,可能又要给中国送来一次“技术升级礼包”。
结语
G7想靠限价撬动中国稀土,听起来像个聪明算盘,实则是对现实的误判,在资源掌控、技术领先、产业链完整的格局下,任何脱离市场规律的“干预”都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G7想要解决稀土问题,该下的不是限价令
现实已经摆在眼前:稀土不是你喊限价就能限得住的资源,更不是你威胁就能替代的产品。与其搞些貌似高明的“战术动作”,不如面对现实,寻找合作的可能。
在全球互依的今天,不能靠翻脸解决问题,只能靠对话稳住局面,所谓“大聪明”,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G7想要解决稀土问题,该下的不是限价令,而是决心和冷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