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地铁深夜撞人致保洁员三死一伤 一60多岁保洁员:事故后接到被辞退通知

9月25日,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2025年9月13日23时40分许,在车辆非营运期间,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当地人称地铁2号线。记者注)一期存线车保洁单位4名保洁人员穿越轨道时,被一辆返场检修的电客车碰撞,3人死亡,1人受伤。
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
此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表示,浙江省已对此事提级调查,调查报告将统一公布事故具体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
事故发生几个小时之后,王卫知道了这一消息。他是一名保洁员,在绍兴地铁2号线上的某地铁站上白班。他说,“出事儿的保洁员是夜班,(工作时间是)晚上9点到凌晨3点。”
一位了解内情的村民说,9月13日的事故中,3位死者是附近村子的村民,受伤的保洁员是外地人。
“(保洁人员)就是做存车(线)上车辆车厢的保洁,做完保洁后离开了防护的区域,误入了其他的区域(路发生事故),”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存车线”也称“车场线”。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不设车辆段。一名轨道交通爱好者解释,车场段可以理解为“地铁停车场”,地铁在这里整备、检修、清洁。
现有的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不设车辆段,列车在日常停运后,开到终点站檀渎站的前一站豆姜站——该站同时是2号线停车场,在上、下行正线的南北侧分别增设了列检线,具备停车检车、清洗保洁等功能,同时设有3条存车线,是2号线建设规模最大的车站。
王卫的说法与前述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回应类似。王卫说,每列车共4节车厢,晚班的保洁员通常要做5辆列车的车厢保洁,“晚班(保洁员)就搞(车厢)里面(的卫生),搞好了(一列车),出去,去搞另一辆车。”
另一名曾在该地铁线路工作过的保洁员告诉记者,下到轨行区时,他们通常头上要戴红色安全帽,要穿上有反光条的红色马甲,后背处印着“APHP亚太酒店物业”和“城市服务商”字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实地走访了事故发生地绍兴地铁2号线豆姜站、周边村落,采访曾在该地铁站及2号线沿线地铁站工作的保洁人员、家属及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等,了解到,地铁2号线的保洁员受雇于浙江亚太酒店物业服务公司,部分保洁员年龄在60岁以上,大多是豆姜站附近村落的村民。
绍兴地铁2号线豆姜站附近一村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宇平摄

公开信息显示,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2024至2027年保洁服务项目由浙江亚太酒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中标。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宣传科一名工作人员此前在采访中也向媒体证实了这一点。
9月16日,公司通知王卫不用去上班了。据他了解,60岁以上的保洁“都不用去了”。
和他同村的一名村民说道,“有的(保洁员)人没了,有的工作没了。”
9月23日,一名招工中介在个人微信朋友圈招聘地铁车站保洁员,第一条要求就是“年龄60周岁以下”“工作环境安全,冬暖夏凉,月薪2800-3500元/月。”
王卫称,自己的合同还有几个月才到期。“还有4000块工资没拿,”王卫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打算下个月再去问问。
直到发稿前,记者未能联系上浙江亚太酒店物业服务公司。
绍兴轨道交通9月25日发布公告显示,“经初步调查,本次事故系保洁员未按规定路径进入正线区域,被返场检修电客车碰撞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
王卫和一些保洁员了解到,事故发生时,有地铁公司工作人员在场。“要有人带去的,哪能会让保洁自己下去(存车线),”王卫介绍,下到轨行区需要有地铁站工作人员“刷卡开门”,同时需要工作人员指引。
另一名地铁行业从业人员也表示,在轨行区作业,从来不能让保洁单独下去。在地铁行业内部,这个监管人员或是车站的值站人员、带道司机或其他员工。
“肯定要有人带下去,没人哪能下去,不让下去的。”王卫重复道,“他们工班不下去,我们下不去。”他说,白班保洁员下轨行区要经过站台两端尽头的端门,保洁员没有通行卡,只有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有。
一名浙江省某城市的地铁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保洁进入轨行区必须由带道司机领他们去干活的地方,带道司机是负责此项保洁施工的监管人员,保洁是施工人员,所有施工人员都要听从施工监管员的指挥。”
在王卫眼中,豆姜站的轨行区线路多,很复杂。“如果没有人带去,不好走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拨通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电话,该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愿透露事故当天有没有带道司机带领保洁员下轨道工作,称这个结论需要等调查结果,他说,“带道司机没受伤”。
绍兴地铁2号线于2023年7月26日正式开始运营,是浙江省第二条GoA4级无人驾驶线路。国际公馆交通协会将列车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分为GoA0至GoA4五个等级。GoA4级为最高自动化等级,具有在停车线上执行自动唤醒、自动发车、自动回库(停车线)、自动休眠等功能。据了解,上海、苏州、郑州等城市均有GoA4级线路营运。
绍兴地铁2号线车厢内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宇平摄
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每辆列车配有一名列控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多次实地乘坐时发现,列控员站于列车前行方向的驾驶室位置。
2025年3月,《现代轨道交通》刊登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上停车方案研究——以绍兴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提到,绍兴地铁2号线连接主城区和上虞区,原规划一段2场,但新一轮国土规划后,绍兴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城市东西线联系,于是原规划调整为1段1场,调整后2号线没有配套的车辆段,严重影响该线路的正线运营、列车停放检修等。
该文作者单位为绍兴地铁2号线1期原定车辆段中标单位。她提出设计方案,“列车运营结束清客后,以‘下线工况’离开车站,开入指定停车线,上传数据后自动休眠。此外,列车至停车线后,可根据清扫计划切换至‘清扫工况’,客室内照明装置打开,清扫人员向调度人员取得进入无人区许可,开启SPKS开关,通过登车平台进行清扫作业。”
据悉,SPKS开关是人员防护开关的简称。当工作人员需要下轨道作业时,SPKS开启会保护工作人员,通过信号控制封锁该区间。一旦有列车强制开入,会自动报警。一位行内人士透露,SPKS开关不在列车上,一般设置在地铁站台内或行调中心。
同时,记者观察到,该线路乘客较少。2024年,一则“绍兴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客流提升研究项目”招标引发关注。招标内容显示,2号线客流强度仅0.09万人/公里·日,1号线客流客流强度为0.22万人/公里·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5年8月全国交通运营数据显示,绍兴地铁8月客流强度为0.19万人/公里·日。
而根据国务院2018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拟建地铁出现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绍兴轨道交通客流量尚未达标。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王卫是化名。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赵晨霖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