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眼看“反华疯婆子”要上位,日本人开始自发给中国辟谣

前言
9月的东京政坛比天气还热,刚宣布辞职的首相石破茂还没走远,下一任自民党总裁的争夺战已经打响,而最吸睛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口无遮拦、风格激进、被外界戏称为“反华疯婆子”的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被戏称为“反华疯婆子”
这一次她不靠政绩、不靠内政主张,就靠一段“游客虐鹿”的视频,生生把自己炒上了风口浪尖,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日本人开始自发为中国辟谣,这场荒诞的闹剧,反倒揭开了日本社会深层次的不安与焦虑。
奈良的鹿没说话,反倒把高市推上了风口
高市早苗的这波操作说白了不算新鲜,她自从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后,一直围绕“安倍路线”打转,主张修宪、扩军、部署美国导弹,接着又在总裁选举辩论会上甩出重锤:指控外国游客在奈良公园“脚踢鹿群”“在鸟居上做引体向上”,把文化破坏、动物虐待和外国人混在一起炒了一锅政治冷饭,说白了,就是暗指中国人。
高市早苗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
她说得煞有介事,连画面都准备好了,引用了一段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义正词严地要求收紧外国人入境政策,听上去似乎有理,画面也“有证据”。但真相呢?很快就露了馅。
奈良县政府第一时间出来辟谣:没有任何正式报告显示外国游客虐待鹿,法律界和学术界也不客气,直接指出这类言论和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的“朝鲜人投毒”谣言如出一辙。
连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都忍不住发声,说首相不能以“与中国断交”为目标,立宪民主党的莲舫更是直言不讳地怼了回去:虐待动物不分国籍,靠网络片段抹黑外国人,太低级。
日本奈良小鹿
社交媒体上,日本网民也不再沉默,有人揪出了视频造假的源头,是网红原田将大剪辑拼接的内容,为的就是博眼球,讽刺的是他靠这段视频当上了奈良市议员,更讽刺的是,在那段“游客踢鹿”的视频热传时,真正砍鹿的日本人案件却没人关注。

从“反华”翻车,到全民辟谣,这不是友好,是怕失控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关于“文化自尊”的政治操作,实则是高市早苗在推演一场“民粹选战”,她深知自民党因“黑金丑闻”声望低迷,参议院选举失利,党内派系重组,正是她趁虚而入的好时机,而日本社会近年来的右倾化,排外情绪升温,像参政党这样鼓吹“日本优先”的小党都能蹿红,高市自然不会放过这股风。
高市早苗低估了“信息时代”的反噬速度
但她显然太高估了日本社会对极端主义的容忍度,也低估了“信息时代”的反噬速度,这次的翻车,不是因为她说了什么惊天动地的谎话,而是她选择的“操作手法”太熟悉——用动物当借口,把外国人当靶子,借社交媒体放大情绪,这一整套流程,已经在历史上多次酿成悲剧。
日本人不是对中国人忽然热情了,而是对这种“煽动民粹、制造对立”的套路感到警觉,他们担心的不是中国人踢鹿,而是高市这种人一旦上位,会不会真的把排外政策制度化,把日本带入一个不可控的方向。
别忘了日本经济高度依赖中国,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尤其在半导体、绿色能源、制造业链条上,合作密切,如果高市的激进政策上台,别说政治互信,连生意都可能做不下去,一刀切的反华路线,不是打击中国,而是自断后路。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图为港口
而且自民党内部其实也心里有数,高市风格太强硬,一旦真坐上首相位子,不仅外交会出问题,内政也难调和,别看她在保守派里呼声不低,但整个国会自民党都不是多数派,真想推什么强势政策,估计也推不动。
一场“辟谣运动”,背后是整个社会的自我保护机制
这次日本社会的“集体辟谣”,表面上看是舆论清醒,其实更像是一种自保机制,没人愿意看到历史重演,尤其是那种因为谣言和民粹引发的社会撕裂。
日本民众集会
回想过去日本不是没走过极端的路,关东大地震后,凭一则“朝鲜人下毒”的谣言,就酿成大规模屠杀,几十年后的今天,还有人敢提起,而今高市把“游客虐鹿”包装成国家危机,还拉上民族情绪一起炒作,熟悉的味道让人不寒而栗。

日本社会不是没有保守主义,但更多人害怕的是极端主义,在参政党崛起后,街头排外暴力事件明显增多,不少普通民众已经开始反思:是不是政治人物为了选票,把整个社会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所以这次的“鹿事件”,才会引发那么多人的集体反应,律师、学者、前首相、普通网民,甚至地方政府,都在明确一点:不能让历史的幽灵再次上身,这不是对中国的保护,而是对日本自身理性的守护。
高市早苗的“戏码”,撕开了日本政坛的真相
高市早苗能走到今天,不是偶然,她踩准了日本社会的某些情绪点——经济焦虑、人口老龄化、国际存在感下降,以及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态,她敢说、敢冲、敢挑事,这让她在一部分选民中收割了不少好感,但问题是,靠情绪上位的人,能不能靠理性执政?
高市早苗掀起“虐鹿闹剧”
如果她最终胜出,不难预料:中日关系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她主张增加防卫费,推进与美国的军事同盟,还公开炒作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恐怕也不会放松,在这样的人主政下,即便中日两国都还有合作需求,但政治互信的根基会越来越薄。
民调也不是很乐观,超过80%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这种情绪一旦被政治人物利用,就容易演变成政策风险,而高市正是那个最擅长把情绪当工具的人。
日本民众呐喊
当然她能不能上位还得看选举结果,现在来看,石破茂、小泉进次郎和她三足鼎立,但即便她上台,也未必能一手遮天,日本政坛的结构决定了,激进政策未必能过得了国会这一关,尤其是在经济压力和外交现实面前,哪怕是“疯婆子”,最终也得低头。
这场“虐鹿闹剧”闹得够大,但主角不是鹿,也不是游客,而是日本社会自身的焦虑与挣扎,高市早苗的一番操作,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政治的浮躁,也照出了民众对理性失控的恐惧,现在的日本,不缺声音,缺的是冷静。真希望这部“好戏”,别演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