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卡塔尔,被埃及视为一个在中东提高自身地位的机会,在2025年9月15日闭幕的阿拉伯-伊斯兰峰会上,埃及提出建立北约式中东联军的计划,如今看来这个计划彻底没救了!
外媒报道截图
本来埃及的想法就是借着防御以色列之名,与沙特联手组建中东联军,由自己来领导,由沙特出资,可能组建的是一支以中械为主的联军部队,不打算再使用美式装备。
如今却发现,这个计划压根行不通!根据英国媒体《中东之眼》在2025年9月21日的报道,在峰会上埃及的计划就遭两国反对,卡塔尔和阿联酋阻挠计划的通过。
阿拉伯-伊斯兰峰会多国领导人合影
说到底,这计划从根子上就带着私心,再加上中东这摊浑水里的权力争斗和美国在背后的小动作,失败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埃及这次是把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们搬出1950年的《联合防御与经济合作条约》当幌子,说要建立一支防御性的地区部队,应对以色列的威胁。
听起来冠冕堂皇,可仔细一看全是猫腻:联军领导权必须归埃及,钱却要让沙特掏,武器装备还点名要用中国货。这哪是组建联军,分明是想花别人的钱给自己扩军。
峰会现场
中东国家谁也不傻。埃及想采购的中械装备可不是小数目,从VT-4主战坦克到彩虹无人机,再到FD-2000防空导弹系统,哪一样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这些装备在中东战场上早就打响了名气,沙特、阿联酋都用过中国的无人机和火箭炮,知道好用但不便宜。
埃及自己兜里没钱,就想让沙特当冤大头,这种 "我指挥、你买单" 的模式谁能接受?沙特刚跟巴基斯坦签了共同防御协定,手里有了核大国当靠山,更不可能容忍埃及这样占便宜。
沙特王储萨勒曼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沙特的不配合从峰会一开始就表现得很明显。按照埃及的计划,沙特作为最大金主应该带头支持,可沙特代表在会上全程沉默,直到卡塔尔和阿联酋明确反对后,才表态说 "需要更多磋商"。
这种消极态度背后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沙特不想让埃及借联军之名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沙特自己也在搞 "多极安全",除了巴基斯坦,还在跟中国深化军贸合作,根本没必要吊死在埃及这棵树上。
更让人不放心的是埃及对以色列的真实态度。表面上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反以先锋,可实际上它是第一个跟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
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就在峰会前几个月,埃及还在帮以色列拦截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对加沙的战火装聋作哑。
这种 "边反以边通以" 的操作,让其他阿拉伯国家心里打鼓:万一组建了联军,埃及会不会关键时刻又跟以色列眉来眼去?卡塔尔和阿联酋的反对票,其实也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避险。
中国军工企业这几年在中东确实越来越受欢迎,阿布扎比防务展上的 "中国防务" 展台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中国国旗和沙特国旗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东国家会轻易接受由埃及主导的中械联军。毕竟买武器是一回事,把国防安全交给埃及这个未必心思很正的盟友是另一回事。
埃及想借中国装备提升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可惜步子迈得太大,暴露了私心,反而失去了信任。
中东这地方从来就不缺想当老大的国家。埃及想借着联军计划登顶,可沙特早就把地区领导权视为囊中之物,这俩国家的明争暗斗才是联军胎死腹中的关键。
埃及提出军事计划遭反对
卡塔尔和阿联酋的反对则更具戏剧性。这两个国家看似体量不大,却精准地掐住了联军计划的七寸。
卡塔尔境内有美国最大的乌代德空军基地,表面上反对联军是怕刺激以色列,实际上是不想得罪美国主子。
阿联酋更有意思,它一边从中国买无人机,一边又跟美国保持密切军事合作,这种 "左右逢源" 的策略让它不愿被埃及绑上战车。这两个国家一反对,其他海湾国家立马跟风观望,联军计划自然就成了孤家寡人。
说到底,中东国家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埃及想当老大,沙特想掌实权,小国们则在大国间找平衡,谁也不愿真心实意地 "抱团取暖"。
就像峰会最终声明那样,大家只会嘴上谴责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真要掏银子、出力气的时候,个个都往后缩。这种各怀鬼胎的局面,让任何地区联盟计划都难以为继。
别看美国没直接出面反对联军计划,可这背后处处都是它的影子。特朗普政府一边在红海增派航母战斗群威慑胡塞武装,一边对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双重标准让阿拉伯国家寒了心,但也不敢彻底跟美国撕破脸。
联军计划想不用美式装备改用中械,这本身就触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怎么可能让它顺利推进?
美国对中东的操控从来都是 "胡萝卜加大棒"。卡塔尔和阿联酋敢公开反对联军,背后少不了美国的默许甚至暗示。
美国总统特朗普
美国在这两个国家都有重要军事存在,明里暗里都能施加影响。更关键的是,美国通过军售、制裁等手段牢牢控制着中东国家的国防体系,埃及想另起炉灶搞中械联军,等于要挖美国的墙脚,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以色列的嚣张也帮了美国的忙。就在峰会期间,以色列还在轰炸黎巴嫩真主党目标,甚至威胁要打击特拉维夫机场。这种强硬态度让阿拉伯国家内部出现分歧:一派主张强硬反击,一派担心引发更大战火。
美国趁机煽风点火,让海湾国家觉得 "只有美国能压得住以色列",从而放弃自主防御的想法。峰会最终只能发表谴责声明,却拿不出任何实际措施,这正是美国想看到的结果。
特朗普政府对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装备在中东再受欢迎,也改变不了美国主导地区安全秩序的现实。埃及想用中械联军绕开美国,想法虽好却不切实际。
沙特、卡塔尔这些国家就算买再多中国武器,也不敢轻易得罪美国这个 "老大哥"。这种 "买中国装备,听美国招呼" 的怪圈,注定了任何摆脱美国影响的地区联盟都难以成功。
从1950年的《联合防御与经济合作条约》到今天的中东联军计划,阿拉伯国家抱团反以的尝试屡战屡败。
埃及这次的失败不是偶然,而是中东复杂地缘政治的必然结果。当每个国家都把私利放在首位,当外部势力总能轻易插手地区事务,所谓的 "团结御敌" 终究只能是句空话。
说来说去,只要美国还在中东当警察,只要阿拉伯国家各怀鬼胎,这样的联盟计划注定只能纸上谈兵。
参考资料:
为应对以色列威胁,阿拉伯国家寻求建立“阿拉伯版北约”——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