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今年4月起,美国国防部就所谓“国家安全信息泄露事件”展开调查,防长赫格塞思威胁对相关人员进行测谎。但到了7月,白宫下令叫停这一做法。
如今,测谎风声再起。
据环球网援引美媒10月1日报道,美国副防长史蒂夫·范伯格的备忘录草案显示,国防部长办公室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所有军人、文职雇员和合同工(预计超过5000人),或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随机测谎。目前,相关措施仍在审议中。
五角大楼发言人在回复邮件中拒绝就该计划作答,仅称相关报道“不属实”。
仍在审议中
副防长范伯格在备忘录草案中称,保护敏感信息,对于国家安全、作战人员安全以及高层决策空间至关重要。
上述草案和范伯格的另一份文件显示,五角大楼考虑实施一套严格程序,要求总部人员(包括高官在内)签署全面保密协议,并建立随机测谎机制,以加强打击信息泄露。
根据拟议政策,相关对象将面临随机测谎测试及定期的安全审查面谈。
不过,草案和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人员将签署协议和接受测谎,被认为将适用于国防部长办公室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所有人员,涵盖四星上将、行政助理以及承包商等,人数超过5000人。
副防长范伯格还在草案中警告称,不遵守保密协议者可能会受到惩罚。五角大楼也会通过军事司法系统,对未签署协议的服役人员进行处罚。
有消息称,违反协议的相关人员可能面临解雇。
目前,相关备忘录草案尚未签署批准、未注明日期,仍处于审议阶段。
最新消息称,五角大楼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拒绝就该计划作答,但指出相关报道失实且不负责任。
铲除批评者
按照惯例,美国情报界确实会在特定周期内(比如每隔数年),通过测谎来维持安全许可。美国联邦调查局也用过这一手段追查泄密源。
但在五角大楼,随机测谎却是史无前例。为何突然打破常规?
不少观察人士认为,这与特朗普政府和国防部推行的“忠诚战略”密切相关。赫格塞思试图通过加强信息控制,来压制和铲除内部批评者。
一些官员则批评称,这些举措表面上或有助于防止泄密,但本质上都是“恐吓手段”,真正目的就是在职场上制造恐慌氛围,把忠诚度凌驾于一切之上。
事实上,按照前官员和国家安全律师的说法,五角大楼已有成熟的法规来限制和惩处泄密,额外的保密协议不过是画蛇添足。
一名前国防高官直言,“如果你接触过情报计划,就早已承担保密义务。公开演讲要事先审核,和媒体的接触要报告,根本不需要再来一份新协议。”
有评论指出,五角大楼这套新规不是为了打击任何外国间谍活动,更多是为了确保内部对国防部和特朗普政府领导层的忠诚。
白宫曾叫停
事实上,这并非五角大楼首次威胁使用测谎仪。
今年3月,《大西洋月刊》爆料称,赫格塞思与多名政府高官曾在加密社交软件“信号”上讨论美军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计划,并提前泄露行动消息。
事件曝光后,五角大楼陷入动荡。赫格塞思随即解雇三名高级官员,指控他们向媒体泄密,但始终拿不出证据。
此后,赫格塞思威胁要在部门员工中使用测谎仪,并付诸实施。直到7月,赫格塞思主要顾问韦弗等人向美国总统办公室“投诉”后,白宫才下令叫停测谎行动。
收紧透明度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个月,除了掀起内部风暴,赫格塞思还在收紧媒体透明度方面毫不手软。
在赫格塞思领导下,五角大楼大幅减少例行记者会次数,严格限制记者与高官一起出行,甚至将部分新闻机构的办公室逐出大楼。
媒体记者被迫签署协议,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索取或收集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并非机密。违者可能失去采访资格。
讽刺的是,福克斯主播出身的赫格塞思曾靠电视新闻走红,如今摇身一变,竟成为特朗普内阁中最强硬的“反媒体斗士”。
从测谎到限制媒体,有评论人士发问,这一系列措施真的是为了所谓“国家安全”,还是赤裸裸的权力傲慢?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从四星上将到合同工,五角大楼拟对5000余人随机测谎?一场“忠诚审判”?》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