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踪到被捕:21岁中国女子在埃及卷入跨国诈骗案
她与7名同伙组成一个跨国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长期活动在埃及。
文 | 李思寻
近日,一起发生在埃及的跨国电诈案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一名年仅21岁的中国女子在埃及旅行期间突然失联,家人和朋友一度心急如焚,寻人信息在社交网络持续扩散。六天后,随着埃及内政部通报的发布,事件真相浮出水面:这名失联的中国女子并非单纯的“被困异国”,而是因涉嫌参与一个跨国电信诈骗团伙而被捕。目前,当地警方已依法控制包括她在内的8名嫌疑人,并解救了一名被绑架的中国同胞。
这名中国女子姓池,今年21岁,几个月前以“旅居、考察工作机会”为名离开中国,前往埃及开罗。根据家属披露,她原本向闺蜜提及要在埃及从事一些“电商工作”,并曾希望有人陪伴。出国后,她依旧与国内的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甚至常常共享定位,表明自己在当地的生活动向。
池姓女子照片(图源:小红书博主截图)
9月21日早上7点11分,北京时间,她最后一次与家人联系。随后,她的手机陷入关机状态,微信消息无人回复。家人多方打听未果,最终在社交媒体发布寻人启事,引发舆论广泛转发与关注。
一时间,“中国女孩在埃及失联”的话题成为网络热点,公众们普遍担心她遭遇意外或卷入治安事件。就在外界纷纷猜测之际,六天后的官方通报彻底颠覆了人们的预想。
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9月29日,埃及内政部通过官方社交账号发布声明,确认该女子已被警方依法控制。警方的调查显示,她与7名同伙组成一个跨国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长期活动在埃及,当地警方在行动中缴获枪支、白刃武器、电击枪及多部涉案手机,相关证据指向其涉嫌从事电信诈骗及绑架活动。
埃及内政部官方通报
警方通报的细节令人震惊。该团伙惯用的手法,是以“高薪电商工作”为诱饵,专门锁定在海外寻找机会的中国公民。一旦受害者被引诱至埃及,就会被迫与国内家人联系,并通过电子平台支付赎金。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以“虚假工作机会”为幌子、以“绑架勒索”为核心的诈骗模式。
在抓捕行动中,警方不仅逮捕了包括池某某在内的8名犯罪嫌疑人,还成功解救了一名被绑架的中国同胞。该受害者的安全获救,印证了警方此前对团伙作案模式的判断。事件发展出乎意料,公众最初将池某某视为可能的受害者,然而最终的通报却显示她是团伙成员之一。
在女子失联期间,她的家人一度情绪焦急,持续通过社交平台与媒体寻求帮助。有媒体报道称,她的母亲曾试图联系当地的华人社群与机构,希望能够找到线索。如今随着警方的正式通报,家人和公众得知真相,心情更为复杂。
目前,中国驻埃及使馆尚未对案件细节发布公开声明。但从以往案例来看,涉及中国公民的跨国刑事案件,中国外交机构通常会依法提供领事保护,确保相关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是否会介入调查、是否提供法律援助,仍有待进一步的消息披露。目前尚未公布她在埃及面临的具体指控条款。若最终被确认参与绑架或电信诈骗,依据埃及法律,她可能面临数年至十余年的刑期,甚至更为严厉的处罚。

池姓女子照片(图源:小红书博主截图)
近年来,跨国电诈类似案件在东南亚地区屡有发生。例如柬埔寨、缅北等地的诈骗园区早已被多次曝光。从过去的电话诈骗、网络诱导,逐渐转向“诱骗出境—限制人身自由—勒索赎金”的链条模式。相比之下,埃及此类案件披露较少,但此次事件表明,电诈犯罪已在不同国家“落地”。
从寻人启事到警方通报,池某某的故事在短短一周内发生了戏剧性反转。这起案件提醒人们:跨国电诈并非遥远的故事,它可能通过一次“海外工作邀请”就进入现实。对于年轻人而言,诱惑与陷阱往往并存,谨慎辨别至关重要。目前池某已被警方拘禁,案件仍在埃及警方进一步调查中。
资料来源:红星新闻,新京报,上海新闻广播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