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家俞孔坚在巴西坠机身亡,他是“海绵城市”提出者,刚被公布入选《福布斯》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北京时间9月24日晚,据澎湃新闻报道,著名建筑学家、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在巴西因飞机失事遇难。记者从北京大学有关人士方面确认了这一噩耗。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在巴西因飞机失事遇难
资料显示,俞孔坚,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先后创办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创办了国际获奖期刊《景观设计学》并任主编,并创办了国家甲级设计机构土人设计Turenscape。
2012年,俞孔坚当选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分别被意大利罗马大学、挪威生物科学大学授予名誉博士,表彰其“在可持续景观设计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方面所做出的突破性贡献”;2020年获世界风景园林联合会授予的最高荣誉——IFLA杰弗里・杰里科爵奖,表彰其“为改善社会和人居环境、提高人类福祉作出了杰出而意义深远的贡献,并有力推动了学科和行业的发展”;2021年获世界生态哲学领域和生态文明领域的最高奖“柯布共同福祉奖”;2023年获Cooper Hewitt美国国家设计奖,同年,俞孔坚从全球300多位被提名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世界景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界的最高奖、两年一位的奥伯兰德奖,表彰其“非凡才华、创造力和勇气,富有远见并完成大量城乡环境建成作品”。 分别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俞孔坚旧照

据北京大学官网介绍,俞孔坚是国内最早提出海绵城市理论的学者之一。1997年回国以来,他长期从事城乡生态规划设计与工程技术研究和实践创新,在国家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建设和生态修复领域大面积解决实际问题,学术支撑若干国家法规的制定。2003年,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俞孔坚和李迪华就已经提出把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作为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十大关键战略,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在台州、威海、菏泽、广州、北京等一系列城市生态规划中,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提出并实践了用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城市水问题和绿色城市的构想。2012年,其设计的哈尔滨群力公园“绿色海绵营造水弹性城市”工程获得全美景观设计年度杰出奖。
近年来,俞孔坚团队还深度参与了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被住建部列入首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双修”)示范,在全国推广。20年来,俞孔坚及其团队已经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和10多个国家建有实践和示范工程,许多已经成为欧美教材范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突出的,包括水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北大学者将中国景观设计的智慧贡献给世界的一个鲜活案例。
俞孔坚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书影
俞孔坚提出城乡建设需要一场“大脚革命”,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系统构建了“海绵城市”理论与方法,探索用生态学原理和景观设计学的方法进行城市防洪和雨洪管理,建设水韧性城市、进行生态水净化和工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他从中国传统农耕智慧中获得灵感,科学设计并检验了一系列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并应用于国内外1000多个生态修复工程之中。大量建成项目以生态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享誉国际,曾14度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奖,7次获世界建筑节WAF全球最佳景观奖,5次获得AZ奖,3次获国际建筑奖,2次获美国建筑奖,并获国际城市土地学会ULI全球杰出奖、中国第十届中国美展金奖和多项部级设计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100余项,有20多个作品被收入欧美国家大学专业教材。
俞孔坚60余次被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等国际大型会议邀请作为大会的主旨演讲人。曾任Aga Kahn世界建筑奖、Holcim 建筑奖评委,世界建筑节奖终审委员会委员。国际知名专家及主流媒体的对其作品的独立评论达1000多篇次,包括美国《Scientific America》《Nature》《Time》《National Geography》《Discovery》《CNN》《PBS》《The New York Times》以及10多个国家、10多种语言的专业期刊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Architectural Design》《Landscape Architecture》《Domus》《Topos》《Harvard Design》《Harvard Gazete》《Yale Environment 360》《ISOCARP Review》《Landscape World》《de Architect》《Paysage》等等。
俞孔坚现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并任景观学与美丽中国专业委员会主任,水协海绵城市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福布斯》发布的海报
2025年9月24日下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消息,近日,《福布斯》公布了“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表彰在气候行动和绿色转型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0位人物。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入选,成为榜单上唯一的中国学者代表。
《福布斯》指出,这些入选者来自学术界、企业界与政界,正在以创新与实效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其中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英国自然学家大卫·阿滕伯勒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德国气候科学家约翰·洛克斯特伦(Johan Rockström)以及新加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部长格蕾丝·傅(Grace Fu)等。
俞孔坚副理事长是“海绵城市”理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推动中国于2015年将其纳入国家政策,并在全球250余座城市完成上千个项目,成为应对洪涝、改善生态与提升城市韧性的中国方案代表。此次入选“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展现了俞孔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思想引领力和学术与实践贡献。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