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心死了:中国买美国大豆?没希望了...
【文/观察者网 柳白】时间一天天过去,中国还会买本季美国大豆吗?美国豆农眼巴巴盼着,而美国政客的心越来越凉……
美国《国会山报》9月30日披露,当天在与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举行闭门简报会后,共和党议员们坦承中国短期内可能不会再购买美国农产品。同日,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承认,农业经济目前状况不佳,联邦政府正在争分夺秒开展工作,预计很快会宣布农业救助计划。
报道称,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贸易冲突导致的后果,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本季对美国大豆的订单量依然为零。
“我们意识到中国是有意不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我们不指望他们改变这一点。这是长期问题的一部分。” 南达科他州共和党参议员迈克·朗兹在简报后说。
朗兹补充说,庞德伟没有提及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时间表,也没有讨论解决农民所面临挑战的潜在方案。
南达科他州共和党参议员迈克·朗兹
庞德伟拒绝对他向共和党议员传达的具体内容发表评论。
“特朗普总统已把达成贸易协议列为公开的首要任务。”他说,美方近期在与中方高层接触,“我知道他们在积极推进,你总要抱有希望。”
北达科他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霍文声称,中国“把美国农民当做谈判筹码”,“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农民不出局。要采取措施防止中国利用我们的弱点。”
去年大选中,美国农民可谓特朗普的大票仓,但如今承受着贸易冲突带来的经济痛苦。这种情况让主要农业州的共和党议员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感到沮丧,他们越来越担心明年的中期选举前景。
就在美国大豆对华滞销之际,被视作特朗普盟友的阿根廷米莱政府,却通过减税手段扩大了对华大豆出口,尤其是特朗普政府还打算出手救助阿根廷金融市场,气坏了一帮美国政客。
路透社26日援引贸易商的话说,阿根廷暂停征收农产品出口税期间,共计登记出口了40船11月至12月船期大豆,大部分销往中国。
此时正值美国大豆出口旺季,中国买家抢购阿根廷大豆令美国出口遭受重击。
艾奥瓦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炮轰阿根廷向中国出售大豆的举动,称这一举动把过去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豆农挤出了市场。
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农民应该成为谈判的“首要考虑”,美国的谈判代表应当代表他们争取协议。
“为什么美国要救助阿根廷,而他们却夺走美国大豆生产商最大的市场?”格拉斯利在另一则帖子中写道。
他表示,美国应当“在各个环节利用筹码帮助受创的农业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有人还捕捉了这样的一幕: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收到了私人短信,内容正是对阿根廷降低出口税的控诉。
“提醒一下,我还在收集更多信息,但情况非常不幸。”据推测是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发送的短信写道,“昨天我们救助了阿根廷,结果阿根廷取消了谷物出口税,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中国,而这本应是我们的销售窗口。正因如此,美国大豆价格持续下跌,而这会让中国对我们拥有更大的筹码!”
为安抚市场情绪,特朗普上周表示,联邦政府将使用从关税中收集的资金来援助陷入困境的美国农民。
罗林斯30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坦承,由于失去了中国等贸易伙伴的市场,美国农业经济目前“状况不佳”。
“眼下,农业经济状况不佳。我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罗林斯说,“总统已承诺支持我们的农民,我们很快就会公布相关公告,可能下周就会。”
9月29日,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南达科他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图恩接受NBC《与媒体见面》节目采访时担心,农民在为玉米和大豆的“大丰收”做准备时,却面临着部分市场关闭的境地,导致农产品“无处可售”。
“归根结底,我们的农民今年可能需要一些财政援助,而关税带来的很多收入将用于提供这种援助,” 他补充道。
延伸阅读
美国农民:就算中方同意买美国大豆 黄花菜也凉了
随着美国秋季收获季节的到来,大豆库存开始堆积。政府数据显示,美国新一季大豆出口已开启,但目前尚未有对华销售或出货的记录,这与去年同期已预订650万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头号出口农产品的海外销售量骤降,中国拒购美国大豆给美农造成了‘毁灭性’打击。”9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指出,美国超过一半的大豆出口中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买家。但今年,由于中美之间仍在贸易谈判中,没有一粒美国大豆销往东方,导致大豆仓满、价格下跌,农民们难以维持生计。另一边,中国则转向巴西采购了创纪录的大豆。
“我们现在时间紧迫,”明尼苏达州大豆种植者协会主席、第四代农民达林·约翰逊(Darin Johnson)焦急万分:“即使我们最终(与中国)达成协议,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了。”
美国农民正在收割大豆 视频截图
大豆主要用作牲畜饲料,也可用于工业和消费制造业。大豆油等副产品可用于制造从生物燃料到灭火泡沫等各种产品。目前,大豆的供应过剩导致了价格下跌,与此同时,由于关税的问题,化肥等投入品的成本也在随之上涨。
《金融时报》提到,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以来,中方随即发起了反制措施,包括暂停采购美国大豆,此举导致美国中西部农民面临巨大损失,甚至威胁到了一些传承多代的家庭农场。
美国《纽约时报》9月25日就已强调,自今年5月以来,中方没有购买过任何美国大豆。而按照英国《经济学人》的说法,查阅美国可追溯至1998年的官方记录,这是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中方没有采购任何美国大豆的情况。
除了经济层面遭受打击,这一采购中断还具有政治面的影响——豆农是美国的一大关键选民群体,这使得贸易争端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冲突爆发点。
“农业经济不景气,会直接影响我们小型乡村社区,”明尼苏达州的约翰逊说:“这直接冲击美国乡村地区,也冲击着我居住的小镇。”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记者透露,他正考虑推出一项农业援助计划,计划将部分关税收入补贴给受影响的农民,“我们将拿出部分关税资金,分给我们的农民…… 这笔钱相对总额来说不算多,但对农民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还将当前阶段称为“过渡阶段”,试图安抚农民称“在关税政策最终为他们带来益处之前,他们会在短期内受到一些影响”。特朗普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特意强调,“最终,农民会发财的。”
美国对中国的大豆销售变化情况 美国《纽约时报》制图
《金融时报》指出,特朗普提出的所谓“农业援助计划”,美国农民其实对这种“画大饼”并不陌生。
2019年,特朗普在其首个执政任期也曾执意挑起对华关税争端,中方随后削减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当时,特朗普政府推出了230亿美元的“农民援助计划”,而彼时的最大受益者则是巴西农民。
“上一次美国这么做,我们丢掉了大约20%的市场份额给巴西,而且再也没拿回来。”美国伊利诺伊州大豆协会的托德·梅因(Todd Main)说道。
而这一次,中国买家再次几乎完全转向南美州市场,使巴西大豆出口量创下新高。政府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巴西向中国出口了6600万吨大豆,占其大豆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三。
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Scott Gerlt)表示,虽然联邦救助在短期内或许有帮助,但它无法弥补因其他地区扩张而导致的永久性市场份额损失。
“农民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中国越久不回到市场,这种压力就会越大。”他补充说,美国农场的破产数量已经在上升。
堪萨斯农民联盟负责人尼克·莱文多夫斯基告诉堪萨斯城地方媒体KSHB,当地农业经济已陷入困境,农民等不起了。
“农民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本届政府却说,‘再等等吧’,”莱文多夫斯基表示:“农民没有时间等待。农民需要白宫、美国农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国会立即采取行动……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