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一幕在中国发生,特朗普主动退一步,直言要和中方搞好关系
历史性的一幕即将在中国上演,一向以“强硬”姿态示人的特朗普,突然放缓了口风,表示要和中方“友好相处”。
眼看自己“暴风骤雨”般的攻势,非但没有让中国“退让”,反而伤及美国自身后,特朗普不能再保持沉默了。据美媒报道,特朗普表示禁止中国学生赴美是“无理”的,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是好事,尤其是和“核大国”。特朗普关于中国的表态,总让人想起他早年做商人时的那句“交易的艺术”——看似热情,实则充满了算计。
特朗普态度说变就变
美国强行“脱钩”后,自己先撑不住了
这不是特朗普的态度第一次出现这种“180度大转弯”,相信也不是最后一次,这种转变乍一听离谱,细想却不难理解,大概率又是美国自己先撑不住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大学有多依赖中国学生?根据美国智库的统计,仅2023年一年,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就超过了140亿美元,相当于给美国高校“输血”续命。
更别说那些理工科实验室,中国学生的学费、研究助理工作,早就成了不少教授项目的“命根子”。
再比如,农业上,美国豆农被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折腾得够呛,大豆堆在仓库卖不出去,现在不赶紧找中国买家,就为时已晚了,特朗普再嘴硬,也得承认:和中国闹僵了,代价需要由美国民众来承担。
美国想要“脱钩”,自己先撑不住
这还不算完,更关键的是,美国在国际上的“号召力”没以前灵了,中国举办的上合峰会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这种区域组织开会,西方媒体总爱酸溜溜说“小圈子”;现在倒好,成员国领导人来得比哪届都齐,南亚、中亚的友好国家都抢着来,连印度都不例外。
这些变化,对于那些曾经跟着美国跑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变化,上合成员国来聊合作、谈发展,“上海精神”里那句互信、互利,真正落到了实处;

相比之下,美国总喊“价值观同盟”,可盟友们看看被关税战搞崩的生意、被“印太战略”搅乱的局势,心里直犯嘀咕:跟着美国,到底能有什么好处?
因此,特朗普不是突然转性,是被现实逼得没辙,他那些“示好”的话,说白了是想稳住中国,别让两国关系彻底崩盘——毕竟,美国现在需要中国帮忙“接盘”农产品、需要中国留学生撑着高校经济,更需要中国在某些国际问题上“别太较劲”。
美国大豆因特朗普滞销
特朗普的承诺,总是说变就变
但话又说回来,特朗普的“示好”能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就说他对关税的态度——4月挑起“对等关税”,闹得全球市场鸡飞狗跳,结果在和中国的谈判中,美方陷入僵局,导致美国股市暴跌、债市震荡,最后只能灰溜溜暂缓90天。
这种“临阵退缩”的现象,让美国内部出现了分裂,在特朗普所在的“MAGA”阵营里,有人铁了心要“遏制中国”,觉得中国发展太快,必须用关税、制裁卡脖子;可也有人务实,知道和中国完全脱钩,美国企业、农民承受不住,两边意见分歧巨大,特朗普政策自然来回摇摆。
更麻烦的是,美国两党原本达成了“默契”——不管谁上台,都得遏制中国,民主党可能爱拉拢盟友搞“小圈子”,共和党喜欢单打独斗甩关税大棒,但目标都是不让中国“超过美国”。
这就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像个“钟摆”:今天民主党上台,搞搞“价值观外交”;明天共和党回来,又喊着“美国优先”。
所以,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中方的立场必须坚定,美国今天说“合作”,明天可能就翻脸;今天松口关税,后天可能又搞技术封锁。
要是跟着他们的节奏走,最后准吃亏,这场博弈中,对方出招再花哨,咱得守住自己的阵地——该谈的时候谈,该打的时候打,原则问题绝不退让。
中方的态度始终坚定
历史性一幕在中国上演,特朗普越折腾,中国越稳
在这个背景下,天津的上合峰会,还有九三纪念阅兵的意义格外深远,这不仅是中国的主场活动,更是全球格局的“风向标”。
上合峰会的“座无虚席”,不是偶然,这些年全球化遇冷,西方主导的“小圈子”只讲利益不讲规矩,发展中国家早就受够了。
而上合组织不一样,它讲究“上海精神”——平等、协商、互利,不管国家大小强弱,有事大家商量着办。
这次峰会来了这么多领导人,就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跟着中国走,能实实在在受益,比如“一带一路”倡议,修铁路、建港口,帮发展中国家搞基建、促就业,比跟着美国空喊口号管用多了。
同理,九三纪念阅兵上,中国展示的不仅是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是维护和平的底气。
而美国的折腾,反而给中国做了“免费宣传”,当美国在贸易上“翻脸”、在盟友面前“掉链子”、在国际事务中“甩锅”,越来越多国家看清:跟着美国走不安全,和中国合作才靠谱。
就连在前任拜登政府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沙利文都摊牌,称“盟友都觉得美国靠不住”,可中国的合作伙伴却越来越多。
沙利文在节目上“吐槽”特朗普
中国对美国的态度一直很清楚:“能合作就合作,该斗争就斗争”。美国要是想好好谈,我们就坐下来谈;要是想动手,我们也不怕。这种“不怕事也不惹事”的底气,才是美国折腾半天却奈何不了中国的根本原因。
未来的路还长,美国可能还会变来变去,但中国只有坚定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事做好,把朋友交得多多的,把腰杆挺得直直的。等哪天美国终于明白,遏制中国没用,合作才是唯一出路,那才是真正的“历史性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