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斤男子花2.21万请9名轿夫抬上峨眉山 当事轿夫:从业32年来的最大一单

最近,一位体重超重的游客在峨眉山景区坐滑竿上山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8月21日,一名抬滑竿的宋师傅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说,那位游客体重263斤,共计9名轿夫将其从山下的广福寺抬到半山腰的仙峰寺财神殿,来回42公里,包括小费共收了22100元。
游客坐滑竿上山 视频截图
据宋师傅介绍,8月15日,有一位外省游客联系他,称一位超重的游客想坐滑竿上山,当天他们从金顶游玩后下山,要从山下的广福寺坐到半山腰的仙峰寺财神殿。根据景区游览图步行线路显示,来回约42公里,双方讲好了总价21200元。
滑竿师傅称,按景区步行线路图此行来回约42公里
考虑到对方体重较重,为保证游客安全,宋师傅联系了多名轿夫来轮流抬滑竿。因对方体型较大,好不容易找到一顶大轿子(滑竿),才勉强坐进去。
宋师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那名游客性格很好,“刚起轿的时候,下了几分钟的小雨,就把伞给他撑了一下,他就说雨不大不用伞,人也很开朗,坐在轿子上,还帮着一起喊号子‘嘿佐!嘿佐!’当天上去时天还没有黑就到了。”
游客坐滑竿上山 视频截图
“第二天下山,到猴区大门口时,下了一场猛雨,我们就弄个雨披给他搭在肚子上,撑了一把伞,他同意了。”宋师傅说,对方对他们的服务很满意,又给了每人100元小费,所以最后总共给了22100元。
据宋师傅介绍,在峨眉山景区,体重150斤以下游客坐滑竿的话,通常单边价格是每公里240元,两个人一起抬。如果体重较轻或者坐来回可以优惠,体重超重价格肯定要高些。从广福寺到仙峰寺,如果是正常体重游客坐滑竿,来回价格大概是6000多元。
“这样的定制大单比较少,是我从业32年来接的最大一单。”宋师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从1993年开始就在峨眉山抬滑竿,以前他接的最大的一个单子是抬一名小朋友从生态猴区到雷洞坪某旅店,抬抬走走,收费6000元。
宋师傅表示,这位体重超重的游客说明年5月到7月还会再来,到时提前联系他,他将为对方准备一台大点的坐轿,让对方坐得更舒服些。宋师傅说,滑竿是峨眉山上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欢迎更多游客来体验峨眉山的独特魅力。
相关新闻
女子登山骨折花6万找10人抬下山:他们开的价 我没还价
连日来,“被村民担架抬下山12小时花了6万”在网络上引起各方争议。一博主在攀登四川甘孜勒多曼因峰时,被落石击中无法行走。10个村民将其抬下山,支付了6万元费用。

虽然当事人发文表示对价格无异议,感谢村民们舍命相救。不过不少网友却吵翻了天,认为收6万有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之嫌。
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刘建表示,雪山上抬人很不容易,也没有统一标准,都是双方议价。
大腿股骨骨折
10个村民将她抬下山
博主“头铁肖肖”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其在8月5日发视频表示,自己在登顶勒多曼因峰后下撤中,被水盆大的落石击中,大腿股骨骨折,脚趾受伤。朋友和当地村民从飞石和悬崖上把她抬出,经过12小时艰难跋涉,抬到了格西草原。“感谢他们舍命相救,感谢大山留我一命。”
8月12日,“头铁肖肖”再次发视频,详细回答了网友关切。她表示当时受伤后,情况危险,朋友本想用背包将她背走但未果。无奈用背包将她拖行到了安全地带。由于山上无信号,多次拨打救援电话无果,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联系直升机等其他救援,最后用对讲机联系了上山时的马帮。
“对方走了很远的路,来的时候还有落石。经历了这么多,我是很绝望的,价格是他们开的,6个人每人1万,从山上抬到格西草原,我也没有还价。最后大概有10个人来抬,但还是只给了6万。”“头铁肖肖”说,“抬了整整12个小时,让我少受了很多苦。”
图为村民将伤者抬下山 图据“头铁肖肖”
公开资料显示,勒多漫因峰,海拔6112米,位于中国四川横断山脉贡嘎山域北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日乌且沟和磨西沟的交汇处,景观险峻壮丽秀美,具有较大技术攀登难度和高山滑雪难度,一直是国际登山高手和滑雪高手挑战和追逐的山峰。
网友热议“6万贵不贵”:
有乘人之危之嫌?
该事件立即引起网友热议。网友“到处晃修的NPC”表示:当时的地理环境,伤者无法独立下山,抬担架也是要冒风险的,花6万买安全下山和尽快去医院的机会,不算贵。
网友“镜澜”表示,个人觉得博主觉得6万没问题,其他人也别一直刷贵了。如果我们一直刷贵,甚至会有人去说村民怎么样,以后遇到同样情况,出钱都没有人愿意救了。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认为6万太贵了,且有乘人之危之嫌。网友“心雨天青色”认为谈好价自然没问题。但是这个价有乘人之危的嫌疑。海拔4000多比拉萨高不了多少,救援能很快赶来,说明距离不远道路也不是非常难走,落石也并不密集,前后来了10个人大概率是一帮人有钱一起赚。该网友还表示“但是把人救了就没啥好说的了。当事人不管内心怎么想的,起码一直在说感谢,大家就不要煽风点火了。否则以后天价救援都没有了,生命是无价的。”
另有网友表示,主家同意,干的也同意,网友不同意,让网友去抬。
图为村民抬了整整12个小时 图据“头铁肖肖”
当地村民:
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有影响
在当地从事多年向导工作的刘莉(化名)告诉记者,这个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多少对参与的村民都有影响。“我叔叔就是当天抬人的村民之一。”
刘莉说,自己觉得6万元并不贵,一是因为当事人同意,二是救援艰难。“当时那种情况,如果没人去抬,可能连命都没有了。”
刘莉介绍,被落石击中这种情况很罕见,自己从事向导快5年了,也就遇到过这一次。“每年勒多曼因都有四五起救援,但基本是因为高反。地方也没有这次这么远,所以之前我了解到的,最多的大概花了3万。”。
刘莉说,从村子出发到事发地再到格西草原大概有40公里,加上海拔较高,还要抬人,还是很辛苦的。“救援没有一个固定的价格,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大家商量。”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9日,因为存在管理混乱问题,勒多曼因进行封闭整改。目前其还处于封闭阶段,重新开放时间未定。
业内专家:
请村民是当时最佳方式,提倡有偿救援
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刘建表示,雪山上抬人很不容易,当事人如果无异议那就没问题。“关于救援费,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是议价。勒多曼因山算是攀登难度比较大的了,根据当时的环境和当事人的情况,再考虑到救援总人数,个人觉得6万不贵。”
刘建介绍,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在甘孜海螺沟有救援队伍,可以开展救援,救援大部分是免费的。“但是这种免费救援仅限于海拔低、距离近的地方,像勒多曼因这种地方,救援队伍去的难度很大。另外我国虽然正大力发展低空飞行,但我们的山都比较高,直升机救援短期还不现实。像当时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还是请当地村民。”
“我们现在都提倡收费救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节约公共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刘建提醒,登山本身就是极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对各种困难也要有预案和思想准备。“我们常说,登顶不是成功,平安回家才是真正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