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街道、烧毁建筑、交通中断、学校停课……
法国新总理勒科尔尼10日上任第一天就面临严峻考验,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席卷全国的抗议浪潮,为其即将展开的任期投下巨大阴影。
“封锁法国”
据新华社报道,10日,法国爆发“封锁法国”大游行,要求停止推动现有预算案,抗议大幅削减支出和福利,并对总统马克龙执政和任命新总理表达不满。
工人、医护人员、学生甚至学龄儿童都加入了抗议队伍。
抗议者在各地封锁街道、点燃火堆、烧毁建筑,当天全国大概爆发800多起示威活动。
在巴黎,市中心一家餐厅和一栋建筑被烧毁;
在里昂,示威者封锁城市主干道并焚烧垃圾桶;
在雷恩,抗议者烧毁公共汽车;
法国街头乱作一团(图/新华社)
在图卢兹近郊,铁路线电缆被切断,导致火车停运。
抗议者举着“马克龙下台”“人民站起来”“向富人征税”等标语牌,呼喊口号。
一名抗议者说,马克龙让亲信出任总理是在“打人民的耳光”,“我们需要改变”。
据法国内政部长称,当天全国近20万人参加示威活动,法国总工会则宣称抗议人数达到25万。
内政部还称,约8万名警察和宪兵维持社会秩序,目前共逮捕473人,其中在首都巴黎逮捕200多人。
在多起抗议活动中,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警方架起盾牌、发射催泪弹驱散人群。十多名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受伤。
受抗议示威影响,法国社会陷入混乱。
多地交通一度瘫痪,铁路线路暂时中断;全国约有100所高中停课;不少国内航班受阻,共有110个班次被取消,部分航班严重晚点。
有评论指出,“封锁法国”规模虽不及2018年“黄马甲”运动,但凸显马克龙任期内政治、社会动乱的恶性循环。
誓言变革
当天,在此起彼伏的抗议声中,法国新总理勒科尔尼与卸任总理贝鲁交接,并发表简短讲话。
图为弗朗索瓦·贝鲁(左)与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右)
他誓言带来重大变革,与过去的政治局面“彻底决裂”。
“我们必须作出改变,在与反对党派合作的方式上,要更具创造性,也要更加严肃认真。”
勒科尔尼强调,改变不仅仅是形式和方法,还要在实质层面作出深刻变革。
他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向全国发表讲话,阐述新政府的政策,并承诺将与以往有所不同。
勒科尔尼当晚前往设在内政部的跨部门危机处理办公室,研判局势发展。
同时,他还分别与执政党代表、右翼共和党及部分左翼党派领导人进行接触。
舆论认为,勒科尔尼的迫切任务是与各主要党派磋商,尽快组建新政府,继续完成贝鲁未竟任务——就预算案达成共识,以便在今年年底前付诸国民议会表决通过。
起步艰难
然而,新总理的施政之路被认为荆棘遍布,起步就显示出艰难迹象。
首先,左右翼主要政党态度消极,并未展现配合姿态。
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表态不参与组建政府的谈判,并扬言在国民议会对勒科尔尼提出不信任动议。
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也未排除发起不信任动议的可能性,并指出勒科尔尼“处境非常危险”,除非政治形势发生真正变化,否则也将“下台”。
中左翼政党社会党更是质疑任命勒科尔尼的合法性,称其是被推翻政府的成员之一,没有回应法国人民要求政治变革的诉求。
其次,民意基础脆弱,并未获得民众信任。
法国民调机构Odoxa一项临时调查显示,勒科尔尼的支持率在近年来新总理中垫底。
勒科尔尼的最大后盾马克龙的支持率更是惨不忍睹。
法国集群17调查公司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71%的法国人抵制马克龙,这一惊人抵制率被形容为“现象级”。
批评人士表示,作为马克龙的亲信,勒科尔尼上任意味着“马克龙入主总理府”,其政策将得到延续而非变革。
勒科尔尼就职首日就被抗议阴霾笼罩,而这还只是第一波。
9月10日,在法国巴黎,身着防暴装备的警察与聚集在抗议活动中的示威者发生冲突
继“封锁法国”之后,下一场大规模示威已排上日程——工会和极左翼政党将在9月18日发起全国抗议活动。
有评论指出,勒科尔尼已被认为与马克龙深度捆绑,未来他可能成为民众宣泄对马克龙不满的“出气筒”。
再次,任职前景被市场看衰。
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10日表示,法国的财政问题和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不太可能因新总理勒科尔尼上任而得到解决。
惠誉将于12日作出评估,如果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将进一步打击法国经济,使勒科尔尼面临的困境雪上加霜。
预算僵局、债务挑战、政治分裂、社会失序、民怨沸腾……勒科尔尼从贝鲁手中接过一堆烂摊子,对这位39岁的年轻政治家来说,要解决这些棘手难题恐怕是迄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拨乱反正、破局突围还是重蹈前任下台覆辙,勒科尔尼的命运将受到外界密切关注。
作者:解放日报 廖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