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3秒带你冲进现场! 【环时解读·阅兵装备看点】惊雷-1,巨浪-3首次亮相 军事专家: 我国成为为数不多拥有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国家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环时解读·阅兵装备看点】惊雷-1,巨浪-3首次亮相 军事专家: 我国成为为数不多拥有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国家

【环时解读·阅兵装备看点】惊雷-1,巨浪-3首次亮相 军事专家: 我国成为为数不多拥有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国家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刘煊尊】国之重器,压舱基石,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和“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组成的核导弹第一方队震撼登场,这也是我国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首次集中亮相。相关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空基远程导弹的加入,以及潜射战略导弹迈入洲际行列,我国的核威慑与战略核反击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拥有了更强大,更可靠的捍卫手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核导弹第一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其中,空基战略核力量是首次亮相阅兵场,军事专家邵永灵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空基战略导弹的列装让我国的核打击方式多了一项选择,可以使我国的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更加可靠且可信。

“空基战略导弹的正式亮相意味着我国成为现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国家。”军事专家张军社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通常而言空基战略核力量以战略轰炸机为打击平台,这种平台的机动性较强,生存能力因此也更强,是最为可靠的二次核打击力量之一。战略轰炸机可随时升空执行核打击战备值班,难以预测空基战略导弹发射的位置以及发射的时机,从而增加了对手探测的难度,降低了被导弹拦截的概率。

他进一步表示,空基远程战略导弹的面世,可以为我国现有的核打击手段提供一个补充,远程战略轰炸机携带远程战略导弹的打击方式,反应时间更快,能够和现有的陆基和海基战略导弹相互策应,相互支援。

而首次亮相的“巨浪-3”则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潜射导弹的打击范围。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首次公开亮相,该型导弹被定位为新型潜射远程弹道导弹,具有反应速度快、隐蔽性好、打击范围广等特点。而此次亮相的巨浪-3潜射导弹则被定位是一款洲际弹道导弹,承担着支撑国家海基核威慑重任的潜射弹道导弹也正式进入了洲际时代。

阅兵式上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

“从远程到洲际,这意味着‘巨浪-3’导弹的射程可以到8000公里以上,也意味着即便是在中国近岸地区发射,世界上所有对我国实施核威胁的国家,‘巨浪-3’都可以覆盖到。”张军社表示,超远的射程也意味着我国的战略核潜艇不需要前出到所谓的‘第二岛链’或者太平洋深处实施核反击。在我国沿海地区,我们就可以拥有海基战略核打击能力,“在我国的近岸地区,我们也能有更加充足的支援掩护力量,对执行核反击任务的战略核潜艇实施保护,这进而提高了我国海基战略核打击力量的生存能力。”

邵永灵也认为,此次亮相的新型洲际潜射导弹,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核反击能力。通常而言,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越远,核潜艇则越安全。新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预计达到8000公里以上,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核潜艇不需要前出远海执行核反击任务,而是在保障更好、更加安全的近海海域遂行二次核反击。

“当然,我军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也可以前出远海执行战略核打击,这种‘可近可远’的部署能力,也增加了对手预判的难度,提升二次核反击的突然性。”张军社认为,“巨浪-3”的列装,可以有效遏止个别核大国对我国实施的核威胁、核讹诈和核封锁。

【环时解读·阅兵装备看点】惊雷-1,巨浪-3首次亮相 军事专家: 我国成为为数不多拥有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国家

“而陆海空基战略核力量的相互配合,还可以破解世界上现有的反导拦截网,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战略核反击能力,有效捍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张军社表示。

延伸阅读

“大阅兵传递信号,中国不会再受欺侮”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场盛大的纪念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多家外媒指出,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军事装备现代化取得的显著成就,彰显了中国在加强区域伙伴关系方面取得的成功,还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中国不会再受欺侮”。

《今日印度》3日报道说,中国举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阅兵式,展示了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与全球影响力,以及“后美国时代世界秩序”引领者的角色。印度媒体《特伦甘纳邦日报》(Telangana Today)形容,此次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尽管全球局势依然紧张,但中方发出了强烈的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信号。

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仪仗方队

印媒称,在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导致美国与盟友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历时70分钟的阅兵式充满象征意义,最后放飞的8万只和平鸽与彩色气球将活动推向高潮。

《纽约时报》文章在标题中写道,这次阅兵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中国不会再受欺侮”。

该媒体还称,许多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的领导人都出席庆祝活动,加之刚刚在天津结束的上合组织峰会,彰显了中国在加强区域伙伴关系方面取得的成功。

半岛电视台同样写道,在二战前的一百年内,中国遭受了外国势力的压迫、入侵和羞辱,中国正在强调:这种事情绝不会再次发生。

【环时解读·阅兵装备看点】惊雷-1,巨浪-3首次亮相 军事专家: 我国成为为数不多拥有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国家

《华尔街日报》称,此次阅兵展示了中国日益深化的地区影响力,多位东南亚和中亚领导人出席了阅兵式。

报道还引述荷兰莱顿大学中国历史学家张文森(Vincent Chang)的话说,中方强调在抗战中的“民族牺牲”并非出于受害者心态,而是意志力与民族决心的展现。

路透社形容,此次庆祝活动具有里程碑意义。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分析师乔恩·津表示,此次阅兵式将全球注意力聚焦于中国军事装备现代化取得的显著进展。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本次阅兵展示了“令西方担忧”的武器,五角大楼专家及各国防务官员将对此展开全方位剖析。

BBC还注意到,阅兵和与新型武器引发中国网民热议,人们特别关注歼-20隐身战机、99B坦克和新型激光武器,以及洲际弹道导弹的全球打击能力,相关话题占据了中国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

一些人还开玩笑说,看完阅兵,他们简直从“军迷”变成了“军盲”,因为中国的武器装备发展太快了。

“这次阅兵不仅展示了我们的国力,也向世界表明了我们站在正义的一边。”一名75岁的北京市民对BBC说。

《华盛顿邮报》写道,中国通过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展示了自身的进步和实力。

报道引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的话说:“美国国内有许多人认为,仅凭贸易战无法实现其目标,他们希望从军事上挑衅中国。中国希望通过阅兵向这些人明确传达:对中国进行军事胁迫绝不可能得逞,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西方政客指责中国通过阅兵炫耀武力,我认为这纯属酸葡萄心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说,“我们的意图和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不仅是让中国人民铭记历史、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更是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 钱运高记者 赵进喜 摄
👩🏾‍🦯 雷电将军战败竟被丘丘人抓天理昭彰图茂新游随着杨浦区殷行街道城市名园小区最后一把地锁被拆除,居民们看着畅通的道路连连感慨:终于清爽了!10多年来,229把私人地锁“霸占”公共车位,有车业主抢位愁,无锁业主维权难。这一根根“刺”不仅扎在小区路面上,更扎在2206户居民的心里。由此一场“拆锁攻坚战”硬核出招,交出了一份老旧小区停车的“治理样本”。
【环时解读·阅兵装备看点】惊雷-1,巨浪-3首次亮相 军事专家: 我国成为为数不多拥有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国家图片
波多野结衣被隔壁邻居侵犯第1章意外收获波多野结据山东省纪委监委9月1日消息: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纪委监委对青岛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吴经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图为吴经建资料图,其被批贪欲膨胀,大搞权钱交易经查,吴经建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退休后违规接受原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金、消费卡,退休后借用原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钱款,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家风不正,对家属失管失教;贪欲膨胀,退而不休,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股权分红款拨付、工程项目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 李大江记者 吴克俭 摄
疼死了大粗了放不进去视频无影灯下,台球桌泛着冷光,19岁的小鱼俯身瞄准母球,球杆划出一道利落的直线,子球应声入袋。桌旁的男人拍手笑赞“好球”,那是她的顾客。这是小鱼在杭州做台球助教的第一年,已经辗转四个球厅。对她而言,这样的场景早已不陌生。
🙋 靠逼软件下载链接V2.3.5-靠逼软件下载链接新版v4.1.6 app(原标题:历史性大阅兵,中国给世界的 10 个强烈信号)文章来源:牛弹琴公号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展示的是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复兴之路。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也是迄今抗战胜利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强大的军力展示,也是对一个国家捍卫世界和平能力的检验。
🤖 薰衣草实验室隐藏入口-2022——专注天然香薰产品研发...七月,骑行博主“哈雷小姨”因车祸去世,一度引发网友对骑行的热议,有网友认为骑行是对生活的热爱,但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质疑骑行行为过于危险。近日,记者与一位年轻的骑行博主金女士取得联系,她向记者讲述作为机车博主的日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