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19岁小伙小董没留神跌落进酒吧门口附近2米深井深度昏迷,家属称井内有水有电,井边没有安全提示,没有防护措施。
10月30日,小伙的叔叔董先生打进华商报大风新闻热线反映,事发5天,孩子躺在医院ICU重度昏迷,山东青岛当地至今没有找到这口井的监管部门和责任方。
图为事发现场
>>>仰倒深井
小伙后仰跌进2米深井,停电救出深度昏迷
董先生介绍,10月25日凌晨1时45分左右,侄子和朋友在青岛市南区香港路OWL酒吧玩,“酒吧门外大约3米处,路边一个花坛里有一个井,孩子可能也是喝酒了,没注意,往后仰的时候,就直接仰倒栽进井里边。”
董先生告诉记者,“孩子的朋友等着我们来,其中一位还参与了现场营救。这口井深约2米,下面既有水也有电,所以就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营救,当时先后有两拨热心人营救都没成功,因为下去一抓孩子有电,连自己一块就电了。”
“后面就通知了酒吧,我看到监控,酒吧全熄灯之后,应该是停电了,才把孩子救上来。我们得知消息赶到现场,在监控里看到类似被电击的情况,他们营救人员有触电的感觉。第二天我们又去现场,确实有电击,也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电流。”
小董仍深度昏迷
董先生表示:“孩子当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送到医院抢救才逐渐恢复,目前是在医院ICU抢救。”
医院诊断记录显示,入院时深昏迷状态,意识障碍原因,缺氧缺血性脑病?溺水?电击伤?横纹肌溶解症?吸入性肺炎?Ⅱ型呼吸衰竭,应激性心肌病?
>>>防护缺失?
“水深1米,据说之前有很薄的木板盖着”
董先生描述道,涉事井口设在花坛里,“我看应该是一个循环水的水井,也不是下水井,它里面有水泵,是雨水往里面汇聚。我大概捞了一下,水大约有一米多深,水也不是很浑,但生活垃圾也很多。两边都是草,有遮蔽物,当时是在凌晨,光线也不好,不注意看发现不了。”
井就在花坛内,周围没有任何提示
董先生表示,这口井距离酒吧门口不远,没有任何安全提示,也没有防护措施。
“没有人监管,现场也没有警示牌。不能说它完全没有井盖,据说之前是有一块很薄的木板盖着,孩子倒下去直接就下去了,就是有井盖,估计也没起什么作用。”
这口井没有防护措施
>>>至今未醒
“ICU里一天费用过万,家属至今找不到井的管护方”
董先生介绍,侄子今年不到19岁,“今天(10月30日)已经是第5天了,孩子没有自主呼吸,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一直没有苏醒,医生诊断说情况不容乐观。”
“我们找监管部门,找责任方,就是想帮我们垫付医药费。在ICU里面一天的费用过万,也不是我们普通家庭能承受的,现在所有的抢救费已经花了十多万了,都是我们家属自费的。”
董先生表示,家属至今找不到这口井的管护方,“酒吧说是突发意外,事发地是公共区域,不在酒吧内;我们去找应急管理局,答复说不是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不归他们管,也不给我们调查;我们找市南区市政管理局,说不是他们管辖的井。我们打12345市长热线,包括去找市南区政府,至今没有答复。”
董先生心急如焚,“我们认为应该是安全事故,不是意外事故。事发街区是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办的辖区,现在就是查不到是谁修建的井。我有照片,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第二天都没采取防范措施。到了第三天,才紧急设立两个警示标志,装了个铁皮井盖。我问是谁加装的,街道办和应急局都说不知道。”
家属表示,事发后有人在此加了一个板
事发第三天又加了警示标志,铁皮井盖
>>>市政方回应
“井属街道办辖区,是产权单位专用的”
10月30日、31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多次联系青岛OWL酒吧,其对外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联系到酒吧一位负责销售的经理,询问小伙坠井一事,这位经理回应称:“这个事情你最好到店里面问一下,因为我这里只是第三方平台,肯定不清楚。”董先生对此表示:“我们一直没见到酒吧人员,而且酒吧也没人到医院去看望过孩子。”
记者联系青岛市市南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那个水井是属于街道的,是产权单位专用的,不归我们管。我们只管道路,也不管设施,不管这些井。”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事你问珠海路街道办事处,井在他们辖区内,我就是去看了这个井在哪个地方,它是街道办的,不是我们管辖范围。井是属于市政管网,但它属于谁在专用,那得由办事处来判定,得有专业的部门去看。”
工作人员证实,家属打了12345,确实收到热线转办件已经有一周。“件是派到我们这,但我们看不是我们管的,就给退到他们(办事处)那去了。家属现在只能找办事处谈,一般要走法律程序。”
工作人员否认事后加设井盖,“我去看的时候,就已经盖了盖儿,我就把实际情况跟办事处说了。这不是我们的,我们肯定不会去加井盖。”
>>>街道办回应
“事情由应急局在处理,井归谁管还不清楚”
记者联系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办,工作人员答复称:“是应急局在处理,井归谁管,我们具体还不清楚,我们没有具体参与这个事情的处理。你问我们分管安全的领导,他知道处理进展。”
记者随后联系这位街办领导,其表示:“你需要从正式途径来询问这个事。”随后以无法核实记者身份为由,挂断电话。
>>>应急局回应
“家属联系过我们,相关情况已答复过”
记者联系市南区应急管理局,一位和家属对接的领导表示:“我不方便给你透露。家属是有联系过我们,包括今天(10月31日)家属还要到街道办,他们还叫了律师,还要再见面,相关情况我们已经给家属答复过。”
对于谁负责这口井的维护管理,坠井是否是安全事故,这位领导回应称:“我这边确实不方便回答,你可以来我们单位……我先把电话挂了。”
>>>市南区政府回应
“最新进展要具体确认后,才能跟你再联系”
10月31日,事发第6天,记者联系青岛市市南区政府,询问涉事水井归属是否核查清楚,工作人员答复称:“你说的这个我现在不太掌握,我可以落实,找相关同事给你回电话。这个事的最新进展情况,具体确认之后才能跟你再联系。”
对此,董先生表示:“我们前几天还到了区政府反映,一位区领导接待了我们,并且做了明确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处理,但现在一直没有结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李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