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2分钟速看重点! 向日、美、中同步发起“攻势”,李在明“大国外交”为何“既要又要”?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向日、美、中同步发起“攻势”,李在明“大国外交”为何“既要又要”?

向日、美、中同步发起“攻势”,李在明“大国外交”为何“既要又要”?

李在明携夫人出访

8月24日,韩国外交的一个关键交汇点,面向日、美、中三个大国的高层接触几乎同步进行。

当天,总统李在明带着17年来首份韩日首脑间共识文件结束访日之行;接着马不停蹄赶赴下一站美国;同时,总统特使团开启访华之旅,后续可能还有国会议长“接棒”来华出席九三阅兵活动。

上任仅两个多月,李在明的“大国外交”似已布局落子,背后暗藏哪些考虑?

对日:大胆与实用

24日,李在明为期两天的对日“穿梭外交”落幕。

前一天,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了小范围会谈及扩大会议,持续交流约2小时。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韩美日合作以及朝鲜问题等广泛议题。

会后,两国首脑发表联合新闻公报。

日本舆论称,这是两国领导人17年来首次发表全面涵盖双边关系的首脑间共识文件。

根据公报,双方一致同意稳步推进“面向未来”的双边关系。

具体共识与举措包括:在安全等领域加强战略沟通与合作;推动氢能、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就地方振兴、少子老龄化等共同课题建立两国政府间磋商机制;扩大针对年轻人的工作假期签证制度,进一步推动双方人员交流等。

李在明此次访日关注度极高,不亚于前任尹锡悦的“破冰之旅”。一来,此访打破惯例、创造几个“首次”:两国建交60年来韩国总统首次“先日后美”将日本作为首访国、自2008年以来首次发表联合新闻公报;二来,李在明对日态度与上台前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李在明与石破茂会晤

“从将日本定为优先于美国的首访国到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凸显李在明主动引导并营造氛围,其对日政策更显大胆、实用。”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说。

究其背后,有内外双重原因。

内部,满足保守派倾向于继续发展与日本关系的诉求,以缓解政治极化,稳定国内政局。

外部,向日方表明一如既往重视韩日关系,安抚日方对其此前涉日负面言论的担忧,以维护双方在安全、经贸领域的广泛共同利益。

同时,向日本“取经”,学习如何与特朗普政府相处,以便发展与美国关系。

“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外交首要方向都是发展并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且两国在处理对美关系上面临高度类似的现状和环境。”

王俊生预计,接下来韩日关系发展会较顺利,不确定性低,但历史与领土问题仍是长期隐患。

对美:互利与矛盾

向日、美、中同步发起“攻势”,李在明“大国外交”为何“既要又要”?

结束访日后,李在明24日飞赴华盛顿,对美国展开为期三天的工作访问。

韩国外长赵显已先期抵达,并于22日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等官员会晤,协调定于25日举行的美韩元首会谈议程。

外界预计,韩美领导人将聚焦三项关键议题。

一是韩美同盟现代化。涉及灵活部署驻韩美军、提升国防预算及防卫费等内容。

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意向韩国开列一长串“诉求清单”:包括考虑减少驻军规模以实现战略灵活性、呼吁韩方将防卫费分摊额从逾10亿美元提升至50亿甚至100亿美元、将国防开支的GDP占比从3.8%增至5%。外界预计,双方届时少不了讨价还价。

二是朝鲜问题。迄今为止,朝鲜未接李在明政府递出的缓和关系的“橄榄枝”。

就在韩美峰会前以及两国联合军演之际,平壤23日试射两种新型防空导弹。

两国元首料将就重启韩朝甚至美朝对话以及加强美日韩合作交换意见。

三是经贸议题。包括细化关税协议、加强半导体和造船等领域合作。

访美最后一天,李在明将前往费城,参观韩国船企韩华海洋收购的费城造船厂。

王俊生补充道,韩美峰会预计还会涉及中国问题,面对美国拉韩压华,李在明政府如何回应值得关注。

还有评论称,面对特朗普的“狮子大开口”及其不确定性,李在明此访风险高、收益小。

王俊生认为,韩美在安全、经贸等领域有共同利益,但在同盟现代化、防卫费等问题上也存在矛盾。

“客观来说,美韩关系并不对称,美国拥有更多牌。”王俊生说,鉴于李在明高度重视韩美同盟,大概率会让利,但也会维护韩国利益,关键要看首尔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对华:重视与平衡

同样在24日,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韩国总统特使团将访问中国。

特使团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带队,成员包括多名“中国通”。

据韩国总统办公室吹风,此行将强调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性。4天访问期间,特使团将参加两国建交纪念活动、会见中国外长等重要人士,并请中方人士向中国领导人转交李在明亲笔信。

继特使团之后,作为韩国国家礼宾序列“二号人物”,国会议长禹元植有望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王俊生表示,这一连串对华外交攻势体现了李在明对华政策的“两面性”——重视与平衡并存。

一方面,高度重视与中国关系。

向日、美、中同步发起“攻势”,李在明“大国外交”为何“既要又要”?

李在明上台前后释放清晰且连贯的信号,强调务实处理对华关系,特别是提出要在经贸领域和朝鲜半岛问题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中韩关系为此也呈现很多新迹象。

另一方面,在中美竞争背景下,平衡近期对日、对美外交活动。

但是,从李在明本人暂未访华以及可能缺席九三阅兵等迹象看,李在明似乎也在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一定程度上或许是顾及对美关系,想让美国放心。

总体而言,王俊生对中韩关系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但也希望韩国政府与中国相向而行,处理对美、对华关系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将中韩关系置于韩美同盟框架下去处理。

李在明似乎在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 资料图

“实用”背后的纠结?

舆论认为,韩国这波“大国外交”浪潮折射出李在明以国家利益为上的“实用外交”特色。

纵观李在明竞选期间以及执政后的外交政策阐述,虽有细微差异甚至回调,但核心未变,即强调“实用主义外交”,主张在维护韩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外交多元化。这被认为与尹锡悦推行的“价值观外交”截然有别。

但在王俊生看来,李在明并未全然抛弃前政府的外交政策,既有差异性也有延续性。

差异性体现在李在明更务实,这意味着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灵活施策,同时更注重“平衡”而非“一边倒”。

延续性表现在都将美韩同盟作为外交政策核心,并重视韩日关系,甚至比尹锡悦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主要基于个人政治利益以及国内外政治的考虑。”王俊生说,一来稳固自身执政地位,二来因美强韩弱不得不看美国眼色行事,反映韩国对外政策仍缺乏独立自主性。

王俊生进一步指出,“纠结”也可视为李在明政府外交政策的关键词。

“李在明的对外政策呈现出‘既要又要’的纠结。”王俊生说,既要高度重视美韩同盟,又要重视韩日关系,同时还想发展好中韩关系,政策缺乏清晰主线与基本原则。

比如,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首次访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曾发表涉华不当言论,但之后韩国政府立即澄清,体现了韩国“既要讨好美国又不愿得罪中国”的纠结心态。

不过,王俊生强调,李在明上台仅两个多月,外交政策尚未成型,还需持续观察,不宜过早下结论。

韩国舆论似乎看到李在明外交担子的沉重。有评论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国加征关税、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歧,再加上朝鲜核问题、韩日历史遗留问题、俄乌冲突等,韩国外交可谓难题重重,李在明政府能否如其所言务实、灵活应对恐怕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深度|向日、美、中同步发起“攻势”,李在明“大国外交”为何“既要又要”?》

栏目主编: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廖勤

📸 阎庆民记者 刘造时 摄
🥥 大象传媒2023年隐藏太震撼了特效简直炸裂每个场景都让人(原标题: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已造成10人死亡、33人失联)救援现场画面8月7日以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截至8日15时30分,已造成10人死亡、33人失联。
向日、美、中同步发起“攻势”,李在明“大国外交”为何“既要又要”?图片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原标题:"中国要是抢先登月,NASA就丢人丢大了")文 观察者网 柳白美国政界人士和媒体频频热炒“中美登月之争”,眼瞅中方项目进展稳步又扎实,这种焦虑正日益升温。特别是“中国将领先美国登月”的悲观论调,深深刺痛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交通部长肖恩·达菲。
📸 李大江记者 马宏宇 摄
伽罗太华乳液真相大图文并茂其神秘面纱来源 | 综合@霍启刚、大象新闻霍震霆与儿子齐聚北京:父子同场见证是一种光荣(来源:看看新闻Knews)港协暨奥委会会长霍震霆9月2日抵达北京,出席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阅兵仪式。他在接受访问时表示,直言“很荣幸能见证国家发展”,并透露此次两位儿子(霍启刚、霍启山)也同行参与盛事,言语间充满家国情怀与传承意味。
资协夜【】┱┲*.:*‘..: 欧美极品喷水网友这简直太震撼了前几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英伟达在随后的自辩声明中提到,芯片没有“后门”,他们还专门提到了“Clipper芯片”事件。△英伟达公司于2025年8月5日发表声明称: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易趣app下载中文版-易趣交友软件安卓下载官方中文版 v1.0(原标题:美大豆协会呼吁尽早同中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19日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随着收获季迅速到来,美国就大豆出口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