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9秒速览! 英加澳承认巴勒斯坦国,内塔尼亚胡发声威胁:等着瞧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英加澳承认巴勒斯坦国,内塔尼亚胡发声威胁:等着瞧

英加澳承认巴勒斯坦国,内塔尼亚胡发声威胁:等着瞧

据央视新闻消息,对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9月21日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及法国、比利时等国预计将于本周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周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9月21日傍晚发表视频声明予以威胁。

内塔尼亚胡称,巴勒斯坦国不会在约旦河以西建立。“对于试图在‘我们土地’核心地带建立‘恐怖主义国家’的最新企图,我将在从美国回国后作出回应。”他还表示,将继续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犹太人定居点。

当地时间21日,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发表声明,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图为英国首相斯塔默(视频截图)

英国首相斯塔默通过社交网络宣布,英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斯塔默说,为了重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和平的希望以及实现“两国方案”,英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斯塔默表示,加沙地带人为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和以色列政府不断升级的轰炸行动“完全令人无法容忍”,“必须结束”。

斯塔默还表示,这一解决方案并非对哈马斯的“奖励”,而是意味着哈马斯将“没有未来”,不能参与政府,也不能参与安全事务。

图为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加拿大总理卡尼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加拿大现已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正与国际伙伴一道努力维护“两国方案”前景。

英加澳承认巴勒斯坦国,内塔尼亚胡发声威胁:等着瞧

卡尼说,以色列政府持续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正在破坏巴勒斯坦建国的前景。以方在加沙地带的持续行动已造成数万名平民死亡,并引发一场破坏性极强、本可避免的饥荒。以方这些行为都违反了国际法。

图为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资料图)

澳大利亚政府21日发表新闻公报,宣布从即日起承认巴勒斯坦国。公报说,澳大利亚与加拿大、英国一道承认巴勒斯坦国,旨在为“两国方案”注入新的动力。随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履行改革承诺,澳方“将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建立外交关系和开设使馆”。

除英加澳三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比利时等国预计将于本周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周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按计划,内塔尼亚胡将于本周前往纽约,出席联大一般性辩论等活动,他预计还将前往白宫会晤美国总统特朗普。

多年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受阻,但巴勒斯坦作为一个国家已得到广泛承认。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地带陷入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在这一过程中,以色列获得美国支持,但在国际上日益陷入孤立,国际社会要求落实“两国方案”的呼声进一步加强。

延伸阅读

华盛顿真要在巴以问题上当“孤家寡人”?

当地时间9月21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据悉,法国、安道尔、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马耳他和圣马力诺等国,也计划于9月22日联大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召开当天或前一天,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将使联合国会员国中现已超过2/3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队伍进一步扩大,国际社会的压倒性多数意见已然形成。

英加澳承认巴勒斯坦国,内塔尼亚胡发声威胁:等着瞧

这一轮“承认潮”的主要力量,恰恰来自一直在阻挠这一进程的美国的传统盟友。9月1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上,美国再次动用一票否决权,阻止要求在加沙永久停火的决议草案通过。15个安理会成员中,14个投了赞成票。14∶1的对比悬殊,美国在加沙问题上的立场事实上与国际社会背道而驰,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开始调整立场,美欧在巴以问题上的裂痕日益明显。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巴以问题上往往批评巴勒斯坦、同情以色列。然而,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尤其是加沙地区人道主义危机的加剧,欧洲国家内部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显著上升,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呼声逐渐高涨。过去两年中,西方民众对巴勒斯坦的同情逐步转化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和公共舆论,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和游行此起彼伏。

传统上,国际社会认为巴以矛盾可以在美国或其他第三方的斡旋下通过对话解决,围绕耶路撒冷最终地位、约旦河西岸土地归属、加沙地带与约旦河西岸的关系、巴勒斯坦难民安置及水资源分配等敏感议题进行调解,推动实现和平。然而,近年来巴以和平的基础不断被瓦解,美国在过去十多年里几乎未曾认真推动过巴以谈判。与此同时,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持续扩建定居点,并通过国内立法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占领与管控,压缩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因此,重建巴以和平愿景、重新确立“两国方案”的政治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重要前提。西方一些国家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正是这种思路的具体体现。

这是9月16日从加沙边境以色列一侧拍摄的加沙地带遭袭后升起浓烟 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

“到底还要有多少无辜生命逝去,加沙才能实现停火?到底还要发生多少惨剧,人道物资才能畅通无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发出的“灵魂拷问”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加沙地带残酷的现实。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导致当地出现饥荒,200万居民被迫流离失所。以色列的地区政策愈加强硬,即便面对第三方斡旋也鲜少妥协,导致停火谈判屡屡受阻。在其他热点问题上,以色列同样多线出击,不仅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展开军事行动,还在海湾地区直接打击伊朗,甚至近期对卡塔尔境内目标实施攻击,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使国际社会对中东局势可能失控深感担忧。而这些令以色列收获的并非“更安全”,而是“更孤立”。

美国目前依旧坚持片面维护以色列的外交、政治和军事利益。以色列依然可能基于自身战略与国家利益,坚持强硬的地区和外交政策。西方国家在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上要形成真正的合力仍面临障碍。然而,从长远来看,西方态度的转变代表着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愈发清晰。这种转变不仅会推动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政策调整,还将进一步夯实“两国方案”的政治原则,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提供更坚实的法理基础与国际舆论支持。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赋予本届联大非同寻常的意义。22日举行的联大高级别会议,将为国际社会再次凝聚共识提供重要平台。作为巴以问题至关重要的第三方,美国的所作所为严重阻碍国际正义呼声的落实和停火的早日实现。国际社会形成的强大共识,充分反映出“两国方案”不是待选项,而是必选项;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时。相关国家应当重新审视其中东政策、履行国际责任,作出对生命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正确决定。

来源:环球时报

📸 高大山记者 安怡孙 摄
热点探索“男女动图”的背后-数字时代的情感表达与社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近期,有网友在社交网站晒出“44万学费的录取通知书长这样”相关话题的帖子,当事学校宁波诺丁汉大学也因较高的学费引发热议。8月7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该校并非国内学费最高的学校。有学校本科生四年的学费共计86万元,一学年的住宿费最高6万余元。
英加澳承认巴勒斯坦国,内塔尼亚胡发声威胁:等着瞧图片
🔵 新兴-免费看污视频软件引发的社会热议9月8日,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披露一起案件:一家公司董事长向自己的明星女友透露了内幕消息,本想“割韭菜”,却因重组失败还亏损了500万元。事后双方均被刑事拘留,被带走画面也被披露。9月9日,红星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涉事董事长为科瑞天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称上海昇奕科城实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郑某文,明星女友为楚某男,本案罪名与内幕交易相关,目前一审宣判,被告人已提起上诉。
📸 何光宗记者 冯兴国 摄
成全电影网高压监狱2第二部禁闭岛电视剧全集免费在线观看●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 勇 ●韩 雯 裴 茗 甄 翔8月1日是美国设定的“对等关税”暂缓期结束的日期。在此前夕,美总统特朗普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消息:与韩国将签署全面、完整的贸易协议,将对其施加的税率从25%下调至15%;自8月1日起对自印度进口的商品征收25%关税;由于加拿大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美加将难以达成协议……无论与美国贸易谈判的结果如何,相关国家的舆论都五味杂陈。比如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7月31日谈及汽车关税时说,韩方一直坚持的税率是12.5%,但美方表示“全部15%”,“此次协议某种程度上动摇了FTA(自由贸易协定)框架,这令人感到遗憾”。而作为最早与美国开始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印度再次被特朗普批评“关税过高”,而且因为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要受到“惩罚”。据美国CNBC网站7月31日报道梳理,在120天里,白宫已宣布与中国、英国、日本、欧盟、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韩国等经济体在贸易问题上达成协议或取得重要成果。8月1日过后,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又将步入一个怎样的阶段?
🌤 年终桥本有菜作品SSNI497桥本有菜你做我的老师好吗布莱恩·约翰逊今年47岁,对外宣称自己拥有38岁的心脏、28岁的骨骼、18岁的膈肌,以及世界上最慢的衰老速度。2023年,这位美国硅谷的亿万富豪曾因与17岁儿子进行“血浆置换试验”,引发热议。有人批评他的抗衰实践对科学几乎没有实质性贡献,只是在博眼球。他却认为自己对人类健康所做的贡献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多。如今,他每天服用40粒抗衰药丸,每年在抗衰上投资200万美元。去年8月起,他在小红书平台开始发帖,分享他的抗衰老试验。
公的大龟慢慢挺进我的体内临窗雨小说全文最新在线阅读(原标题:美国抗衡"一带一路"的大计划,两年就熄火了?)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2023年9月举行的新德里G20峰会上,在时任拜登政府的牵头下,美国联合印度、沙特阿拉伯、欧盟宣布建设“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简称为“印欧经济走廊”),旨在通过建设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增强亚洲、波斯湾和欧洲之间的经济联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