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8秒带你冲进现场! 美媒关注九三阅兵新型无人作战飞机:再次凸显中美在该领域差距迅速扩大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美媒关注九三阅兵新型无人作战飞机:再次凸显中美在该领域差距迅速扩大

美媒关注九三阅兵新型无人作战飞机:再次凸显中美在该领域差距迅速扩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中国新型无人作战飞机亮相,“再次凸显出中美两国在该领域发展方面存在明显且迅速扩大的差距”——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在最新报道中称。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多型新型无人机首次亮相阅兵场,以极具科幻感的外形引发各界强烈关注。

“动力”网站称,昨日在北京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让外界得以近距离观察中国新型空战型无人机。在多种无人机设计中,首次亮相的无人制空作战无人机引起该媒体特别关注。

9月3日,无人制空作战无人机(右)首次亮相阅兵场 图源:新华社视频截图

报道分析称,这款体型巨大的无人机采用具有低可探测性的无尾设计,很可能具备超音速能力,其设计彰显出高性能特征,明确指向真正的无人隐身战斗机定位,而这类机型恰好是美国空军明显未曾涉足的领域——至少不在公开研发之列。

除关注阅兵式上亮相的新型无人作战飞机,该媒体还提到已具备“相当强大能力”的中国攻击-11无人机。报道称,中国在无人作战飞机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这类无人机不断出现在飞行测试中。其中,攻击-11无人机的研发工作持续推进并不断优化,并日益重视未来的舰载作战能力。

报道继续评论说,中国新型无人作战飞机的亮相,“再次凸显出中美两国在该领域发展方面存在明显且快速扩大的差距”。报道继续称,美军并未积极研发此类机型,其早年在隐身飞翼作战无人机方面的努力也已被搁置,至少在公开领域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该媒体提到,当前美军下一代空中作战无人机项目研发聚焦于低成本机型,至少在初期阶段如此,且旨在与有人驾驶战斗机紧密协同。与此同时,尚未发现任何能与中国的低可探测性(隐身)飞翼无人机相媲美的设计,其无人机具备更卓越的航程、载荷能力及生存性。

延伸阅读

中国制空无人机亮相:美国CCA遇到真正对手了

九三大阅兵,中国首次公开展示了两种体量堪比中型战斗机的制空无人机。

其中一款新机采用菱形主翼、取消垂尾、机头下方装有类似歼-20的光电瞄准系统,两侧进气道还使用了歼10C上成熟的DSI(无附面层隔道进气)设计。另一款采用了时髦的兰姆达机翼,搭配类似于F-22的CARET进气道。

单从外观就能看出,它们并不是实验性质的缩比模型,而是按照六代机高标准打造的真正作战平台。这两款无人机的体量已经超过了“枭龙”,与歼-10接近,推测最大起飞重量在10吨级。换句话说,中国直接把制空无人机做到了中型战斗机的水准。

美媒关注九三阅兵新型无人作战飞机:再次凸显中美在该领域差距迅速扩大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制空无人机过于高端,美国还没有对应机型。与美国CCA(无人协同战斗机项目)对应的,是阅兵方阵中排在这两种制空无人机前面的,相对低端的无人僚机。

中国制空无人机(后)的体型比无人僚机(前)的体型大得多

中国制空无人战斗机vs美国CCA

从现场画面与卫星照片对比来看,菱形主翼+DSI进气道的制空无人机机长在11米以上,翼展接近15米,机翼面积估算在50–60平方米左右。这个体量比“枭龙”(FC-1)明显更大,几乎与歼10属于同一档次。如果换算成重量,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大概率落在10吨级,而不是几吨的小型无人机。这意味着它不仅能携带对空/对地弹药,还具备远程航程与持续作战能力。

动力系统上,这样的重量实际上更适合由一台大推力发动机驱动。以涡扇-10系列为例,加力推力可达120千牛以上,完全能够满足12吨级平台的推重比需求。这一点与“枭龙”使用的RD-93(约90千牛)有着明显差别,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架无人机在体量和任务设定上更接近歼10,而不是轻型战斗机。更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涡扇-15已试装歼20A,这为后续无人制空机的性能提升留下了空间。

美国的YFQ-44A体型非常小,限制了作战性能

再看美国CCA的情况。美国空军正在推进的“协同作战飞机”计划,本质上是想给有人机配备一批廉价的“消耗型僚机”。以YFQ-44A为例,这种无人机机长只有6.1米,翼展5.2米,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2吨。它用的是威廉姆斯FJ44-4M涡扇发动机,推力约18千牛,这种发动机广泛用于公务喷气机,体量和性能与战斗机发动机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这种差别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把中国的制空无人机比作一架无人化的歼-10,那么美国的CCA更像是一架能带导弹的小型无人靶机。前者能飞到第一线,可独立作战,也可和有人机并肩作战,在空战中起到真正的制空作用;后者没有独立作战能力,更多是作为“弹药卡车”或“诱饵平台”,用数量弥补单机性能的不足。

在设计理念上,美国CCA追求的是“低成本、可消耗”,它的任务是替有人机去冒险,让昂贵的F-47少一点风险。因此,美国并不在意它能不能超音速、能不能格斗,只要求它能挂几枚导弹、能被远程指挥使用。而中国这款无人机显然不是这个逻辑,它的外形完全按照六代机的思路来:取消垂尾以降低雷达反射、菱形主翼提高超音速性能、机头下方装载光电瞄准系统(EOTS)以增强独立作战能力。换句话说,中国不是在造一架炮灰型“忠诚僚机”,而是在造一架真正能打空战的无人战斗机。

注意机头下方有类似于歼20的EOTS

“制空”这2个字需要敲黑板画重点,中国从来不拿来随便说说,字面意义就是夺取制空权,击败并清扫敌军空中目标,不管是F-22、F-35还是F-47。这意味着制空无人机不光需要强大的探测能力,自主作战能力,还需要超强的机动性能甚至是超声速巡航能力。这些能力美国CCA一个也没有。

这种差距,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就像卡丁车和F1赛车。美国的CCA是廉价的卡丁车,数量可以很多,足够在赛道上跑,但无论如何也拼不过一辆专业的赛车。中国的制空无人机则是标准的赛车思路,它并不追求低成本消耗,而是强调高性能、体系化和可独立作战。两条路线一旦摆在聚光灯下,差别就会非常直观。

两款无人僚机体型较小,均采用机背进气道,均有垂尾

美媒关注九三阅兵新型无人作战飞机:再次凸显中美在该领域差距迅速扩大

为什么美国只能做CCA,而中国能做无人战斗机

很多人会问:美国不是全球航空技术最强的国家吗?为什么在无人战斗机领域反而显得保守,推出的只是小型、低成本的CCA?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美国和中国的产业环境与战略现实谈起。

首先是成本与预算的矛盾。美国空军手里已经有一大批昂贵的装备:F-35战斗机、B-21隐身轰炸机、F-47六代机,每一样都是数百亿美元级别的项目。在这种背景下,国会对空军提出的要求是“控制预算”,尤其不能再出现像F-35那样长期超支的情况。因此,CCA的定位一开始就被压低——它必须是低成本、可大批量消耗的产品,单价要在几百万到几千万美元之间。既然如此,它就不可能被设计成一架体量接近中型战斗机的无人机,而只能在“小型廉价”的框架内展开。

其次是产业链的断档。美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优势,更多体现在情报侦察和中低强度作战,比如“捕食者”“死神”这类平台。但要做一架能与有人机并肩的无人战斗机,要求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积累:隐身气动布局、智能化飞控系统、有人机级别的动力和航电,这些在美国过去二十年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美国空军曾经尝试过的X-47B项目,技术上并不落后,但因为经费与战略方向调整,被迫中途叫停。这就导致美国在这一方向上没有形成持续的迭代,反而要从“小型化”重新摸索。

再来看中国。中国的航空产业在过去十年进入了一种“高强度内卷”状态。歼-20、运-20、直-20、歼-35这些新型号的集中亮相,背后是完整产业链的成熟与高效。发动机、雷达、隐身气动、复合材料,几乎都在并行推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研发体制允许多个型号同时竞争、并行试制,快速迭代为成功型号提供经验。这种环境下,推出一款体量与歼-10相当的制空无人战斗机,就显得水到渠成。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战略压力。美国空军面对的假想敌是全球范围的多线部署,更多考虑如何在有限预算内维持数量优势;而中国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在西太地区正面抗衡美日空中力量,这意味着必须要有真正能打制空战的无人机。低端的忠诚僚机可以有,但如果没有高端无人制空战斗机,中国的空军体系仍然难以逆转形成绝对优势,缺乏纵深与厚度。

因此,在战略需求的驱动下,中国更愿意投入资源,把无人机直接推向高端战斗机级别。需要强调的是,低端是相对意义上的低端,即使是中国所谓低端的CCA,对于其它国家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比如中国低端的歼10打下了法国高端的“阵风”。

综合起来,美国的CCA和中国的无人战斗机,其实反映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实:美国被预算和产业链掣肘,只能选择低成本、炮灰型的方向;中国则在战略压力与产业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选择高性能路线,又有便宜管饱的冲量机型。

歼20S亮相九三阅兵

从低端僚机到高端旗舰

这次阅兵其实不仅展示了一款菱形翼制空无人机,还同时展示了不同档次的无人机:小型有垂尾的忠诚僚机、中型飞翼的攻击-11,以及这架体量堪比歼-10的高端制空无人机。这样一套组合,已经清楚传递出中国的思路:低端无人机可以数量堆叠,用来消耗和支援;高端无人机则作为“无人战斗机”,直接承担制空任务。强强结合,就能构成一个既有厚度、又有锋芒的无人化作战体系。

反观美国,CCA项目还在争论中徘徊。到底是做一次性消耗品,还是做可重复使用的高端无人机,美国空军自己都没有统一答案。YFQ-42、YFQ-44的试飞,只能说明轻型忠诚僚机是个方向,但距离真正形成作战力还有很长的距离。更麻烦的是,美国空军的预算被六代有人机和B-21拖住,短时间内根本没有余力去同时发展一款大推力的制空无人战斗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中美在无人制空战斗机上的差距可能会被进一步拉大。美国或许能很快把CCA小型忠诚僚机推向部队,但那终究只是“炮灰机”。而中国则已经在更高的层级上完成了布局——一方面有低端的“忠诚僚机”,另一方面也有高端旗舰的制空型无人六代机,形成了从低到高的完整谱系。这背后不仅是技术差距,更是战略选择的不同。美国的CCA强调“成本效益”,试图用便宜的无人机维持消耗;中国的制空无人机则强调“性能优势”,力求在正面空战中建立压倒性优势。当这两条路线碰撞时,谁更能适应未来的高强度战争?答案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 张石山记者 陈山 摄
🥸 啊你tm别啊引发热议背后的故事和文新闻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与韩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8月1日发表社论称,“关税之后”打响韩国经济真正的生存之战。韩国民众扛着美韩国旗 资料图文章表示,韩美关税谈判达成协议,意味着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另一场战争的序幕已经拉开。根据韩美自由贸易协定,此前韩国对美出口几乎零关税,但今后需要缴纳15%的关税。虽然美国的要求狮子大开口,让“15%的关税”貌似还算宽宏大量,但考虑到韩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在5%到10%左右,从数学上来说意味着此后出口要开始亏本。特朗普式的交易技巧是先提出对方根本无法接受的数字,然后貌似做出让步并达成妥协,对韩国也不例外。
美媒关注九三阅兵新型无人作战飞机:再次凸显中美在该领域差距迅速扩大图片
如何进入羞羞网站入口有哪些常见的访问方式和注意事项百文 观察者网 齐倩人工智能(AI)兴起,美国电量快不够用了怎么办?美国总统特朗普想了一招:将冷战时期核弹头中的钚元素转成核电燃料。据路透社8月22日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计划拆解冷战时期核弹头中约20公吨的钚并提供给美国电力公司,作为核反应堆的潜在燃料。
📸 银甲记者 孙顺达 摄
都市圣医-逆天药师,逆袭人生,治愈众生!相较于2024年2月28日那场悼念活动,宗馥莉近日在遗产风波中首度接受媒体采访、公开发声,更像是对父亲宗庆后真正意义上的告别。这场告别远超父女间的私人情感范畴,更是娃哈哈在品牌战略与企业管理理念层面,与“宗庆后时代”的彻底切割。
🗓️ 寸止挑战圣诞特别篇《BuyTake》-一场惊心动魄的限时挑红星资本局9月8日消息,日前,人民法院公告网发布公告,比亚迪(002594.SZ)已就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对常尧提起诉讼,案号为(2025)京0491民初7591号。业内普遍认为,被告常尧即长城汽车(601633.SH)旗下坦克品牌CEO。由于无法联系到常尧本人,法院已启动公告送达程序,并将于9月下旬开庭审理。
💆🏾 鱼婴跟着导航一路走,一直走到草中央……9月1日下午,说起一天前的这次户外运动,市民小赵直言,这真的是一次“冒险”之旅,“一头钻进一人高的草丛、荆棘里,往上看连天都快看不到了,当时真的是快要被吓哭,再也不敢跟着导航一个劲地往前走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