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来自河北邯郸的37岁男子袁某强和妻子驱车1600余公里,来到四川宜宾江安县夕佳山镇柏香村,与亲生父亲一家团聚。袁某强原名张某强,家里人以前叫他“强强”,两岁多时和母亲李某富一起离奇失踪,家人寻找多年无果。
袁某强成年后,其养父母告知他真实身世:他并非亲生,但养父母也不清楚他来自何方,当年是从医院把他带回家的。自2015年起,袁某强四处寻找亲生父母,先后到过云贵川多地,但都没有收获。
袁某强(前排右四)和亲人合影
今年4月,袁某强向寻亲平台求助后,经DNA比对,显示其与宜宾一乡村张姓人家基因重合率超80%。就在当地村干部和志愿者找到村民老张家时,却被对方泼了一瓢冷水:“我确实丢过一个孩子,但前年已经找到了并且认亲,虽然没做DNA,但孩子是拿着妈妈的照片和地址回来的……”
失踪儿子两年前已经回家认亲了,怎么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儿子?到底哪一个儿子才是真的?对此,红星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村民老张及亲属,以及寻亲志愿者,还原这场离奇寻亲的“真假儿子”背后真相……
回家的路:
母子早年一起失踪后失散
30多年后他找到生父,母亲已不幸去世
柏香村位于四川宜宾长宁县与江安县交界处腹地,距长宁、江安县城分别有30分钟和1小时车程。一条乡道蜿蜒盘旋,成为这里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8月17日,位于公路边的老张家张灯结彩,喜庆的气球沿公路排开,进门处台阶上搭出气球拱门,告诉路人这家“有喜事”,墙上挂着柏香村村委会制作的“寻亲三十六载终回故里,欢迎张某强回家”的红色条幅。当车队到来,人们燃放鞭炮,热情地迎接张某强回家。
此时,袁某强(原名张某强)两眼通红,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原本让他星期五(15日)从邯郸出发,但思亲心切的他和妻子一刻也不愿意多等,14日下午就出发了。为了早日和亲人团聚,他驾车1600多公里赶到宜宾。“昨晚(16日)在宜宾住下,但睡不着。”
父子抱头痛哭
见到亲生父亲的一刹那,袁某强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和父亲抱头痛哭,在场亲友无不为之动容。然而,虽然找到了亲生父亲,他也得知了一个悲伤的消息——当年母子失散后,其母李某富到了河北邢台一户人家生活并生下一子,她于2009年因误食鼠药去世。让他欣慰的是:还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就在邢台,距他家仅70多公里。这次认亲从四川回去后,他就要去和弟弟相认……
时间回到1990年的一天,在外地打工的老张突然接到村干部通知,说他老婆和小儿子强强不见了。原来,老张当时的妻子李某富在家带着大儿子和小儿子张某强生活。据李某富哥哥李某明介绍,妹妹在家里排行老三,初中毕业,失踪前精神有些异常。“她那时走哪里都带着两岁多的强强,我们想抱一下都不允许。”
接到消息后老张赶紧回家,发动亲友四处寻找,但找了几年均无果。后来,在亲友们的操持下,老张与现任妻子重新组建家庭,又生了两个孩子。对这个寻亲回来的儿子,老张的现任妻子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会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让他感受到母爱和温暖。
36年后父子团聚
据了解情况的志愿者介绍,当年李某富和儿子强强到了河北后,很快就失散了。后来,强强被邯郸的养父母收养长大,李某富则在邢台一户人家落脚,并在1994年又生下一子。
“真假儿子”:
寻亲十年找到生父线索
对方却称两年前已找到儿子并认亲
袁某强的身份证显示,他生于1988年。在河北邯郸家里,他有一个姐姐,但养父母对他视如己出。小时候听到邻居议论他不是亲生的,他从未在意。但在成年后,养母突然告诉他:他确实不是亲生的,而是从医院抱回来的。养父母也不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谁、在哪里。养母说,他成年了有必要知道真相,是否寻找亲生父母由他自己决定,家里人都支持他。
这个消息,对袁某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被养母亲口证实时,他依然无法接受。他说,当时自己三天没回家,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我的父母在哪里?他们还好吗?”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从2015年开始,袁某强开始有意识地寻找亲生父母。他从事的是销售工作,平时需要各地奔波,这也给他寻亲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因为没有亲生父母的任何有效信息,寻亲如同大海捞针,他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去寻访:每走到一个陌生地方,他就会向当地人打听附近有没有人家走丢了孩子……十年来,他在四川泸州、达州,云南昭通、贵州毕节等地寻找过亲生父母。
“有找到过一些让人兴奋的线索,但每次核实下来又让人无比失望,不是年龄对不上,就是时间对不上。”志愿者“小神仙”告诉记者,袁某强有个朋友找到了亲人,得知他寻亲10年毫无头绪后,推荐袁某强到公益组织“宝贝回家”试试。后来,志愿者主动联系到袁某强,并协调邯郸经开区警方对其采血。
6月11日,邯郸市公安局刘警官向志愿者提供信息:在四川省长宁县老翁镇某村、江安县夕佳山镇周边的张家人中,找到袁某强的疑似家族,请当地志愿者协助排查。随后,在长宁县工作的志愿者“小神仙”通过老翁镇黎明村支书王伦平寻找进一步的线索。王伦平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该村张姓人家有10余户,通过询问,无人有孩子丢失。
老张向“宝贝回家”和村干部送锦旗
就在线索快要中断时,有村里老人反馈,称与黎明村接壤的江安县夕佳山镇柏香村村民老张的老婆孩子在30多年前同时走失。当王伦平通过柏香村干部联系老张时,却得到一个令人诧异的消息:他的儿子已在前年找回来了,双方还认了亲,儿子随后返回河北邢台生活。因此,老张断定,此番找来的不是自己儿子。
“走失一个儿子,怎么会有两个儿子来认亲呢?难道有一个是假的?还是李某富失踪时已经怀上了孩子?”这个突发情况,让忙碌了几个月的志愿者们感到困惑。但他们进一步打听,得知张家前年认亲的儿子并未进行亲子鉴定。
背后真相:
两个“儿子”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妻子失踪后再生一子 此次找来的才是亲儿子
虽然老张认为这次寻亲者不是自己儿子,但为了不让志愿者们做无用功,善良的老张决定见见志愿者,并说明此前认亲的情况。但在看了志愿者提供的照片后,老张动摇了:照片中的男子看起来很清瘦,他头上不多的头发,简直和自己一模一样。为了弄清真相,他决定配合采血比对。
8月7日,邯郸警方传来最终消息:袁某强的DNA与老张比对,符合单亲血缘关系,老张是袁某强的生物学父亲。这让志愿者们如释重负,也让袁某强以为自己找到了亲生父母。然而,他只找到了亲生父亲,亲生母亲李某富已于2009年不幸去世。
那么,老张家前年认亲的“儿子”又是怎么回事?他的亲生母亲又去了哪里?
据袁某强的大舅李某明回忆,前年,家里突然来了一名外地男子周某某,自称是李某富的儿子。在周某某的手机里,李某明看到了自己三妹李某富的多张照片。周某某还向李某明出示了母亲手写的一张字条,上面只有11个字:“新民公社,黎明大队,李某明。”
虽然已过去几十年,但李某明依然记得妹妹的笔迹,而当年的新民公社就是现在的老翁镇,黎明大队就是今天的黎明村,36年过去但李某明的名字没变过,他以此确认周某某就是自己外甥、老张家丢失的儿子强强。
原来,李某富落脚到河北邢台周家后,于1994年生下了周某某,其精神状态时好时坏,但当地人都知道她是外省来的。有一次李某富去村口小卖部买东西,面对店家询问,她在纸条上写下了这11个字。2009年李某富去世后,小卖部老板就将该纸条交给了已经成年的周某某。后来,周某某一直想前往四川寻找李某明,直到两年前成行并找到大舅李某明。
当时,听完周某某的讲述后,李某明不由分说地把他拉到老张家认亲。周某某后来告诉志愿者,虽然当时自己对认亲一事充满疑惑,但看到四川亲人亲切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次袁某强的DNA与老张比对成功,证实他其实是袁某强同母异父的弟弟。
后来,周某某也去采血进行了比对,证实自己与老张确实没有亲缘关系,他的生物学父亲在邢台当地。
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编辑张寻 责编 冯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