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班主任用“小号”给多名女学生发不雅信息,警方认定构成猥亵行拘15日,其不服处罚提起行政诉讼,法院驳回

来源:FM93交通之声
作为一所职业中等学校的班主任老师,马某某通过微信小号多次给班上三名未成年女学生发送不雅信息,后学生向该校女生工作部老师反映,老师报警。警方认为马某某的行为构成猥亵,并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行政处罚决定。马某某不服,遂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警方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8月2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陕西安康铁路运输法院近日公布本案一审行政判决书,认为警方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量罚适当,符合法定程序,驳回马某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驳回马某某的诉讼请求 图为法槌
给多名女学生发不雅信息
警方认定其行为构成猥亵,决定行拘15日
案发时,马某某是陕西旬阳市某职业中等学校的一名老师,汪某某、华某某、张某某三名女生均未满18周岁,系该校学生。
判决文书披露,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期间,马某某以其担任班主任的身份,先后让本班学生汪某某、华某某、张某某分别添加其微信小号,然后多次以微信聊天的方式向这三名学生发送“约你开房洗澡”“包养你”等内容,并以“给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发送酒店位置等引诱学生,提出与学生发生性行为。
后有学生向学校女生工作部老师反映了该情况,学校经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后,由女生工作部老师向警方报案。
经过调查询问,警方认为马某某的行为构成猥亵,其身为人民教师,理应为人师表,做道德模范,然而其多次向多名学生发送欲发生性行为的信息,给学生造成心理恐慌。其行为有悖职业道德和公序良俗,侵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且其猥亵未成年人,属情节严重,依法应从重处罚。
2024年7月10日,旬阳市公安局对马某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行政处罚决定。警方认为,马某某身为人民教师,理应为人师表,做道德模范,然而其多次向多名学生发送欲发生性行为的信息,给汪某某、华某某、张某某三人造成心理恐慌,其行为有悖职业道德和公序良俗,侵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且其猥亵未成年人,属情节严重,依法应从重处罚。

老师不服行政处罚决定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被驳回
据悉,警方在对马某某作出上述处罚决定后,因马某某右侧跟腱断裂行动不便,该行政处罚尚未执行,后马某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
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审理认为,马某某身为人民教师,本应带头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尤其是面对未成年学生,更应自觉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然而其利用职业便利,通过微信以语言文字进行性引诱、性暗示和明示,该行为已对三名未成年人造成了性骚扰,侵害了其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在该校内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原告马某某的行为符合猥亵行为的违法特征,也符合社会大众对猥亵行为的普遍认知,构成猥亵违法行为,应予处罚。
关于马某某提出其与三名学生“无身体接触”,也未发送不雅照片、视频,故其行为只是言语不当,并未对三名学生造成不良后果,不构成“隔空猥亵”。法院经审查认为,从猥亵行为的本质来看,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性冒犯、性侮辱性质的行为,就已经侵犯了他人的性自主权和人格尊严,至于是否实际有身体接触、是否发送或获取第三人隐私影像资料,是界定该行为是否构成相关刑事犯罪的标准,而非《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猥亵行为的认定标准。本案中,正是因为马某某未实际接触被侵害人身体,未获取被侵害人隐私影像资料,因而其行为未构成刑事犯罪,但并不能由此否定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因此,原告马某某的诉称理由,法院不予采信。
法院认为,旬阳市公安局的办案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并无不当。马某某关于行政处罚告知程序违法的诉称理由,法院不予支持。此外,马某某先后向三名学生发送不雅信息实施猥亵,其作为对未成年人负有特殊保护职责的人员,理应积极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危,然其违背法律和师德,且多次针对多名未成年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依法应予从重处罚。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旬阳市公安局对马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量罚适当,符合法律规定。
最终,法院驳回了马某某的诉求。
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延伸阅读
女子去男友朋友店工作一周发生关系2次 指控男方强奸
王生(化姓)是深圳一家店铺的厨师,与程某(化姓)是朋友,程某介绍女友小水(化名)到其店铺做服务员。小水入职一周内,便与王生发生了2次关系。第三次时,小水拒绝与王生发生关系,并告知男友程某和“表哥”田某(化姓),两人找王生协商不成,田某报警王生骚扰小水。案发后,王生一审二审被判强奸罪,有期徒刑十个月。记者获悉,此案历经4年审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撤销了一审二审判决,近日判决王生无罪。

媒体报道视频截图
男子官司打了4年 从有罪到无罪
厨师王生与程某原是朋友,2021年6月23日,程某介绍女友小水与王生结识,双方互加微信。王生介绍小水到其任职的店铺做服务员。2021年7月13日,小水入职。随后一周,小水与王生发生了两次关系。7月23日凌晨,王生来到小水住处试图与之发生关系,小水反抗,王生离开了小水住处。小水在床上发现了王生带来的避孕套,事后将王生的企图告知男友程某和朋友田某(化姓)。当日,程某和田某来到烧烤店与王生协商,王生未予以理会。随后田某以朋友受到骚扰报警,警方以“强制猥亵罪”立案,报捕时被定性为“强奸罪”。
2021年11月,法院一审认为,王生构成强奸罪。王生系初犯和犯罪未遂,判有期徒刑十个月。王生不服,提起上诉。2022年3月,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小水在一审庭审时陈述,此前未透露过与王生曾发生过两次关系,是因为考虑到当时和程某在一起,不想男友知道这件事影响关系。案发后她也不想报警,想要私下解决。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认为,仅有小水陈述直接证明王生实施了暴力强奸未遂行为,微信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只能证明案发当晚王生有擅自进入小水房间,想和小水再次发生关系遭到拒绝,并不能印证王生具有强奸故意和使用了暴力手段。经查,案发时,小水和田某只是普通朋友,但是当田某受程某指使冒充小水“表哥”,向王生索赔未果报案后,小水配合程某、田某向公安机关虚假陈述田某是其“表哥”,且小水最初陈述还隐瞒了她和王生关系暧昧、此前曾两次偷情发生关系的事实,此后又虚假陈述前两次发生关系时,她是醉酒或被迫状态,不能排除小水对案发当晚的陈述存在夸大其词的可能性。
再审法院认为,原审认定王生具有“强奸故意”的证据不足,证明王生对小水实施了暴力行为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未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再审法院认为,案发时王生离开后,小水第一时间给程某发的微信内容是“算了,没事了。睡吧”,并没有报警的意思,事后也不是其主动报警,而是程某及田某向王生要钱财未果后才由田某报警,且报警时并未称小水被强奸,而是称被骚扰。
小水与王生姨妈的聊天记录也显示,在王生被羁押后,小水让王生姨妈转给她十万元,她便撤案。案件不能排除存在勒索王生钱财的合理怀疑。
今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一审二审判决,王生无罪。(广州日报、深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