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4秒大事件!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学者认为,除了短期选举前景,进行种姓普查的决定必然会对印度政治和社会产生结构性影响。(图源:印度“连线”新闻网站)

全文共315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前段时间,印度内政部宣布了一件大事:印度要在2027年3月前完成新一轮全国人口普查,并同步进行种姓普查。

要知道,印度上一次成功进行种姓普查,还是在1931年的英属印度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殖民统治者收集了印度社会4000多个种姓。

一直以来,种姓普查都是印度社会的“敏感点”,不少种姓群体因为种姓问题掀起社会运动,甚至在普查员到来时“闭门谢客”。

因此,此次种姓普查的消息一出,印度国内又掀起激烈的争论:统计种姓究竟是提升弱势群体的地位,还是进一步加剧社会分裂?

博观工作室出品

文丨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白元 尹雅雯

博观工作室将通过三个问题,和大家一起了解印度“最隐秘伤疤”背后的真相:种姓普查为什么是印度社会的“痛点”?为什么时隔百余年,印度政府要重启全国性种姓普查?种姓普查又会对印度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

“不可说的秘密”

近百年来,种姓数据一直是印度社会“不可说的秘密”。

1881年至1931年英国殖民统治期间,种姓普查是印度人口普查的常规内容。独立后,为避免社会分裂加剧,印度政府于1951年叫停种姓普查。

到1961年,印政府允许各邦基于自己的调查编制表列种姓,但不能进行全国性种姓普查。

而在2011年,国民大会党时期的辛格政府努力收集了种姓数据,但调查结果从未得到充分公布。

要回答为何印度要重启种姓普查,首先得弄清楚,种姓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

《环球时报》前驻印度特派记者苑基荣在其《印度复兴:自负与自缚的巨人》一书中,对种姓制度有详细阐述:

一般认为,印度种姓制度起源于3000多年前。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结合自身宗教和当地文明形成种姓制度,严格划分印度教徒的等级和职业。

第一等级的婆罗门为祭司;第二等级的刹帝利为武士;第三等级的吠舍为平民;第四等级首陀罗为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除了上述四大种姓阶层,还有被称为“贱民”或“表列种姓”的达利特,他们多从事如焚烧尸体、屠宰动物等最低贱的职业。

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有观点认为,种姓起源于出自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梵天,最高等的种姓是婆罗门,源于梵天的头;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可能起源于梵天的双臂;第三等级是吠舍,来自梵天的大腿;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来自梵天的足部。此外,还有被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的达利特。(图源:英国广播公司)

数百年来,种姓制度支配着印度教宗教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职业世袭、内部通婚、等级森严、社会隔离是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特征。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种姓体系赋予高种姓诸多特权,同时默许高种姓群体对低种姓的剥削和压制。

此外,自产生起,种姓制度的每个等级都分化成更小的集团,即亚种姓,目前已有上万个,统计难度极大。

印度1947年独立后,种姓歧视在宪法中被废除。

不过,印度教徒仍被分为“先进阶层”和“落后阶层”。

而“先进阶层”就是过去的高种姓,“落后阶层”包括表列种姓、表列部落以及“其他落后阶层”,也就是几十年来从未被正式统计过的几个低种姓和中种姓。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为提高“落后阶层”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印度法律规定了一项特留权制度,包括在受教育权、公职就业、基层选举席位、邦立法机构选举席位、联邦院和人民院选举席位上,为弱势种姓保留一定比例名额。

原本种姓特留权只是一个过渡性条款,原本执行一段时间便可寿终正寝。

然而,过去75年中这一制度不断被扩展适用范围,没有短期消失的迹象。

为实施《印度宪法》,1951年印度政府为表列种姓、表列部落确立了共计17.5%的特留权,其中表列种姓拥有12.5%的特留权,表列部落拥有5%的特留权;到了1970年,根据人口比例相应,特留权的总比例被调整到22.5%。

印度首任总统拉金德拉·普拉萨德1951年参加人口普查。(图源:印度人口普查委员会)

上世纪80年代末后,印度经历了经济自由化和政治多元化,公职就业变得紧俏,身份政治变得活跃,种姓特留权因此成为提升选举票仓的有力抓手。

在22.5%的基础上,印度政府又给了“其他落后阶层”27%的种姓特留权,从而让总比例达到49.5%。在有些邦,种姓特留权甚至已经突破了50%。

一位留印多年的学者就告诉博观工作室,其认识的一位印度女学生说,她在参加某邦基层法官考试的时候,12个名额中只有4个不是为低种姓所保留的。

该学者认为,这足以看出种姓特留权的“激进”之处。

2

莫迪态度突然转变

尽管在是否进行种姓普查上存在长期分歧,但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目前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还是反对党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都违背了其“初心”。

由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政府决定在1951年的人口普查不统计种姓。

如今国大党的领袖拉胡尔·甘地却称自己为呼吁全国性种姓普查的“最强音”。近年来,国大党还在一些邦推动地方种姓普查。

此前,印人党一直以“维护印度教统一”为由拒绝种姓普查,并斥责种姓普查的支持者为“分裂势力”。

在赢得2023年中央邦、恰蒂斯加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的邦议会选举后,印度总理莫迪还对国大党进行的地方种姓普查回应称:“有人试图在选举中借由种姓使国家分裂。于而言,印度只有4个种姓:妇女、青年、农民和穷人。”

莫迪领导的印度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CCPA) 今年4月底忽然为种姓普查开绿灯。(图源:印度《商业标准报》)

不过,在发表上述言论的2年后,莫迪政府对种姓普查的态度便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并于今年6月4日宣布将启动新一轮全国人口暨种姓普查。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

对于重启种姓普查的原因,印度信息和广播部长维什瑙回应称,由于部分邦已开展种姓普查,而另一部分邦尚未进行,这种不一致引发公众疑虑,破坏了社会和谐。

被称为莫迪“副手”的印内政部长沙阿则称这一决定为“历史性的举措”,表示这将“赋予所有‘落后阶层’经济和社会权利”。

莫迪政府为何在种姓普查上态度大转弯,有印媒认为此举是选举政治博弈的结果。

印人党传统上依赖高种姓与城市中产支持,但其核心选民基础仅占印度人口的15%。

2011年印度全国人口普查期间,一名工作人员在阿萨姆邦高哈蒂市郊区的一户家庭收集信息。(图源:美联社)

在2024年大选中,印人党在比哈尔邦等关键选区因忽视低种姓诉求而遭遇“滑铁卢”,在国会中失去简单多数席位。比哈尔邦的2023年地方普查显示,该邦弱势种姓占比高达63%。

同时,国大党经常打社会公平、弱势种姓赋权牌,如今印人党决定在比哈尔邦议会年底选举前宣布进行种姓普查,被批评者称为“充满政治权宜之计的气息”。

还有观点认为,印人党政府“策略性妥协”的背后,是印度教民族主义叙事难以掩盖的经济不平等:印度最富有的5%人口掌握60%财富,达利特人中仍有24%的人日均收入低于2美元。

3

打开“潘多拉魔盒”?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认为,种姓普查是一把“双刃剑”。

钱峰表示,对目前的印度来说,一方面,种姓普查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公平的催化剂,为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公正计划提供准确依据。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加剧分裂的导火索,很可能让各个群体为了争夺最大的“特留权”而造成新的社会动荡。

印媒也提到,种姓统计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关于如何收集、分类和应用数据的细节尚未明确,预计种姓普查将对印度的治理、选举政治以及更广泛的对抗不平等的斗争产生重大影响。

达利特人曾多次在全国举行集会,抗议法律对边缘化群体缺乏保护。图为公众在新德里举行的达利特人集会上聆听演讲者的讲话。(图源:美联社)

印度现存4000余种亚种姓,且身份认定充满流动性:跨种姓通婚率不足5%,后代身份界定模糊。而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人通过迁移、教育或职业变更试图摆脱种姓标签。

比哈尔邦此前进行的种姓普查便凸显了其操作的困难程度——27万名普查员耗时一年才完成1.3亿人的数据收集,婆罗门群体中仍有17%拒绝申报种姓。

1990年,印度时任总理辛格便因照顾弱势种姓的“曼达尔方案”,引发全国性辩论和种姓间的冲突和混乱,最终导致其下台。

就在2024年5月,因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邦梅泰族多次向政府要求“表列部落”地位遭到其他表列部落的反对,该邦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造成至少54名平民死亡,数百人受伤,最终不得不靠军队强力介入才得以平息骚乱。

2024年5月,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邦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图为曼尼普尔邦民众跑过因抗议而被点燃的车辆。(图源:法新社)

印媒称,种姓普查的结果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尚不清楚,印人党如何应对普查后的争议和混乱将决定这一举措的成败。

钱峰则表示,普查数据可帮助政党识别新兴选民群体,如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的“新中产种姓”,或城市化进程中地位边缘化的“旧高种姓”,从而制定差异化并更具吸引力的竞选策略,争取特定种姓群体的支持,巩固其政治地位。在印度当前政治语境下,种姓普查可能会将政治异化和党派纷争演变为“配额竞价”,成为政治操弄新的“选票杠杆”。

钱峰总结说,如何在实施种姓统计的过程中谨慎权衡各方利益,在数据与民主、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合理平衡点,是对莫迪政府的重大考验。否则,种姓普查可能从“社会公平的测量仪”异化为“国家撕裂的催化剂”,继续让种姓这一萦绕数千年的沉重话题在现代印度投下更长的阴影。

来源 | 博观工作室丨苑基荣 白元 尹雅雯

📸 汤念祖记者 张志远 摄
法版高压监狱电影免费全集高清完整版播放最近,阿里巴巴集团前合伙人蔡景现(花名:多隆)正式从阿里“隐退江湖”。作为淘宝创始人之一,他也是阿里第一代程序员和淘宝的第一个程序员。从2000年8月1日正式加入阿里到今年正式离职,蔡景现在阿里巴巴集团任职长达25年。他的传奇之处在于,并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因为对代码单纯的热爱,蔡景现在阿里的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技术一线写代码,被称为技术大神和“扫地僧”。为人低调的他还曾于2017年登上胡润百富榜。
印度“最隐秘伤疤”要被揭开了图片
🧔🏼‍♀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高清ios版让你体验极致视觉盛宴,畅享精彩...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军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李萌 张常悦 郑毅】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纪念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14日发表声明称,日本政府15日将举办悼念仪式,并“再次立下实现永久和平的誓言”。日媒称,首相石破茂由于受执政党内保守派等方面的压力,已决定将不再按惯例以“内阁决议”形式发表战后80周年谈话,但他仍希望发表相关“个人见解”。日本《朝日新闻》前记者上丸洋一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战后80周年这一节点上,现任首相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从昔日的侵略与殖民统治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极为重要,其中理应包含向所有因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而逝去的人们的谢罪与追悼。
📸 李大江记者 刘永 摄
🤑 《动漫黄片观看》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 全集剧情 - 炽热影院周五凌晨,当上海陷入沉睡时,灵石路1599号附近却出现一个个支起的小摊。由于大多摊主并未备灯,也没有人吆喝,在远处很难发现他们的存在。黎明之前,交易结束,摊位消失,街道归于沉寂。这种只能打着手电筒逛、天亮便消失无踪的古玩夜市,常见于江湖传说或文学作品,却在上海真实延续了十余年。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里的买家几乎都是浸淫已久的“老炮”, 不少还同时是玩家与商人。虽然许多普通市民对它一无所知,但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古玩圈里,灵石路的名号却早已传开,有不少外地玩家和商贩驱车数个小时专程赶来。
🤰 独家_葫芦娃不卖药只卖葫芦千万,背后的故事与启示尽管他是美国知名大企业的负责人,但在当下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越发严重的美国社会,他的名字却令他遭到了大量恶毒的攻击和侮辱。他,就是近日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点名要求辞职的英特尔公司CEO陈立武。从多家美国媒体先前的报道来看,今年3月才成为英特尔公司CEO的陈立武被要求辞职,是因为曾被中方制裁的美国反华政客汤姆·科顿,近日突然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就陈立武与中国公司的关系,以及陈立武曾供职的美国电子系统设计公司楷登电子近期涉及的一起刑事案件,向陈立武发难。
🕐 麻豆91传媒制片厂的制作水平评测-为什么它能在娱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路透社8日援引未具名印度官员的话报道,由于美国对印度加征高额关税,印度已经决定暂停执行购买美国武器装备的计划。路透社报道,两名印度官员透露,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原定近期访问美国并宣布采购美国武器的计划,这一访美计划现已取消。另一名官员说,关于暂停购买的指示尚未通过书面文件下达,但“至少目前并无推进的动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