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倒计时,特朗普提出一个新要求,忽悠中国“自废武功”
特朗普最近表态放缓了对稀土的需求,却抛出了新的条件,不仅要中国买大豆,还要中国自废武功限制核武器。
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表示,希望在即将举行的中美高层经贸磋商中,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大豆贸易以及限制核武器等一系列议题。
特朗普讲话画面
那么,特朗普这次是真想谈合作,还是在为下一步施压铺路?中国会如何回应呢?
从大豆到核武,一网打尽?
特朗普这次的姿态并不算新,此前他总是把贸易赤字挂在嘴边,这次却把话题拉到了战略安全领域。
特朗普总是把贸易赤字挂在嘴边
大豆、俄油,还有核武器,项项都重量级。他想把这些议题打包进谈判桌,形成一个“多议题捆绑”的谈判结构。
在他看来,大豆能换关税,稀土能换芯片,核裁军更能换中国的战略让步。这种模式,是典型的美式议题扩张。
但问题是,中国并不吃这一套。
外交部和国防部先后明确回应:中国核力量维持在最低水平,不搞军备竞赛,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美核力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谈判必须在对等基础上进行。
央视报道截图
特朗普之所以突然在这个时间点谈核裁军,是有背景的。
美俄重启核武削减谈判时,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如果美国愿意,他愿意在START协议基础上继续推进裁军。
这本是美俄之间的问题。但特朗普很快把中国拉进来了。
普京与特朗普会晤画面
他的算盘很简单:如果美俄削减核武,而中国不受限制,美国将失去对中国的核威慑优势。
但实际情况是,美国拥有约3700枚核弹头,俄罗斯超过4500枚,而中国的核弹头数量远低于这一标准。
军事透明度研究机构估算,中国约有500枚左右。数量上差距巨大,性质上也完全不同。
东风-61导弹
特朗普试图用“裁军”这个词,把中国拉入美俄间的冷战遗产系统,这种做法在国际军控历史上并不罕见,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早在2019年,中国就在日内瓦裁军谈判非正式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无意、也没有必要,加入美俄主导的核裁军谈判。
中国强调,裁军应在全球多边框架下推进,而不是让两个大国拉中国进来,打破原有平衡。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曾指出,如果中国减少中程导弹数量,反而会迫使其增加核打击能力,以维持战略平衡。
东风-5C现身阅兵场
这种“此消彼长”的逻辑,恰恰说明中国当前的核配置是稳妥且经过深思熟虑的。
美方的所谓“核均衡”要求,看似公平,其实是按自身利益设计的陷阱。
中方暂停采购,美豆出口断崖式下跌
特朗普另一个重点就是大豆。他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喊话,希望中国恢复采购,甚至说出“采购量提高四倍”这种数字。
但现实是,中国现在已经暂停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2025年9月,中国零进口美国大豆,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的第一次。
大豆采集画面
这一动作的背景不能忽略。美方在2025年2月和3月先后提高对华关税,中方从4月10日开始实施反制,对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大豆就在清单上。
数据显示,从4月到8月,中国从巴西等南美国家采购了超1000万吨大豆,供应链并未中断,市场反应平稳。
中方强调,大豆采购本质是市场行为,不能政治干预。如果美方持续施压、不尊重市场规律,那么中国也不会被动接受。
中方在2019年启动“大豆振兴计划”,加强国内产能,拓展多元进口渠道,减少对美依赖。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反而加速了这一转变。
印度被施压,中国却被“网开一面”
特朗普还提到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
他说:“我不会因此对中国加征关税。”理由很直接,“我们希望对中国保持友善态度。”这话对比起来就意味深长了。
此前,特朗普称已得到印度总理莫迪的承诺,将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印度每日进口190万桶,而中国则是210万桶。
莫迪与特朗普会晤画面
然而,美方只对印度维持高额关税,却对中国“示好”。这种差异化操作,引发了印度国内的不满和质疑。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并非出于一致原则,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如果对中国施压过度,可能会引发中方进一步反制,比如全面限制稀土出口。这正是特朗普所忌惮的。
中方反制初见成效
稀土是特朗普原本准备重点施压的议题。
但中方在10月新增5种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直接打中了美国军工体系的软肋。
F-35战斗机、雷达系统、精密制导武器都依赖镝、铽等元素,而美国的稀土储备维持的时间所剩无几。
更重要的是,美国即便重启矿山,也要5年才能建成达标工厂,成本比中国高30%以上。
就在两天前,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签署了一份关键矿产协议。
澳总理与特朗普签署合同
这项协议将推动总值85亿美元的项目落地,进一步提升澳大利亚的采矿和加工能力。
可以看出,中方的稀土反制,打乱了美方谈判节奏,也迫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策略。
中方立场未变:可以谈,不接受讹诈
面对特朗普的多线施压,中国态度坚定。
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方愿意谈判,但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尊重基础之上
中方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讹诈——无论是将大豆问题当作交换条件,还是在安全议题上搞“核讹诈”。
中国国防部也明确表示,核裁军必须在全球框架内推进,而美俄应作为核武大国承担优先责任。中国不会在不对等前提下参与双边谈判。
中美贸易纠纷还在继续
中美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更重要的是,彼此都应明确:任何试图用“强权逻辑”忽悠对方让步的行为,终将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