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军部长"打气":中国技术先进,可咱兵员素质强……

文 观察者网 刘程辉
“中国实力确实令人惊叹。”
“可一旦所有技术手段都失效,我们的士兵每次都能赢下战斗……”
在9月26日播出的播客节目“肖恩·瑞安秀(Shawn Ryan show)”中,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Dan Driscoll)一边炒作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一边感叹起中国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称中国得益于制度优势能够着眼长远,而这恰是美国制度的弱点。
他承认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实力不凡的同时,又试图找补说,尽管中国的技术现在可能相当有效,但也可能让中国人过度依赖技术手段,一旦在战场上失效,他“非常乐观”美国的“高素质士兵”能够赢得战斗。
在谈及中国时,这位美军高官抛出一串陈词滥调,将中国视作“最大威胁”和“步调威胁”。他还倒打一耙,指责中国也把美国视作“最大威胁”。
“他们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突飞猛进。他们制造和输出产品的能力,虽然目前可能还不是战争工具,但能够大规模转化为战争工具,这相当了不起。”
他接着说:“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的博士数量,以及作为一个国家获得的专利数量,都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接受采访画面
“而且,如果你看看他们着眼长远的态度,以及对短期阵痛的容忍度,我认为在某些方面,这可能恰恰凸显了我们制度的一个弱点:我们无法很好地专注于长期目标。我们的政府体系在大多数时候会迫使我们更关注短期利益。”
他称,综合以上这些特征,中国显然是美国的“步调威胁”(pacing threat)。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官员曾多次用“步调威胁”这一概念描述其对华认知。根据美国前副防长希克斯的说法,所谓“步调威胁”,是指美军力的发展步调要时刻关注并超越中国军力的发展步调。
主持人接过德里斯科尔的话说:“事实上,他们在很多方面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了,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是如此……虽然我不想这么说,但看起来中国似乎在各个方面都压制着我们,或者说已经非常接近这种状态了。我在节目中采访过很多创新者和科技人士,他们都持相同观点。”
“中国实力确实令人惊叹。”德里斯科尔回答道,中国能长期高度专注于一个目标,这带来了很多优势,而不必承受美国政治周期造成的后果。
他渲染称,过去十年里取得的巨大技术突破,可能会让中国“更具攻击性”。
他表示,未来战争涉及神经链接、无人机群协同、量子计算等未知领域,这一切都是新鲜事物,超出人们当下的预测能力。
他话锋一转,开始给自己“打气”。
“所以,中国的技术现在看起来确实有可能相当有效,可当我们遭遇战争和冲突,我们或许能迅速削弱他们的这些能力,而且他们可能在作战中过度依赖这些能力,这会成为他们的隐患。”
“比如他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北京可能很惊艳,在战场上或许也能发挥作用,但也可能完全失效。”
他接着称,自己不知道中国是否像美国一样,持续投入资源培养“高素质士兵”。
“当所有技术手段都失效,最终回归到地面士兵依靠指挥官意图作战的场景时,谁能获胜?我非常乐观地认为,我们的士兵每次都能赢得这样的战斗。”德里斯科尔说。
对于美西方炒作所谓“中国威胁”,中方多次强调,希望有关国家应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军队发展。
9月18日,国防部长董军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上发表讲话。董军部长表示,经历侵略、欺凌压迫的人民对军队充当霸权主义的帮凶,成为滥用武力的工具深恶痛绝。作为和平之师,中国军队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力量就会越壮大,世界和平与发展就会越有保障。
就在不久前,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在非营利组织“世界波士顿”(World Boston)举办的活动中“警告”称,中国的科技、军事和经济实力远比美国想象的更为强大,美国不能继续低估中国了。
他谈到中国的军事实力时称,有人说解放军四十多年来没打过仗了,不值一提,“可我亲眼见过解放军,我认为我们低估了他们的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伯恩斯在活动中还表示,中国领导层具有战略眼光,可以进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长期布局。比如连续35年,中国外长每年1月的第一次出访都选择非洲,向非洲人表明他们是中国的优先事项。相比之下,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期从未去过非洲,前总统拜登只去过一次安哥拉。
伯恩斯感叹,在战略布局这一层面上,美国难以与中国竞争。
来源|观察者网
延伸阅读
“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实力。”近日,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在非营利组织“世界波士顿”(World Boston)举办的活动中“警告”称,中国的科技、军事和经济实力远比美国想象的更为强大,美国不能继续低估中国了。
在伯恩斯看来,中国领导层具有战略眼光,在战略布局这一层面上,美国难以与中国竞争。他还驳斥了有关“解放军四十多年没打过仗”的质疑,称这是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伯恩斯出席本次活动现场画面
美国公共媒体机构GBH于17日发布了伯恩斯出席活动的视频。对于一些人认为的“中国已经达到顶峰”的看法,伯恩斯说:“我们低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实力。”
他表示,中国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不能因此忽视中国的实力。
他提到了自己在中国乘坐高铁的体验。
“首先是基础设施,中国的高铁太棒了,从北京到上海1000公里只需四个半小时,这是美国铁路无法比拟的。”

去年10月,伯恩斯乘坐高铁前往甘肃
“第二个优势是科学技术能力,这是未来几十年的关键领域。中国大学一年级学生里有34%学习工程或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而美国只有5.6%。要知道,中国的人口基数更大……这意味着我们在关乎未来的技术领域缺乏真正竞争力。”
伯恩斯谈到中国的军事实力时称,有人说解放军四十多年来没打过仗了,不值一提,“可我亲眼见过解放军,我认为我们低估了他们的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9月18日,国防部长董军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上发表讲话。董军部长表示,经历侵略、欺凌压迫的人民对军队充当霸权主义的帮凶,成为滥用武力的工具深恶痛绝。作为和平之师,中国军队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力量就会越壮大,世界和平与发展就会越有保障。
伯恩斯在活动中还表示,中国领导层具有战略眼光,可以进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长期布局。比如连续35年,中国外长每年1月的第一次出访都选择非洲,向非洲人表明他们是中国的优先事项。相比之下,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期从未去过非洲,前总统拜登只去过一次安哥拉。
伯恩斯感叹,在战略布局这一层面上,美国难以与中国竞争。
“我认为,中国的科技、军事和经济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强大,我们不能再继续低估他们了。”他说。
伯恩斯表示,美国要与中国继续保持民间往来。他称,2019年中美之间有500万人次的旅游往来,2022年只剩19万,因此需要恢复旅游和人员交流。
“学生也是重点。”他说,十年前有1.5万美国学生在中国,到2022年只有350人。
“我努力推动杜克、斯坦福、耶鲁、加州大学等学校恢复中文项目和交换项目。我在大使馆有个优势,我的外交官和军官很多都会中文,因为他们大学学过、去过中国。如果我们继续减少交流,下一任大使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储备了。”
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 资料图
伯恩斯对特朗普政府大肆裁撤政府雇员颇为不满。
“我在政府工作多年,见过两党政府的运作,我理解有时需要缩减开支。但过去几个月的裁员非常粗暴,直接解雇了3000名外交官,占总数五分之一,没有面谈,也不给缓冲期,有人正准备出国就被裁掉。他们给三小时打包走人,非常不尊重人。”
他说,美国未来无论哪党执政,如果有总统重视联邦官僚体系,就必须重建这些机构。“这损害了我们的外交能力,而中国正在这方面远远超过我们。”
2022年4月至2025年1月,伯恩斯出任第13任美国驻华大使。卸任后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次采访中,伯恩斯表达了对特朗普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的不满。
“这一决定是种倒退。”伯恩斯抨击称,改名“正中中国下怀”,“中国会将此作为证据,表明美国是国际秩序的威胁,而中国才是和平的捍卫者”。
对于中美竞争,中方态度始终明确,渲染竞争有百弊而无一利,寻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选择。事实反复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要跳出竞争对抗逻辑,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合作共赢的最大同心圆,为中美两国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为全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贡献大国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