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8秒大事件! 埃及总统首次将以色列称为“敌人”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埃及总统首次将以色列称为“敌人”

埃及总统首次将以色列称为“敌人”

据德新社16日报道,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在多哈出席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时,首次将以色列称为“敌人”。这是自46年前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以来,埃及国家元首首次使用这个词来称呼以色列。

图为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资料图/外媒)

当地时间9月15日,塞西在讲话中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一致,他说道:“我们的立场必须改变敌人对我们的看法,让他们明白,任何阿拉伯国家都从大洋延伸到海湾地区。”

报道称,埃及新闻总署署长迪亚乌·拉什万强调,这是自1977年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以来,埃及国家元首首次使用“敌人”一词形容以色列。1979年,埃及成为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的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15日晚些时候,拉什万在接受埃及Extra News电视台采访时强调:“朋友不会威胁你的国家安全。”他表示,埃及方面认为强迫巴勒斯坦人离开加沙地带是一条“红线”。

报道提到,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发表公报谴责以色列日前袭击卡塔尔。那场袭击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为目标,造成包括一名卡塔尔安全部门人员在内的至少6人死亡,另有18人受伤。

德新社提到,在本轮巴以冲突期间,埃及与卡塔尔一直在扮演斡旋者的角色。

来源:环球时报

延伸阅读

以色列72小时袭击6国,阿拉伯国家构建反以“统一战线”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5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幕,峰会发表公报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并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一致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5日,卡塔尔多哈,2025年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现场

同一天,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最高理事会特别会议也在多哈召开,并发表声明谴责以方行径。

9月9日,以色列以打击哈马斯领导层为由,对多哈发动袭击。这是以色列历史上首次直接对海湾阿拉伯国家发动军事袭击,引发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从两场峰会的结果来看,“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已经认为以色列是地区的‘麻烦制造者’,在政治上、外交上,阿拉伯国家正在积极构建反对以色列的统一战线。这是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唐志超对澎湃新闻表示,上周以色列在72小时内对6个阿拉伯国家采取军事行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地区国家对实现巴以和平、阿以和平和地区安全的信心”,“阿拉伯国家不敢相信美国和以色列,对以色列的和平诚意也彻底丧失了信心。”

埃及总统首次将以色列称为“敌人”

两场峰会,一致谴责

据新华社报道,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发表的公报说,以色列的侵略行径是对卡塔尔主权的公然侵犯,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是对地区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这种对中立斡旋场所的袭击,不仅侵犯了卡塔尔的主权,还破坏了国际调解和和平进程。以色列必须对这次袭击承担全部责任。

同一天,海合会最高理事会发表声明,指出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是对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为实现加沙地带停火、释放人质和被拘留者的努力的公然践踏,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违反。最高理事会强烈地谴责以色列的侵略和对卡塔尔国主权的公然侵犯,强调这一侵略行径是危险和不可接受的,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

孙德刚表示,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对当前地区局势的判断,“以前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合会六国,认为中东地区的最大威胁是伊朗,认为伊朗不断通过代理人干涉阿拉伯国家的局势,但现在,他们认为以色列是地区的‘麻烦制造者’”。

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在15日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开幕式上表示,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是国家恐怖主义。以色列袭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谈判代表,意在破坏加沙停火谈判,“‎如果以色列想要暗杀哈马斯的领导层,为什么还要与其谈判?”

埃及总统塞西在当天峰会上也表示,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严重违反国际法,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他警告说,以色列不受控制的行为将加剧冲突并破坏地区稳定。埃及是首个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扮演巴以问题的斡旋者角色。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卡塔尔多哈,以色列袭击哈马斯领导人的瞬间

另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15日早些时候敦促伊斯兰国家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他表示,“我们应该共同行动,抵制以色列的行为,因为以色列以自卫的虚假借口侵犯了一些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的主权。”他说,“多哈袭击事件改变了许多误判和错误观念。”

《纽约时报》报道称,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袭击是一个“惊人的转折点”。报道称,尽管卡塔尔尚未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但两国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卡塔尔同时也允许哈马斯的政治领导人在其境内生活和活动。自两年前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这些关系使得卡塔尔成为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谈判的关键调解人,但如今,这一至关重要的角色“岌岌可危”。

孙德刚分析认为,以色列对卡塔尔的军事行动,打破了卡塔尔“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左右逢源’的状态”,“这个中间地带没有了,所以卡塔尔打破沉默。同时,阿拉伯国家也担心,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再不发声,恐怕(以色列)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所以这些国家会积极发声,反对以色列的威胁。”

海湾国家欲启动“集体安全机制”

罗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助理教授安德里亚·德西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多哈峰会标志着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态度的转变,因为阿拉伯和穆斯林领导人一致认为该地区的安全架构必须有所改变。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很远,但已经有一些行动了。”

海合会最高理事会声明称,海合会将启动“联合防御机制”。声明指出:“成员国领导人责成海合会联合防御委员会在多哈召开紧急会议,此前将先举行海合会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召开紧急会议旨在评估成员国的防御准备状态、在以色列侵略卡塔尔的背景下确定威胁来源,同时责成联合军事指挥部采取必要措施,以加强集体防御机制和海湾地区的威慑能力。”

类似的表态也出现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峰会的公报中。公报坚定支持卡塔尔根据《联合国宪章》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主权、稳定,并重申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集体安全理念,强调在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时保持团结的必要性,以及着手建立相应执行机制的重要性。

唐志超表示,海合会峰会提出启动“集体安全机制”是海合会采取的一项重要行动,这部分是对美国安全保护不可靠、不可信的政策反应,同时也是针对以色列对地区安全威胁日益增大的反应,“表明海湾国家在动荡形势下不断增强战略自主,对必须依靠自身维护国家安全有了清醒认识。”

埃及总统首次将以色列称为“敌人”

显然,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令海湾国家感受到了“背刺”。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塔米姆在海合会最高理事会特别会议上致辞时表示,卡塔尔“遭受了一次背信弃义”的袭击,并呼吁“采取具体措施,解决以色列政府陷入的权力疯狂、傲慢自大和嗜血成性的状态,以及由此造成的和正在持续的后果”。

孙德刚表示,其实卡塔尔近期对美国“非常愤怒”,“三个月内卡塔尔先后被伊朗和以色列袭击,但美国都没有作为。过去这些年,中东阿拉伯国家花了巨额资金购买美国的军火,让美军部署基地,但没有给本国安全带来任何好处”,“这些国家可能会从以往对美国‘一边倒’转向执行更加战略自主的政策,把安全问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再完全靠美国来保护自己。”

不过,两位专家均表示,由于目前海湾地区的整个安全构架仍由美国主导,海湾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团结问题,比如卡塔尔和沙特等国的矛盾,仍有待解决,海湾国家要想真正实现军事战略自主,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东或将“人人自危”

半岛电视台报道称,塔米姆表示,对卡塔尔的袭击证明,以色列“对实现和平毫无真心实意”。他还对以色列在地区持续推动的扩张主义行径提出了警告。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做出了强硬的表态,但两场峰会上都未宣布应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一事的直接政治和经济措施。

海合会秘书长布达维在峰会后的记者会上敦促美国特朗普政府采取行动,遏制以色列的行为。布达维表示,海湾阿拉伯国家希望美国能够利用其对以色列的影响力,使其停止这种行为,“他们对以色列拥有影响力,现在是时候利用这种影响力了。”

但是,现实的情况可能会令阿拉伯国家更加担忧。就在峰会召开的同时,以色列仍在持续对加沙地带发动袭击。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6日证实,以色列国防军已于15日晚“攻入”加沙城。报道称,以军坦克已进入加沙城。

与此同时,美国似乎也没有改变其坚定支持以色列的一贯立场。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抵达以色列进行访问。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他当天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共同造访了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哭墙”,在访问期间,内塔尼亚胡对记者表示,美以关系“坚如磐石”。

另据半岛电视台报道,15日上午,内塔尼亚胡和鲁比奥举行了长达3小时的会谈。在随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内塔尼亚胡称,鲁比奥的访问明确表明美国与以色列站在一起。“鲁比奥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以色列对战争的叙述。”报道称。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消息,鲁比奥将在16日访问卡塔尔。

唐志超表示,鲁比奥这趟“本应公开批评以色列之旅却变成了表达‘坚如磐石的支持’之旅”,美国的政策很难让阿拉伯国家满意,“对阿拉伯国家而言,在政治和技术角度看,这次袭击行动没有美国的许可和一定程度的军事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唐志超认为,以色列的一系列行动暴露了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哈马斯问题上的不妥协立场、对“两国方案”的摈弃和吞并巴勒斯坦、重塑地区格局的野心。他表示,这意味着“海湾地区的安全威胁正在由伊朗转向以色列,最终会导致海湾阿拉伯国家对美国信心的丧失,中东安全格局也将因此重构”。

孙德刚表示,未来整个中东地区恐怕将没有什么动荡之弧、繁荣之弧、稳定之弧的区别,“中东地区已经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地方能够置身事外。像卡塔尔这样一个寻求中立、追随美国的国家,都发现自己的安全是没有保障的,那么对于整个中东地区来说,恐怕会陷入‘人人自危’的状态,寻求外部的保护是不可靠的,地区风险的外溢和扩散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

孙德刚表示,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只有“全球南方”和“全球西方”达成支持巴勒斯坦的统一战线,对美国施加巨大的压力,促使美国政府改变政策,以色列才会做出让步、重回“两国方案”的框架下。他表示,“目前以色列有恃无恐,就是因为美国没有给以色列足够的压力,这也意味着要实现最终和平,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安怡孙记者 范长江 摄
🤸🏼 404skixixkino404skixixkino星战闪耀来袭魔都迎来飞利浦星(原标题:新马奇诺防线?欧盟又吵起来了)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近期,丹麦、挪威和德国多座机场出现多架不明无人机干扰,机场运营一度受到影响。西方借机炒作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威胁”,俄方则指责此举是欧盟为增加军事开支“找借口”。
埃及总统首次将以色列称为“敌人”图片
配置flou2官网下载国内载点2的步骤及注意事项_时政“他被救上去了,水里就剩下我,我开始害怕了。但是当时根本没时间思考,不想要他死。”白玛初告诉记者,她游泳其实不是很熟练,这是第一次在户外河流里下水。▲白玛初给落水者送救生圈 视频截图“没有时间想,我真的不想要他死”
📸 程孝先记者 何光宗 摄
🙅🏿 ѺСʱ|文轩探花177小王祖贤返场 - 两仪鸟以下文章来源于底线思维 ,作者沈逸观察者网时评专栏沈逸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今天,大家都看到了万众瞩目的九三阅兵。9月1日在天津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第四个全球性倡议,其中全球治理倡议提供了一个框架,包含五项指导原则,安全、发展、文明是三个核心议题,三根支柱。而今天的阅兵提供的是最有效的底层实力支撑,和中国的全球治理倡议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 搞机time的恶心软件直接打开2023- 如何轻松中招并后当地时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一记“法律大耳光”扇向了特朗普政府,裁定其多数关税措施缺乏国会明确授权,属于越权行为。不过本次裁决并非立即生效,而是要等到10月14日才正式执行,这就为特朗普团队冲向最高法院寻求“翻盘”争取了时间。
谜漫画app下载-谜漫画(免费观看)安卓版下载安装v1.0_71游...潇湘晨报此前报道,10月3日,长沙一摄影师被曝接了这天大量婚单后,于当日凌晨突然失联,受害者已有数十人,且来自益阳、衡阳、常德、岳阳、浏阳等湖南各地。属地市监和公安均已第一时间介入处理此事。10月3日中午,潇湘晨报记者搜索“多多”摄影师的账号“奈枫摄影”,发现其主页内容已被清空,记者私信暂未获恢复,记者拨打其电话但处关机状态。天眼查信息显示,“奈枫摄影”门店位于天心区裕南街街道,成立于2025年1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