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把稀土当武器?没关系,我们美利坚已经找到解药啦!”
——这是2025年9月22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给全美人民打的一针强心剂。标题炸裂,内容魔幻,情绪拉满,仿佛下一秒就能用铁锈和空气造出一台F-35。
福克斯新闻更是兴奋地宣称,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用铁和氮气合成“氮化铁磁体”,制造成了超强磁体的方法,性能甚至超越中国的稀土磁铁,这下再也不怕被中国“卡脖子”了。
美媒报道截图
福克斯新闻:我们对中国翻盘啦!
美媒直播画面
如果我们稍微扒一扒这项“革命性技术”的底,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氮化铁磁体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材料。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它始终没有商业化?答案很简单:它有一个致命缺陷——温度一高就容易氧化,一氧化就退磁。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在地球常温环境下都难以保持稳定,更别说用在高温、高振动的电动汽车电机或风力发电机里。
所以哪怕今天,美国媒体说它性能“超越所有中国产品”,也没有任何权威实验数据拿出来佐证。
王建平教授团队确实在研究氮化铁磁体
虽说明尼苏达大学的王建平教授团队(变成美国人了)确实在研究氮化铁磁体,而且这种技术理论上能用地球上最丰富的铁和氮气替代稀土。听起来很美好是吧?但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技术从1950年代就开始研究了,到现在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王教授的公司Niron Magnetics虽然拿到了5200万美元投资,但他们现在的产能目标是试点规模,大约一吨左右。和中国数十万吨的稀土磁体产量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这在工业体系里是什么概念?
简单说,别说替代中国稀土,就算是满足一条电动车生产线的需求都远远不够。
王建平的公司拿到了5200万美元投资,准备试点生产1吨
今年4月,中国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戳中了西方制造业的命门。福特汽车芝加哥工厂5月份被迫停产一周,探险者SUV生产线直接停摆,欧洲制造商更是遭遇严重 disruptions。中国掌控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这种“断供”的威力确实让欧美都尝到了苦头。
工厂分拣矿石
人越缺什么就越喜欢强调什么,美国现在都开始吹嘘“我们创造出了一种磁化强度超过中国稀土生产的任何材料”这种话术了,那只能说明的老美如今怕是被稀土整得都快自闭了,所以只能突然放出这么一个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理论产品,稳一稳“军心”。
(图:美国“绝对”有足够的资源实现稀士独立和主导地位,CEO声称)
特朗普讲话 资料图
也不知道美国媒体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装傻,他们这几天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宣布“中国武器化稀土”的时代即将结束了,甚至还建议美国政府效仿中国当年建设稀土产业的决心,投入数千亿美元推进氮化铁商业化。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哦对了,就像当年鼓吹“石墨烯改变世界”、“量子计算马上普及”一样,某些西方媒体总是热衷于制造技术突破的大新闻,尤其是当这些新闻能够迎合“摆脱中国依赖”的政治叙事时。
美媒报道截图
目的不在于告诉公众真相,而在于给政客施压:赶紧掏钱投资,不然我们就真的被中国卡脖子了。问题是,这药方现在顶多算实验室配方,离真正能吃下去救命还差得远。
说到底,中国在稀土上的优势,不是靠一篇评论就能抹掉的。几十年积累的产业链、数千亿规模的加工能力,以及完整的下游应用市场,美国想用一个还没量产成功的新材料来撬动,实在是想得太简单。真正该问的是:美国人自己是否有耐心和投入,把铁氮化物这条路走完,还是只会停留在媒体口号里。
毕竟,要真能靠一吨产能挑战中国稀土产业,那还真是科学史上的奇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