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军方进入红色警戒,马科斯躲在总统府,在下台声中度过难忘生日
9月13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迎来68岁生日,没有蛋糕、没有鲜花,只有震耳欲聋的抗议声和全境拉响的红色警戒。
菲律宾全境拉响红色警戒
总统府门口人潮汹涌,总统本人却迟迟未露面,连个蛋糕都没敢切,倒是军方和警察,全员上岗,连休假都被取消。这场由防洪工程腐败案引爆的社会风暴,不仅让马科斯的生日成了“躲警报”纪念日,也把他推到了下台呼声的风口浪尖。
腐败塌方,军警上岗,马科斯“没脸”露面
原本是用来保命的防洪工程,结果成了掏空国库的“水鬼工程”,自2022年以来,菲律宾政府花了5450亿比索,结果审计一查,发现一大串项目不是质量堪忧,就是根本不存在,光听名字就让人皱眉的“幽灵工程”,居然是常态操作,搞工程的比搞魔术的还专业。
用来保命的防洪工程,结果成了掏空国库的“水鬼工程”
更让人炸毛的是,至少15家承包商被指控和政府官员一起玩“利益共享”,工程还没动工,就先收好10%-25%的“预付佣金”。众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他不仅是国会大佬,还是总统马科斯的亲戚。这下好了,家门口起火,马科斯想装作没看见都难。
抗议声浪一波高过一波,9月12日,菲律宾武装部队直接拉响最高级别红色警戒,取消全军休假,全国待命。
2100名警员加上1500名快反部队,连交通管制都上阵维稳,总统府的灯还亮着,可总统本人却彻底消失了,总统府发言人卡斯特罗代为发声,说马科斯“理解民众愤怒”,还支持“表达权利”,听起来像是要认真查办,结果调查组连名字都没公布,权限也没说清,怎么看都不像是动真格。
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卡斯特罗
这种“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什么都没说”的回应,民众早就听腻了。抗议者的标语从“反腐败”升级到“总统下台”,学生、工人、司机、宗教团体全上街,连公务员都开始响应。这不是一般的热闹,这是要“改朝换代”的节奏。
军方口说中立,历史却让人不安
就在一片混乱中,军方发言人帕迪拉上校出面说话。她强调军方“忠于宪法,不忠于个人”,反对违宪手段解决问题,说得滴水不漏,还补了一句:红色警戒只是“标准安保程序”,大家别慌。
菲律宾民众示威要求总统下台
听起来很正经,可谁都知道,菲律宾军方历史上不是没干过“关键时刻站错队”的事。1986年那场“人民力量革命”,不就是因为军方倒戈,老马科斯才灰溜溜流亡夏威夷?现在的局势,有点像当年的翻版,军方嘴上说中立,实际动作才最关键。
而马科斯这个“二代总统”,继承的不只是总统宝座,还有那个父亲留下的“政治包袱”。老马科斯当年实行戒严14年,搞得民不聊生,贪腐上天,据说侵吞了100亿至300亿美元的国家财富,历史的阴影从未散去,如今又爆出腐败丑闻,民众的愤怒就像是被一根火柴点着的汽油桶,一触即燃。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军方如果真的中立,那就该严守宪法、保护人民。但如果“中立”成了“回避”,那就很可能被动推到风口浪尖。现在不是军方想不想选边站的问题,而是群众能不能容忍他们什么都不做。
躲不了的生日,背后的权力困局
马科斯今年的生日,注定不平静,民间抗议一浪接一浪,9月21日的“戒严纪念日”还没到,就已经有多个团体吹响集结号,黎刹公园、总统府周边、市政广场,通通列入集会阵地,运输团体“Manibela”和“Piston”也宣布罢工三天,连公共交通都要“瘫痪式抗议”。
抗议民众和军警对峙
最要命的是,这场风暴不止是民众不满腐败那么简单,而是直指整个裙带政治的根基。马科斯如果真的启动彻查腐败,势必要动到亲戚的蛋糕,尤其是那位“有名有姓”的众议长,动了人就等于动了政权根基,可要是继续装傻充愣,那就等着看抗议从一座城市烧到全国。

马科斯的支持率已经掉到52%,比年初低了13个百分点,城市中产和青年群体最先“反水”,而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早就和他闹掰,现在正借机扩大影响,搞不好哪天就成了“接班人候选”。
外部也不太平,美国和欧盟都盯着看,美方喊话要“尊重宪法和示威权利”,欧盟则更直接,要求反腐要“公开、透明、独立”。
抗议者高举横幅
说白了就是不让马科斯一边嘴上说查腐,一边把调查组关在小黑屋,毕竟菲律宾可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一环,吕宋、苏比克的部署计划,全得靠局势稳定来支撑,眼下这局面,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结语
2025年的9月13日,马科斯过了一个“没蛋糕、全警戒”的生日。这不是一场突发的政治风暴,而是一场早已埋下伏笔的制度性地震。腐败问题只是导火索,真正引爆的是民众对整个政治生态的失望。
马科斯讲话画面
总统可以不露面,军方可以说自己中立,调查可以拖延不决,但随着9月21日的临近,人们想起的不是总统的承诺,而是历史的回声。那一天,可能不仅是纪念,更可能是倒计时。
马科斯不是没有选择,只是没得选得太舒服。他可以选择动刀往内,但那一刀可能会割破自己的政治命脉;也可以继续拖延,但人民已经不太愿意再等。菲律宾的政治,从来容不得模糊选择。历史的钟声已经响起,接下来,就看马科斯听不听得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