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出一个要求后,中美声明签字生效,巴西坐不住,致电北京

中美的联合声明终于落地了,这份“迟到”许久的声明,结果却并没有太多意外。看来美方心中经历了比较复杂的纠结才终于作出决定。只不过,特朗普接下来谈到的事情,让巴西有些坐立难安,中国再次成为枢纽,一场新的博弈即将打响。
据新华社报道称,8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其决定双方关税再延长90天。这一决定,不管是对中美两国,还是全球市场都不意外,但特朗普直到最后一刻才选择签字,释放出的信号就很不一样。
首先,白宫内部可能就双边经贸方案有激烈的讨论与对峙,参考美国眼下的政治环境,可能是“极端反华派”与务实派之间的斗争,目前可喜的是特朗普是站在务实派一边的。
其次,特朗普想在中俄问题上做手脚,但“二级关税”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制裁中国的同时,美国也会受到反噬。思来想去,就只好先砍在印度身上了。
最后,特朗普可能也想把协议先在手里压一压,同中方打心理战,以便提出更多的要求。事实上,特朗普已经这么做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
就在签字生效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文称希望中国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提升至4倍,并用了“感谢”二字。

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6800亿美元,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副产品占比很重,而今年3月份经贸战开打后,中方第一轮就将其列入黑名单。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无非有两点:其一,美国农业资本是共和党背后的“金主”,各州的农场主们也是特朗普本人的坚定票仓,打击这部分利益团体,将间接的给白宫造成政治压力;其二,反制措施不能过分伤害到中国的发展利益,而在农业领域,中方一直保持多元化供应渠道,即便剥离美方市场,也能很快的进行填补。
可对美方而言,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全球农产品市场需求虽然是大,但能容纳美国产品的市场却似十分有限,大米甚至连日本的国门都挤不进去,而作为全球进口量最大的菲律宾,也因为台风受灾而暂停外部进口。
想来想去,能接盘的或许也只有中国,而从中方近期一系列的对内部署来看,似乎也有意承接,但凡事不可能是不提条件的。
有些东西,或许已摆在桌面上了。
为什么特朗普的“二级关税”只稳稳落在印度头上,而对中国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以中美俄印几方的关系来看,最应该被针对的对象,是中国才对。

美俄总统早前会面画面
与此同时,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召开的美俄元首会晤,大概率谈不出实质性的停火结果,而更多是聚焦于其他领域的共识。
那么,不管美俄之间达成怎样的共识,对世界格局一定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一个国家显得惴惴不安,那就是巴西。
先前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时,巴西表现出的态度尤为强硬,而现在中俄对美态度都有所缓和之后,尤其是中美在大豆方面可能达成的大量交易,让巴西总统卢拉或许产生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再加上特朗普如今对巴西内政问题发难,因此卢拉一通电话打到北京。
巴西总统卢拉
在中巴最新的通话中,中方明确支持巴西捍卫国家主权的行为,也表示要携手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有了这份承诺,相信不管是中美俄之间的关系,还是金砖框架或者中巴双边关系,都会有大的方向与具体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