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8图说明! 印度愈发认清现实:对抗中国越狠,对华依赖越深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印度愈发认清现实:对抗中国越狠,对华依赖越深

印度愈发认清现实:对抗中国越狠,对华依赖越深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谢超】

2025年8月31日至9月1日,印度总理莫迪将赴华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并与中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此举被外界视为印度对华政策从“联美制华”转向“务实联华”的关键一步。

莫迪此次访华是其时隔七年再度踏上中国土地,加之数月以来印度试探、缓和对华关系的举措颇多——这让外界对于印度正式转变对华政策的期待逐渐升高。

印度对华政策如何实现从观望到加速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战略性的还是战术性的?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问题,在理解莫迪政府对华政策转变的动因与逻辑基础上,尝试理解中印关系未来几年的走向。

一、经济硬约束:制造业困局与对华依赖

从时间逻辑来看,印度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爆发,是要早于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印美经贸谈判压力的。早在2024年6月,印度财长和首席经济顾问就相继释放信号,明确表示放松对中国投资限制将有利于印度经济长远发展。这两位是印度经济决策的核心成员,他们罕见对华经济政策表态,其指征意义不言而喻。

莫迪政府有意调整对华经济政策基调,来自于多方面的压力。

首先,尽管印度长期鼓吹“印度制造”和“对华脱钩”,但现实数据揭露了其经济脆弱性:2024-25年,印度净外国直接投资(FDI)骤降至3.53亿美元,仅为上一年度24亿美元的约七分之一,不足2020-21年440亿美元的1%;同期外资撤出规模达520亿美元,反映出印度营商环境恶化与政策反复带来的弊端,已经导致印度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严重下降。

其次,印度制造业发展停滞不前的状态始终未有改观。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主要依赖公共管理、建筑、金融等服务业驱动,制造业占GDP比例长期徘徊在14%左右。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经济增长更多依赖政府开支或金融扩张,缺乏就业增长支撑,正在打破莫迪政府对外营造的“印度制造”和“GDP高增长”的神话。

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的占比正在下降

对此,印度财长和经济顾问尝试直面印度经济发展的重重危机,但印商工部长戈亚尔仍强调“对华贸易安全问题”。这充分暴露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内部分歧,务实派开始关注国家发展现实,但顽固派仍固守冷战思维。这种内部分歧使得印度对华政策释放出矛盾信号——从积极面看,政府对华态度已从“一致反华”转变为“允许争论”;从消极面看,此前高强度“脱钩断链”的对抗基调,使印度转变对华经济政策面临巨大内部阻力。

印度愈发认清现实:对抗中国越狠,对华依赖越深

事态的发展,让印度愈发认清一个基本现实:那就是印度经济发展难以摆脱对华供应链依赖,例如印度制药业发展较快,但活性药物成分(API)90%以上需从中国进口;莫迪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但93%的稀土磁体依赖中国供应。这导致印度经济陷入“对抗中国越狠,对华依赖越深”的悖论。

一个无法忽略的现实是,中国对稀土加工与开采的掌控甚至制约着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美国尚且受制于此,印度更难以摆脱。因此,莫迪政府加紧缓和对华关系,本质上是为缓解国内产业压力、稳定供应链的务实选择。

二、美国关税霸凌:印度对美战略幻想破灭

印度对华政策转向的另一动因来自外部因素,即美国关税霸凌,以及由此导致印度“联美制华”战略的彻底失败。此前印度通过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换取技术支持与国际地位,但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彻底打破了这一模式。

首先,特朗普政府正将对印关税威胁转化为实际行动,8月1日对印加征25%关税,随后以“惩罚印度采购俄油”为由再额外加征25%惩罚性关税——这将直接打击印度半导体、药品、农产品等核心出口领域。印度曾试图通过对美让步换取豁免,但特朗普叫停原定8月25-30日的第六轮贸易谈判,放任对印惩罚性关税生效。一夜之间,印度从所谓的“天然盟友”沦为美国关税霸凌的重点打击对象。

该表显示了主要受美国对印度征收关税影响的行业以及对贸易数据的总体潜在影响,包括美国占印度出口的份额、印度在美国进口中所占份额 路透社

当前印美关系暴露双重结构性矛盾:政治方面,美国重启“印巴联动”政策、加强对巴军事合作,直指印度克什米尔问题软肋;经济方面,美国以“采购俄油”为由追加制裁,使印度陷入“放弃俄油则通胀飙升、维持采购则对美出口崩溃”的两难境地。

其次,中美关系已出现缓和迹象:中国对美关税反制与稀土禁运等措施,迫使特朗普重返谈判桌,甚至对印实施“单独制裁”。这让印度措手不及,并意识到,其“左右逢源”策略已彻底失效。当前无论印度是否以及何时对美做出妥协,此前印美战略合作不断深化的进程已被打破:美国怀疑印度在联合遏制中国方面态度消极,而印度质疑美国是否真正愿意支持其对抗中国。

印美关系发展的底层逻辑在于共同遏制中国,当前事态意味着这一底层逻辑已经动摇。此前印度坚持“摇摆国家”的定位,一直避免公开与美国合作遏制中国,也不愿单方面向中国示好。美国尝试改善对华关系,将直接削弱印美共同目标与战略伙伴关系。印度对美政治和经济要价的最大底牌被釜底抽薪,此时印度唯有抢先改善对华关系,才能在大国博弈中赢得先手空间。

三、中印互信重建:善意释放与风险并存

考虑到印度国内对美国外交仍有所期待,当前印美关系变化本身也是多方面原因,因此对美经贸妥协始终是印方考虑的选项之一。在此情况下,该如何认识此轮印度对华缓和关系进程的持续性呢?

印度愈发认清现实:对抗中国越狠,对华依赖越深

第一,需要客观认识莫迪对华政策表态的政治意义。莫迪执政十余年,在涉华议题上的表态有两个特点,一是表态不多,二是措辞相对克制。在与华冲突对抗时期,莫迪本人的谨慎态度有助于降低误判风险,而在对华缓和升温阶段,莫迪对外表态往往能迅速转化为实际政策行动,并通过高层互动推动政策调整,避免官僚体系或反对派的掣肘。

2017年洞朗对峙危机,莫迪通过微博释放善意,汉堡峰会期间主动寻找机会与中国领导打招呼,最终促成其赴华参加当年金砖峰会。在中印达成“脱离接触”共识,两国领导人通过非正式会晤等机制,推动双边关系逐步回暖。莫迪此次访华能否复制2017年模式尚未可知,不过领导人外交正面互动,往往能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因此当前有理由对印度改善对华关系持谨慎乐观态度。

第二,需要充分考虑印度对华政策的美国因素。尽管印度对美外交展现独立自主色彩,但美国影响甚至形塑印度外交政策的手段很多。关税压力只是其中一方面。在防务合作方面,印度与美国的防务合作正处于历史高位,涵盖国防、技术、情报共享及半导体等领域。这种深度合作意味着美国拥有多种手段影响印度外交决策。此前,印度在购买俄石油时已谨慎遵守了美欧制裁规定。

因此,中印关系短期内缓和势头明确的情况下,中长期风险犹存,例如印度仍试图搞平衡外交(如莫迪在宣布出席上合峰会后又计划访日),有理由相信若美国稍作让步,印度可能再度转向美国。

5年来,印度外长首次访华 图为印度外长苏杰生

第三,需要明确的是,尽管印度对美仍存幻想,莫迪政府此次对华缓和表现出较高战略主动性,尤其是去年十月,莫迪争取在喀山会晤中国领导人,展现缓和对华关系的明确意愿,表示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对华关系,聚焦利益共同点,将致力于推动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走向正常化。

此前,莫迪政府主动淡化处理印巴冲突中的中巴关系,并低调回应中国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宣布莫迪将访华出席天津上合峰会之前,印方还做足了前期铺垫,6月底和7月初,印度防长、外长先后访华,并宣布恢复对华旅游签证。

在印方密集发出缓和对华关系的政治信号的情况下,中方也在释放善意,其中宣布恢复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赢得印度媒体肯定。随着中印第24次边界问题会晤,中印达成十点共识,为莫迪天津之行奠定坚实基础,中方陆续开始回应印在化肥、稀土、盾构机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在中印双方相互持续释放善意的情况下,让外界对中印缓和关系的进程充满期待。

对于中方来说,需要警醒的是印度对华政策调整亦反映其国内政治精英层的认知分裂与策略调整,此前印度长期将中国视为“崛起绊脚石”,却又在经济上深度依赖中国,这也是印度对华政策在对抗与合作间反复摇摆的重要原因。对此,中方可通过“底线思维+利益捆绑”策略延长此次缓和期,但需防范印度因国内政治或大国博弈再度转向。

此次莫迪出席上合峰会,表明印度对非西方多边平台的参与态度更加积极,中国可以借助上合组织框架强化与印在多边框架的合作,尤其是通过建立分歧管控的共识和提升机制化,既降低印度对美依赖,也可防范战略投机。例如在边界问题上,在坚持我方既有立场的基础上,可适当探讨在条件成熟的地段推进划界谈判,同时针对印度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满足我方对战略核心技术和产品管控要求的基础之上,可采取适当措施满足印企业在稀土、化肥和机械设备等方面需求,推动双方关系持续缓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冷德友记者 刘永 摄
h版宝可梦巴图官方版下载h版宝可梦巴图汉化版下据央视新闻8月9日消息,在以色列安全内阁8月8日批准以军“接管”加沙城计划后,巴勒斯坦各方表达了强烈谴责,以色列反对派人士对此也批评声不断。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言人纳比勒·阿布·鲁代奈8日谴责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以总理“接管加沙城”计划。他表示,巴勒斯坦国正与阿拉伯领导人和世界各国保持密切联系,谴责和拒绝以方这一行动,并在各个层面努力制止这一侵略行为。
印度愈发认清现实:对抗中国越狠,对华依赖越深图片
Σ 八戒八戒免费观看完整版手机在线免费大陆剧情况通报因连日降雨,8月27日,桥东区建国路与五一大街交叉口出现路面塌陷,我局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无人员受伤。目前正在积极组织抢修。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张家口市桥东区交通运输局2025年8月27日当地通报截图河北张家口路面塌陷出现大坑,有小车和电动车掉入,当地:无人员伤亡,正在抢修管线
📸 刘宝瑞记者 李书诚 摄
原神雷电将军被到深处喷水是怎么回事-她究竟隐藏了什么秘...40多岁的王先生很疑惑:为何12岁儿子小王与自己长得不像,他自行进行亲子鉴定,结果却如晴天霹雳——这个他疼爱多年的儿子并非其亲生。这一真相让王先生身心遭受伤害,愤怒之下,他将前妻张女士诉至法院索赔25万余元。
51热门大瓜曝光惊人的黑料,女星风格反差鲜明成“电磁特朗普动用正规军在美国国内国外大杀四方,成了一种新动向。文 | 海上客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年内第二次白宫会,之后,“欧洲七大佬”——也与特朗普、泽连斯基对坐,谈了些有关俄乌冲突如何解决的问题。
一小孩拿棒棒糖ss游戏,破解版-全新版本上线,新增关卡与道范曾陷“失联”风波最近,文艺界一桩疑似豪门内斗的事端,以短剧般的狗血,搅动舆论场。故事的中心,是一个87岁的书画大家,有可能争夺他的人,包括他的亲生女儿、两个继子,还有比他小50岁的第四任妻子。8月16日晚,中国当代书画家范曾的女儿范晓蕙发文,称父亲被其妻子徐萌带离住所,房屋被贴封条,库存书画古玩被搬走,家庭服务员被辞退,“人去楼空”。同一天稍晚,范曾继子范一夫在社交媒体发布范曾看展的照片,似回应争议。8月17日,警方表示未收到范曾家人报案,而“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在直播中回应,范先生正在书房。8月18日,范曾通过媒体和朋友回应,自己一切安好,闭门创作而已。不久后,这条新闻被发布者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