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总裁竞选“五人战”正式打响,将于10月4日举行投票。此前9月7日,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宣布辞职。
按提交申请的顺序,自民党此次总裁选举参选人员分别为前经济安全保障相小林鹰之、前干事长茂木敏充、现任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前经济安全保障相高市早苗、现任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这次党总裁选举的胜者如无意外,将成为日本下任首相。
五人之中,谁的优势最大?日本会不会产生首位女首相?新首相将面对哪些问题?
从左到右分别为茂木敏充、林芳正、小泉进次郎、高市早苗、小林鹰之。 新华社图
“五人战”正式打响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日本首相、执政党自民党总裁石破茂于当地时间9月7日18时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宣布决定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
9月22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发布公告正式打响“选战”。综合日媒报道,按提交申请的顺序,参选人员分别为:前经济安全保障相小林鹰之、前干事长茂木敏充、现任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前经济安全保障相高市早苗、现任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各竞选阵营已向自民党总部提交了包括20名自民党籍国会议员推荐人名单在内的参选所需文件。继去年9人参选之后,在现行需20名推荐人支持的制度下,今年参选人数与2008年、2012年并列成为史上第二。
现年44岁的小泉进次郎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次子,主张修改宪法、提升军力等右翼政策。他20日表示胜选后将尽快推出相关经济措施以应对当前物价上涨,他还强调将与在野党合作。
《产经新闻》等日本媒体认为,小泉的优势在于拥有自民党籍议员的广泛支持,但资历尚浅、缺乏担任内阁要职经验以及政策辩论能力不足是其短板。
试图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她提出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并提高防卫开支。她还称将考虑扩大执政联盟框架,以应对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均失去多数议席的局面。
日本舆论分析说,64岁的高市早苗因其极右翼政策主张获得保守派支持,但“过右姿态”也会成为不利因素。有媒体注意到,高市早苗近日在记者会上侧重先谈自己的经济政策,并避免涉及过多极端言论。
茂木敏充曾担任外务大臣、自民党干事长等职务,政界履历丰富。他近来提出聚焦地方振兴和构建新执政联盟框架的政策主张。《日本时报》等媒体认为,在如今自民党更看重吸引年轻选民、拉拢其他保守政党合作的背景下,现年69岁的茂木想要获得更多支持有一定难度。
50岁的小林鹰之自诩为“稳健的保守派”。毕业于东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他声称要让日本成为科技强国,并加大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在安全方面,他主张修宪和提高防卫开支。日本舆论认为,精英式学历和公职背景是小林的加分项,但知名度较低、资历尚浅是他的劣势。
林芳正在政治理念上遵循“中间路线”,其政策主张相对稳健温和。在外交上,林芳正被认为“既知华、又知美”。林芳正18日表示,将继承前首相岸田文雄和石破茂的路线,“并添加新内容”。日媒认为,64岁的林芳正属于自由派,恐怕难以获得党内保守派支持。
22日下午,5位候选人出席了政见发表演讲会,总裁选举的焦点之一是应对物价上涨的对策。据NHK22日报道,小林鹰之提出,增加包括育儿群体在内的在职世代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重新审视税收减免方式与税率结构;茂木敏充提议设立规模达数万亿日元的“生活支援特别地方交付金”,让地方可根据各地区的课题自由使用;林芳正提出务必要让实际工资实现1%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报道,高市早苗表示,“日本部分产业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需借助外国劳动力补充,但必须稳步推进相关措施。”小泉进次郎则称,“打破通货紧缩时代经济运营的常规壁垒,构建通货膨胀时代的新型经济运营模式。首先将着手废除汽油税暂定税率,并推进引入根据物价和工资上涨情况调整基础扣除额等机制。”分析认为,除经济政策外,各位候选人还将围绕外交与安全保障政策展开角逐。
2024年10月27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右)和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将象征成功当选的红花贴在候选人名字上。新华社发(Pool图片,青山隆史摄)
两大因素或定胜负
据自民党总裁选举管理委员会安排,候选人22日起将通过记者会、演讲会等形式阐述各自政策主张,选举投票将于10月4日进行。
根据自民党党内规则,本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将争夺国会议员票(295票)和党员党友地方票(295票)共590票,获得过半数有效票的候选人胜出。第一轮投票中若无人过半数,排在前两位的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决选投票”。而在第二轮投票中,最终入围的两位候选人将争夺国会议员票(295票)和都道府县票(47票)共342张选票,获得有效票多者当选。自民党总裁选举管理委员会2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拥有投票权的全国党员人数为91万5574人,较上一次总裁选举时的105万余人减少了约14万人。
日本《产经新闻》与富士新闻网(FNN)22日发布了最新实施的联合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询问“谁最适合担任下任总裁”时,高市早苗以28.3%的支持率位居第一;小泉进次郎以25.7%紧随其后;林芳正以11.1%位列第三。小林鹰之和茂木敏充支持率分别为4.0%和3.8%,另有23.3%回答“不在5人之中”。
在仅针对自民党支持群体的调查中,小泉进次郎以35.2%的支持率居首,后续依次为高市早苗22.5%、林芳正18.6%、茂木敏充5.3%、小林鹰之4.0%。共同社22日称,此次选举预计出现“混战”,争夺战可能持续至“决选投票”,而地方票将是关键所在。《日本经济新闻》则称,此次5人参选可能导致选票分散,大概率会进入第二轮“决选投票”阶段。
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党总裁选举或将受到两大因素影响。
一是党内“大佬”决定部分选票归属。自民党内向来有派阀政治的传统,虽然自民党大部分派阀已因“黑金”丑闻解散,但麻生太郎、岸田文雄、菅义伟等曾担任日本首相的自民党“大佬”在党内仍有不小话语权。
二是“石破票”的流向值得关注。《朝日新闻》报道说,在去年总裁选举中投票给石破茂的人,可能在这次选举中支持他们认为能继承石破茂政策的候选人。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表示,此次5位候选人各自的特点比较明显,尽管在舆论调查中,小泉进次郎和高市早苗的支持率较高,但新总裁也并不一定在二人当中产生。由于自民党总裁选举规则中地方票与国会议员票各占一半,候选人能否在地方党员和支部代表中获得广泛支持,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他表示,林芳正或许有可能争取到地方党员票和党内议员票的支持,成为“黑马”,不过现在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此外,与去年的选举相比,此次选举还有一大不同。去年选举时,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国会众参两院均占据多数地位,而如今执政联盟在两院都已经“失守”,不管谁坐上总裁之位,都将继续面临少数执政的困境。在这一局面下,如何与在野党博弈,并通过有效政策赢得民众支持,是当前自民党面临的重要课题。
7月20日,人们在日本东京的一处投票站内参加投票。新华社/共同社
新首相上任将面临哪些问题
这次党总裁选举的胜者如无意外,将成为日本下任首相。
英国《金融时报》22日报道称,日本自民党下个月或将创造政治历史,迎来首位女首相或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但情况似乎没那么简单,目前,由于自民党在国会的“双少数”地位,新总裁能否顺利当选首相还存在一定风险。另一方面,自民党新总裁即使顺利当选首相,也将继续面对政治乱局,在“双少数”局面下推进政策仍将困难重重,尤其要面临诸多难题。
《金融时报》称,自民党在过去70年中除少数年份之外一直执政,而如今党内分歧严重,公众支持率不断下滑,新总裁将面临被视为“生死存亡”的挑战——如何重振陷入困境的自民党。一位不便具名的日本学者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去年石破茂当选时曾一度幻想过他能给自民党带来改变,结果却是遗憾离场。如今党内派阀林立、政策缺乏创新、民众信任持续下滑,使得选举更多沦为形式上的权力更替。即便新总裁诞生,也难以在短期内重塑政局稳定与公众信心。对于今年的选举结果,他本人并不抱有期待,因为结果可能“都差不多”。
这位日本学者表示,尤其是经济复苏乏力、少子化加剧与国家安全战略转型交织,考验着新领导层的执政智慧。即便党内勉强完成权力交接,外界对其治理能力的质疑声仍难以平息。民众期待的不再是派阀平衡下的妥协产物,而是能突破僵局的实质性变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认为,无论谁当选,都将面临诸多棘手的内外政策难题。
内政方面,新首相上台后可能会调整政策的方向或是重点,但核心目标都是要提振经济,抑制物价上涨,改善民生。新首相的政策路线并不会与石破茂有太大不同,主要的不同点或在于对财政和货币政策是紧缩还是宽松的选择。
对外政策方面,新首相也会大体延续过去几届内阁的外交路线,同样需要优先应对来自美国政府的经贸和安保压力,努力稳定日美同盟关系。石破茂在自民党内属于相对温和和稳健的保守派。如果更偏右翼的政客当选,日本的对外政策可能会在防卫安全政策上更加激进,谋求加快推进修宪强军,这或导致日本对外政策更加右倾。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网、环球网、总台环球资讯广播、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
上游新闻编辑 饶治美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