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逼到墙角!泰国国王动身访华,柬埔寨把黄金大批运来深圳
图为特朗普
日前,特朗普在同东盟国家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签署贸易协定时,加入了一则被称为“毒丸”的条款,条款中称,一旦被美方发现,有国家签署竞争性协议,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美方随时可以单方面撕毁贸易协议。
说是反对竞争性协议,其实是以此来减少东盟国家和中国“牵手”。通过条款把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合作可能性绑在道义或经济压力下,让它们在对华合作时必须考虑美国的立场和潜在惩罚风险。
换句话说,这个条款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一种地缘政治工具——把贸易协议变成“外交杠杆”,让美国在区域竞争中保留随时插手的权力。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专家玛丽亚表示,特朗普的这项条款是对多边主义的一记重拳,最终目的是阻止供应链同中国的整合。
此言不虚,东盟国家一旦接受该条款,在签署任何与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协议时,都要考虑美国的反应,这本质上削弱了多边贸易谈判的自由空间。大家在做决定时,不能单纯考虑区域利益或供应链效率,而必须把美国的立场放在首位。
长期来看,东盟与中国的供应链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这种条款像一根绳子,把国家的手绑在“不能靠近中国”的位置上,从而延缓或阻断中东盟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这条款表面是保护美国利益,实质上是用经济手段干扰多边合作和供应链布局,同时遏制中国在东盟的影响力。这么看来,称它是“毒丸”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要知道,中国-东盟的关系非比寻常。中国已经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供应链高度嵌套,短时间内撕毁或疏远合作成本巨大。另外,10月底,中国-东盟贸易3.0升级议定书在吉隆坡签署。这不仅是贸易数字增加,更是制度化和战略性合作的强化,意味着东盟和中国的合作更难被外力轻易撕开。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想用一则条款离间中国-东盟,未免显得可笑。
眼下,局势逐渐有风雨欲来之势。东盟国家纷纷“自救”。6日,外交部网站宣布,泰国国王将于本月13日至17日访华。这是几十年来泰王首次访华。在美国不断施压、试图通过“毒丸条款”控制东盟国家选择时,泰国此举表明,它愿意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自主空间,不被单边威慑完全左右。
另外,访问中国可进一步巩固泰中在贸易、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上的合作,这也传递给其他东盟国家一个信息——在面对美国压力时,可以寻求中国作为“战略平衡”。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泰国动作往往会被其他成员国参考。这次访问可能带动更多东盟国家在中美博弈中采取更务实、灵活的立场,而不是完全向美国靠拢。换句话说,这既是东盟“自救”的一个象征,也是地区局势中风向微妙调整的信号——中美竞争下,东盟正在努力“多点平衡”,而不是被动承压。
除了泰国之外,柬埔寨也有动向。据彭博社报道,柬埔寨将把国内新买入的黄金,存储到广东深圳金库中。美媒还提到,除了柬埔寨外,还有好几个国家也有同样的想法。
据彭博社报道,柬埔寨将把国内新买入的黄金,存储到广东深圳金库中
把黄金存储在中国,实际上是对国际金融体系依赖的多元化。美国和西方金融体系对一些国家有潜在制裁能力,而黄金是硬通货,把它存到中国,相当于“备用通道”,减少单一体系带来的风险。
黄金存储本质上是一种信任投票,也体现出柬埔寨(以及其他几个国家)在金融和经济上逐步向中国靠拢,同时也给美国的威慑条款增加了复杂性——你说撕毁协议,但这些国家已经在构建自己的战略缓冲。
东南亚国家此举,不仅仅是经济操作,这也是对外界发出的政治信号:你想限制我们的合作选择?好,我们有办法自我“保险”,而且这种保险还在你的竞争对手手里。
总的来看,这些动作表明东盟部分国家正在悄悄构建“中美之间的战略缓冲”,既不完全倒向美国,也不彻底脱离中国,而是通过经济和金融手段增加自主空间。
延伸阅读
柬埔寨决定将大批黄金运往深圳寄存 中国反向拉爆美债
随着国际黄金价格的波动不断加大,各国央行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如今的信用货币之中的美元,已经不是钱的美元了,它对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购买力正在被人民币取代。甚至已经有东南亚国家做出决定要把黄金储备寄存在中国,依靠人民币黄金之前的强信用来提升自己信用货币的地位。
国际黄金价格火箭般的冲上了4300美元,又过山车式的暴跌500美元,国际投行忙着唱空黄金价格,却绝口不提美元和美债正在被其他货币所取代。
东南亚国家决定将黄金寄存在中国对于美元来说意味着什么?美元美债的崩盘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
人民币的黄金筹码
根据美国媒体彭博社的11月6日的最新报道,柬埔寨将成为首批在中国储存黄金的国家之一,目前柬埔寨央行持有约54吨黄金,占柬埔寨26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
柬埔寨计划将黄金储备存放在位于深圳保税区
柬埔寨计划将黄金储备存放在位于深圳保税区,并在上海黄金交易所注册的金库中。除了柬埔寨之外,还有其他的国家对这种做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正评估将黄金储备从伦敦等传统黄金中心分散配置的好处。
这标志着北京在推动自身发展为全球黄金中心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
1919年美国凭借一战债务关系构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025年,中国则通过黄金托管网络悄然改写金融规则。金融权力的转移从来不是一夜之间,而是由无数个看似微小的决策累积而成。
现在美元霸权还能够支撑多久,完全要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速度,虽然说这几天美元指数再度涨到过100以上,但是这掩盖不了美元购买力下降,美债卖不出去的窘境。
图为人民币和美元
美元指数之所以会上涨,完全是因为欧元,英镑,日元和韩元等相关信用货币贬值更大的额原因,所以哪怕美元的购买力下降,美元指数却在上涨。
但是在国际贸易上,想要用美元购买大宗商品,面对的就是像黄金一样涨价的情况。
换句话说就是,美元指数的上涨并不代表美元升值,相对应的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金价的上涨就代表的美元的购买力下降,是美元贬值的表现。
人民币已经超越了美元,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跨境交易支付货币
当下,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使人民币已经超越了美元,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跨境交易支付货币。
而在2010年,人民币跨境交易支付的份额接近0%,但是,现在是53%。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上涨了近60%。随着美债规模的不断膨胀,美元规模不断的超发,黄金的涨幅还会持续。
但是随着美债规模的不断膨胀,中国却一直在减少美债的持有量,根据公开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出售了260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
中国一直在减少美债的持有量
这使中国持美债数量降至7310亿美元,为2008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各方面来看,美元的持续性贬值,和美元霸权的不断收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东南亚国家的央行才会选择将黄金储备放在中国。
这个逻辑基本上和当初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样,各个国家为了贸易的便捷以及增强自己国家货币的主权信用,必须找一个强有力的主权信用货币进行挂钩。
以前大家选择的是美元,而现在大家正在抛弃美元,选择人民币。
之前有个货币史学家Egon von Greyerz预言“美元将贬值90%”,目前这个预言正在慢慢实现,就如同英镑逐渐退出货币贸易体系一样,美元的贬值不仅仅是对黄金或者大宗商品贬值。
往更深层次的说,随着美国整体综合国力的不断衰落,美元相对于其他信用货币也会贬值超过90%以上。
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作为全球主要流通货币的英镑兑美元的比例是1英镑可以兑换4美元,而现在美元和英镑的汇率接近1比1.
所以说美元的贬值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最终会成为现实。
而相对应的人民币也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会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佳的选择,其他国家也会像以前储备美元一样,加大对人民币的储备力度。
美元霸权正经历结构性衰退,而非周期性调整。黄金的持续走强不是偶然,而是全球央行对美元信用投票的必然结果
这个过程之中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美联储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够默默地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