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5秒带你冲进现场! 泰国僧侣性丑闻背后:金钱、特权与结构性腐败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泰国僧侣性丑闻背后:金钱、特权与结构性腐败

泰国僧侣性丑闻背后:金钱、特权与结构性腐败

泰国被一场席卷佛教界的性丑闻与贪污案件笼罩

7月初,正值泰国迎来佛陀首次布道“转法轮日”及“结夏安居”传统时节,全国却被一场席卷佛教界的性丑闻与贪污案件笼罩,泰国佛教遭遇史上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事件的导火索是泰国首都曼谷著名寺庙三殿寺住持的突然退位。6月底,泰国宗教界一名高级僧侣向警方报案,称三殿寺住持帕提普・瓦奇拉帕莫克(Phra Thep Wachirapamok)遭人勒索。

然而警方调查发现,瓦奇拉帕莫克此前与一名35岁女子存在秘密恋情。该女子谎称怀孕,向其索要768万泰铢 “抚养费”,被拒绝后愤怒地公开了二人关系,曝光了酒店视频及谈话录音。宗教界不满其勒索行为,促使警方介入调查。

在警方接触前,瓦奇拉帕莫克已逃往老挝。但调查的深入让更多涉案高级僧侣浮出水面。警方搜查该女子住所时,在其手机中发现超过8万张照片和视频,涉及瓦奇拉帕莫克在内的多名佛教高层,部分僧侣被勒索后向该女子转移巨额资金。警方透露,过去3年其银行账户累计存入约3.85亿泰铢(约合8550万元人民币),目前仅余8000泰铢,其余已被全部提取。

截至目前,该女子因涉嫌敲诈勒索、洗钱及接收赃物受到多项指控;涉案的十余名僧侣中,已有9人选择还俗。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甚至因此撤销了6月颁布的一项授予81名僧侣更高头衔的皇家法令,他表示近期发生的不当行为“给佛教徒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事件发生后,泰国代总理普坦下令审查与加强有关僧侣与寺庙财务交易的法律规定。泰国中央调查局也已设立官方脸书页面,鼓励公众举报僧侣的不当行为。

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

《环球时报》报道称,在泰国,超过90%的人口信奉佛教,一直以来僧侣都备受尊崇,并在日常生活中享有优先地位。然而一系列丑闻的曝光,严重影响了佛教机构及僧侣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泰国僧侣丑闻屡见不鲜

案件发生后,为安抚公众情绪,泰国皇家警察副总长基特拉·潘佩特(Kitrat Phanphet)对媒体表示:“这起案件不能代表整个佛教。”他承诺将组建新的专案组,调查僧侣不当行为,并强调:“这只是极少数人的错误。”

然而,泰国僧侣的黄赌毒丑闻屡见不鲜,大部分案件涉及曾深受信众尊崇的高级僧侣。最著名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帕扬特拉(Phra Yantra)丑闻。作为当时泰国的顶流大师,他以极具魅力的个人形象获得大量国内外信徒的拥趸。但1994年,他的“神圣”形象轰然崩塌:被控诱骗多名女性发生性关系,其中有女性带着孩子出面指证,并出示了两人如同夫妻共同生活的照片等证据。

调查还发现,帕扬特拉挪用信众捐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色情场所消费。僧伽最高委员会认定其行为严重违背僧侣戒律,将其驱逐出境。但帕扬特拉拒绝接受裁决,还将僧袍颜色改为绿色,自称仍是僧人。据《曼谷邮报》报道,他持假护照潜逃美国,并获得政治庇护,继续以僧侣身份活动。自2014年案件到期后,他甚至多次回到泰国庆祝生日,仍有信众跪拜追随。

到了数字时代,僧侣利用科技进行秘密性聚会、不透明地管理私人捐款账户,以及打造社交媒体形象以获得超高影响力的案例略有增加。现代僧人的情感世界不再仅仅存在于森林或寺庙中,也隐藏在他们托钵袋里安装的应用程序中。

泰国僧侣性丑闻背后:金钱、特权与结构性腐败

2013年的“炫富僧侣”事件是从一条YouTube视频爆发的。画面中,本名维拉波尔·苏克波尔(Wirapol Sukphol)的僧人身披僧袍,戴着名牌太阳镜,手握成捆现金,坐在私人飞机的真皮座椅上,身旁还放着路易威登手提包。

随后,泰国特别调查部门查明,苏克波尔通过非法手段敛财,名下不仅有约2亿泰铢存款,还有22辆奔驰汽车,并在泰国老家和美国分别拥有豪宅,还专门打造了一座巨大的玉佛复制品。最终,他因欺诈、洗钱、强奸及侵犯未成年人等罪名被判入狱。

2023年4月,又一桩性丑闻引起警方关注。这次被曝光的是因讲法能力出众而闻名全国的帕塔玛基里寺(Wat Pa Thammakhiri)住持帕空(Phra Khom)。警方突袭了这座曼谷附近的寺庙,发现塞满现金的行李箱、大量金条金块,以及一张银行转账记录,显示他向家人汇款220万美元。帕空与另外6名僧侣一同被捕,最终被判处总计468年监禁。

据澳大利亚ABC新闻报道,泰国全国约43000座寺庙每年从公众捐款中筹集的资金总额估计达40亿美元,政府还额外拨款约1.7亿美元支持寺庙发展。然而,由于寺庙财务缺乏透明度,这些巨额捐款的流向几乎无法追踪。

泰国全国约43000座寺庙每年从公众捐款中筹集的资金总额估计达40亿美元

信仰与财富之间的界限模糊

两千多年来,上座部佛教一直是泰国人的精神依靠,至今仍影响着国家法律。超过九成人口信仰佛教,僧侣依然受到特殊的尊崇。泰国男性按照传统一生中至少要出家一次,短则数周,长则数十年。一旦披上绛红色僧袍,就必须以节制和德行作为榜样,恪守佛教的核心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能有性行为、不说谎、不吸毒、不酗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遵守多达227条严格戒律。

按教义规定,僧侣的生活应仅依赖施主的供养、布施食物以及每月约170美元的微薄津贴。但他们也会收取讲法、祝福和主持仪式的费用——这使信仰与财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一些佛教团体严格禁止僧侣接受金钱,而另一些则游走在灰色地带:本应捐给寺庙或宗教项目的款项,最后可能落入僧侣个人的钵盂中。著名的法身寺(Wat Dhammakaya)也被推至风口浪尖。

这座寺庙位于曼谷郊区,外观酷似飞碟,与传统的金色尖塔形成鲜明对比。但外形并非唯一引发争议的地方:法身寺多次因鼓励信众用金钱积德而备受批评。寺内的圆顶建筑据称按照可存续千年的标准设计,内部供奉着多达100万尊佛像,其中30万尊向外展示,被称为“人间天堂”。这些佛像都可供信众“结缘”,购买佛像还能获赠护身符作为回馈。护身符分为3种,价格不同,据称可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富与福报。《僧伽法》则赋予住持对寺庙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身寺前僧人向《曼谷邮报》透露,住持法胜法师(Phra Dhammachayo)与一名任职于知名银行的女信徒关系密切,后者利用职务便利帮其伪造财务文件。这位曾主管寺庙财务的前僧侣向《曼谷邮报》表示,法身寺账目混乱,从信众处筹集到的10亿泰铢去向或已成谜。

法身寺长期与城市中产阶层、企业家和部分政客保持良好关系,泰国前总理他信上台后,法身寺在全国范围的扩张更快,寺庙募款额显著增加,《环球时报》在报道中提到,有消息称,法身寺与他信及他信的支持者“红衫军”联系紧密。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法身寺事件可能牵扯到政治问题。不过,《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说,法身寺否认寺庙卷入政治,并表示法身寺在泰国的各个政治派别中都有支持者,而且信徒在寺庙里不准谈论政治。2016年,泰国军政府曾包围法身寺数周,试图逮捕住持法胜法师,指控其洗钱和挪用巨额捐款。但寺庙高层和大批忠实信众组织抵抗,导致抓捕行动最终失败,法胜法师也随即神秘失踪。

曼谷以北的孟寺(Wat Muang)住持最近报警称,房间被盗走约1000万泰铢现金及重约3.79公斤的黄金。面对记者质疑为何手握巨款,他冷笑回应:“我每次被请去做一场仪式就能收1万泰铢,五场就是5万泰铢。你给得起吗?我只和有钱人打交道,不理会贫民窟里的人。”

泰国僧侣性丑闻背后:金钱、特权与结构性腐败

对此,《曼谷邮报》前社论编辑萨尼苏达·埃卡柴(Sanitsuda Ekachai)在评论文章中尖锐指出:“有人担心,揭露少数道德败坏的僧侣会损害佛教本身,动摇民众信仰。但错了,这些僧侣是寄生虫,不是宗教的守护者。他们必须被清除。”

根深蒂固的僧侣官僚体系

最近的瓦奇拉帕莫克案中,已有9名涉案僧侣选择还俗。除了上世纪90年代没能成功劝退国际大师帕扬特拉,一旦丑闻曝光,宗教界能为挽回集体形象作出的最大努力就是立马要求涉事僧侣还俗。

泰国国家佛教办公室负责人英塔蓬·詹达姆(Inthaporn Jand-iam)不但称赞他们“勇于承担责任”,还敦促僧侣起诉涉案女子。他坚称,这些僧侣才是受害者,如果不采取法律行动,未来还会有僧侣遭遇同样的命运。

尽管这起丑闻再度揭开了某些高级僧侣的谎言与伪善,但在寺院高墙之内,一切依旧照常运转。如同以往的每一次丑闻,佛教界几乎未进行深入反省或真正改革,这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体系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问题也远非几个坏僧侣那么简单。之所以屡屡发生丑闻,根源在于体制内部的系统性漠视、封闭与沉默,让腐败滋生。

“这就像泰国的官僚体系,是一种等级森严的专制结构:高僧就像高级官员,低阶僧侣就是下属。” 宗教学者素拉颇·塔维萨(Prakirati Satasut)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泰语频道采访时表示,“很多僧侣即使目睹不当行为,也不敢发声,因为质疑上级很可能被逐出寺庙。”

一些僧侣或许已经偏离佛陀当初的教义。正如萨尼苏达·埃卡柴指出:佛陀本是皇室出身,却主动舍弃财富与特权,追求精神解脱,并要求僧侣远离金钱,因为他深知金钱会滋生贪欲。但在今天,泰国的僧侣大多来自贫困乡村,希望通过出家获取教育;而寺院教育往往只要求背诵经文,似乎缺乏了对精神修炼的真正重视。更糟的是,僧侣的晋升与惩罚权力被少数长老掌控,任何质疑都无处立足。

许多年轻僧侣在完成学业后选择还俗,但留下的人若滥用地位与权力,腐败就会根深蒂固。“这是根植于僧侣阶层专制统治、僧侣戒律薄弱的结构性腐败,是体制偏离佛道而产生的苦果。” 萨尼苏达总结说。

这场危机爆发后不久,7月14日,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所(NIDA)紧急展开题为“佛教危机!”的民调。结果显示,多数泰国人仍保留对佛教本身的精神认同,但对僧侣群体与佛教体制的信任已明显动摇,社会各界强烈呼吁问责与法律改革。

具体来看,68.55%的受访者表示对佛教的信仰未受影响,但76.11%的人认为僧侣沉迷于世俗享乐,导致毒品、酗酒、赌博和性丑闻频发;58.4%的受访者坦言对僧侣的信任度已降低。此外,80.76%的受访者强烈支持对违反寺院戒律的僧侣追究刑事责任,还有63%的人支持严惩那些谎称拥有超自然能力的僧侣。

如果只是寄希望于“断尾求生”,可能会促使更多人重新思考寺庙及其制度作为信仰载体的意义。就像2021年春蓬府的僧侣吸毒案,一间寺庙里包括住持在内的4名僧侣全部被捕。一时间,寺庙里空无一僧。附近村子许多家庭世世代代将先人骨灰供奉于寺内舍利塔,但目睹僧侣因吸毒被捕后,有人选择永远切断与寺庙的联系。

萨尼苏达·埃卡柴认为,泰国想要重塑僧侣和寺庙,就必须直面其道德沦丧的根源。修改《僧伽法》,要求透明度和问责制:从住持向下,到捐赠者向上。否则,丑闻将会层出不穷,直到冰山一角崩塌,整个体系崩溃。

📸 黄强辉记者 节振国 摄
正版玄机免费资料大全正版全资料免费大全_正版玄机免费资男子陈统某整理妻子遗物时发现,妻子项某生前向已婚男子陈某转账达93万余元,两人在聊天中还称呼对方“哥哥”“老婆”。为此,他和女儿以及岳父提起诉讼,要求涉事男子陈某返还93万余元并支付利息损失,另支付财产保全费5000元。
泰国僧侣性丑闻背后:金钱、特权与结构性腐败图片
斗罗大陆唐三桶比比东的不亦乐乎霜木酱最新章节无弹窗全【导读】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称其不适合担任美联储主席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舟7月31日,美联储公布7月份货币政策会议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多次公开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甚至威胁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这些行动均未奏效。本次利率决议结果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连续第五次“按兵不动”。
📸 蔡德霖记者 范长江 摄
小乔眼流泪红脸咬铁球背后的故事本文转载自环球人物·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的女儿郭惠光。“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制成功,而是打开更多可能性。”近日,一纸公告,将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的女儿郭惠光推向前台。7月16日,香格里拉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郭惠光将于8月1日起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神秘电影如果你的国家禁止请离开__》终极版 英文字这些年来,林先生一直为申请宅基地的问题苦恼。他和妻子分别患有白血病、恶性肿瘤,一家6口人挤在60平方米的村宅内。为了避免病情出现交叉感染,他申请新的宅基地,但多年无果。2024年6月,当地政府回复称,林先生已经继承父母物业,房屋确权登记在林先生名下(证件未发),故其要求分配宅基地的诉求不充分。
🧒🏽 反差婊吃瓜黑料万里长征不打烊在线,最新动态引发网友宗家争产案第一回合,宗馥莉“输”了。但她显然没有认输,律师也表示不着急下定论,杭州法院的结果才是关键。宗馥莉讲话只不过外界已一片唱衰之声,十分担心宗馥莉会败。而这种担忧显然不是多余的,宗馥莉刚“输”,恶心的一幕就发生了,18年老员工发声背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