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3秒带你冲进现场!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泰州队在苏超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常规赛阶段,他们仅排名第六。

文 | 竹 里

11月1日晚,两支同样通过“点球大战”杀进“苏超”决赛圈的球队再次通过互罚点球决出胜负,泰州队“一黑到底”,捧起冠军奖杯。

比赛在江苏最大的体育场——6万余座的南京奥体中心进行,62329人进场观战,再次刷新“苏超”以及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的上座人数纪录。

11月1日,泰州队在颁奖仪式上庆祝 图:新华社

19时35分,夜幕下的体育场决赛正式开始。上半场对战局势胶着,此后双方陷入拉锯战,在90分钟的常规时间踢成平手。最终进入点球大战环节,泰州队以4∶3夺冠。

这支常规赛仅排名第六的“黑马”,一路逆袭登顶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冠军。而站在场边,一身运动装束的周高萍,成为了中国足球历史的一部分——首位带领男足球队夺得顶级业余联赛冠军的女性主教练。

62329人进场观战,刷新“苏超”以及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的上座人数纪录

从女足国家队的主力左后卫,到苏超赛场上“唯一的女主帅”,周高萍的转型之路堪称中国足球的一道独特风景。

绿茵起步黑马奇迹

一路走来,泰州队在苏超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常规赛阶段,他们仅排名第六。但到了淘汰赛,周高萍和她的队员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半决赛对阵南京队时,61565名观众涌入南京奥体中心。在六万多名主场球迷的山呼海啸中,泰州队硬是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并最终胜出。

图为苏超决赛现场

周高萍打造的战术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她将“小快灵”的基因植入球队,采用三线压缩的防守阵型,加强快速转换的边中结合。数据表明,泰州队跑动距离比南京队多出6.5公里,传球成功率高达83.5%。

周高萍要求中前场球员在丢球后3秒内完成反抢,这种源自女足的技术流理念,让泰州队创造出30次以上连续传切的“网式进攻”。点球大战更是成为泰州队的制胜法宝。他们在淘汰赛阶段三次点球全胜,堪称“点球专家”。

周高萍曾接受采访时谈及“苏超”带给她的改变。首先,让她心理承受能力增加了。泰州队连续大比分输球,有些刺耳甚至过激的评论起初周高萍无法接受。“以前当运动员的时候我早就怼过去了!”后来周高萍慢慢释然了,“你在这个位置,承载了那么大的期望,就要承担这些”。

其次,苏超让她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更多地去了解对手教练的指挥风格,她甚至会去琢磨不同裁判的执法风格和尺度。“苏超”同时提高了她学习能力、控制能力。“如果不是‘苏超’,我可能再过四五年才能达到这样的认识水平。”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周高萍在训练女足

很多人不知道,周高萍是前国家女子足球队前队长,退役后回到泰州。2015年下半年起,正式执教于泰州市足球训练基地,负责泰州市U13至U14女足的青训工作。她带的泰州女足在全国比赛、江苏锦标赛中都曾夺冠。

她把自己带队比喻成“当妈当爹当保姆”,从孩子的训练、学习到日常生活起居,样样都要操心。压力大时,她曾数次偷偷落泪,甚至一度想放弃。但孩子们的坚持和努力,一次次支撑着她走出低谷。

周高萍的足球生涯始于一次偶然。1996年,时任姜堰女足教练的俞建国来到塘湾小学选苗子,看中了正在长跑队训练的周高萍。她超越一般女孩的跑步速度,让教练如获至宝。

后来,在体校的日子里,周高萍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拼搏精神。从泰州体校足球班到江苏少年队,再到江苏二队、一队,她的晋升之路一步一个脚印。 2004年,她成功入选中国青年队,开始了为国效力的生涯。

周高萍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4月,在中国女足与世界明星联队的比赛中,周高萍拼抢时鼻骨骨折,被缝了15针。然而仅仅五个月后,她就在女足世界杯上帮助中国队击败新西兰,晋级八强。

挂帅男足每天都像在“赶场子”

2025年初,当泰州队邀请她出任主教练时,周高萍犹豫了。她手头已有一支青训队,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

5月1日,“苏超”第一轮开赛前几日,她和丈夫王晶进行了一场深聊。“做泰州队主帅,这是你职业生涯的另一个新起点。”“你就权当减肥吧。”丈夫这句幽默的鼓励,成了周高萍接受挑战的动力,最终,周高萍接过了这枚“帅印”。

周高萍在训练泰州男足

担任泰州队主教练后,周高萍开始了“两头跑”的生活,每天都像在“赶场子”。她从不让青训队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新任务而被耽误。

与很多圈内专业人士一样,周高萍起初对“苏超”缺乏足够重视。首场战胜无锡队后,泰州队员有点放松,训练通知晚上7点开始,6点59分才到场的队员不在少数。

随后的三连败像一盆冷水浇下。有球员找到她说:“周指导,我们不能再输了。”思想重视、加强训练、研究对手、转换阵型,周高萍把这支草根队伍拧成了一股绳。

女性教练执教男足,能否“镇得住场子”?这是周高萍经常面对的问题。她的回答充满智慧:“其实都是成年人,沟通没有问题,大道理也不需要讲。”

泪洒赛场的周高萍

在她看来,足球场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给球员更多的是一种参考、一个框架,培养球员举一反三的能力”。球场瞬息万变,需要球员临场随机应变。

赛后复盘时,她会委婉地建议:“这样踢是不是会好一些?”这种沟通方式比男教练简单直接的方式更容易让球员接受。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周高萍一直强调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 “临场谁都不可能不出错,面对队友的失误,不要责怪,而是想办法去弥补。”这种强调团队协作的理念,逐渐塑造了泰州队独特的球队文化。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周高萍在不到半年里体重减了17斤。

离不开丈夫的力挺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支撑力量。对周高萍而言,这个力量来自她的丈夫王晶——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的一名警官。

作为警察,王晶的工作同样辛苦忙碌。但为了让妻子无后顾之忧,他和家人商量好分工合作。 “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我一得空,就会早点回家陪孩子。”王晶说。客场比赛时,只要有空,王晶和孩子们都会提前和周高萍通电话,加油打气。比赛前,他们会早早坐在电视机前,为泰州队的精彩表现欢呼。

周高萍的丈夫是一名警官

赛后,无论多晚,王晶都会等着妻子回家。当泰州队遭遇连败,周高萍心情低落时,王晶的幽默总能让妻子破涕为笑:“要不你就拿我当出气筒,怎么出气怎么行。”这种家庭的支持,成为了周高萍在赛场上拼搏的后盾。

最让周高萍感到意外的,是7岁儿子因为“苏超”而爱上了足球。以前,儿子喜欢的是奥特曼;现在,他和小朋友谈的是“苏超”。儿子甚至能拿着电视遥控器准确调出苏超的比赛录像,还看得津津有味。一次,儿子郑重其事地跟妈妈承诺,以后要好好踢球。当被问及原因时,儿子认认真真地回答:“足球很有魅力。”

图为周高萍夫妇合照

这个简单的回答,让周高萍看到了“苏超”更深层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播种机,在成千上万的孩子心中播下足球的种子。

在周高萍看来,中国足球的未来要靠扎扎实实的青训。她发自内心地感谢“苏超”这么火,因为它带动了社会各方面越来越重视青训。

周高萍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当年光想着踢球没太重视文化学习。现在她严格督促青训队的孩子们文化课与训练并重。从个人技术的磨练到团队战术的配合,从赛场上的冷静沉着到失败后的相互鼓励,周高萍的足球哲学早已超越胜负。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江苏网、泰州市体育局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 刘永记者 钱生禄 摄
国货硬实力打脸昔日外国权威汽车攻占欧美X11H完爆日你们知道吗?韩国总统李在明刚刚说了句大实话:"激怒中国的代价,韩国人根本承受不住!"这位新上任的总统可是亲身尝过得罪中国的苦头啊!韩国总统李在明那么问题来了:李在明为什么突然认怂?中国到底捏着韩国什么命门?韩国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还能不能活下去?今天咱们就一口气扒光韩国在中美夹缝中求生存的所有内幕!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图片
一次让人流口水的味蕾体验三d蒲肉团的美味之旅让人回味无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波音公司最新同意支付至少5万美元(约合35.7万元人民币),以了结知名“吹哨人”约翰·巴尼特(John Barnett)家属提起的非正常死亡诉讼。波音支付5万美元达成“全面最终且保密”的和解协议根据波音周五(9月26日)提交给查尔斯顿联邦法院、请求法官批准的文件,双方达成了“全面的、最终的(不再有后续诉讼)且保密的”和解协议。
📸 谭平山记者 陈欢 摄
💕 入禽太深电影电视剧完整版-魔幻片印度突然开始加大力度“招兵买马”,还提出了堪称“宏伟”的军事计划,巴基斯坦方面同样信心十足,直接放话:下次印巴空战的结果,将是“60∶0”。我国的九三阅兵刚刚结束,疑似受到“刺激”的印度,有了两个“大动作”:其一,据印度国防部消息,莫迪召开了一场高规格会议,与印军高层商讨军事问题;其二,印方公布了“宏伟”计划,要建造核动力航母以及配套的第六代舰载机。两个动作结合来看,给人的感觉十分矛盾,好像印度对现状有所反省,但却从一开始就“跑偏”了。
🏇🏼 Z0OZ女人另类ZOZ越来越多女性选择这种独特的美学表达10月23日,据中国海警:公海发生命案,嫌疑人跳海潜逃境外,证据搜集与跨国协作难度重重。面对这起棘手的远洋命案,海警执法员缜密侦查跨国追凶,历时9个月终将要犯缉拿归案。突发命案:远海冲突酿悲剧2024年12月,福建福州海警局接警称,太平洋秘鲁渔场一艘远洋鱿钓船上,船员刘某波与另一名船员因琐事发生冲突,致对方死亡。
🇯🇵 ova召唤魅魔结果是义魔来了意外的转折让故事情“孩子,我带你回家”“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9月3日晚,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刘老庄连”全员补齐的一幕令许多观众动容。82年前,在江苏淮阴刘老庄,82名新四军战士用生命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