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9分钟解读! 印度太想进步了,砸下上万亿抄福建舰,要抢在中国前面搞出核航母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印度太想进步了,砸下上万亿抄福建舰,要抢在中国前面搞出核航母

印度太想进步了,砸下上万亿抄福建舰,要抢在中国前面搞出核航母

2025年9月初,当大家还在讨论咱们的福建舰海试的时候,我们的邻居印度,突然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印度国防部正式官宣,要启动该国历史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

印度国防部正式官宣启动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

你没听错,是核动力!

而且还指名道姓,新航母将被命名为“维沙尔”号,梵语里是“宏伟、庞大”的意思。

这名字一听,野心就写在了脸上。

新航母将被命名为“维沙尔”号

根据印度发布的《2025年国防现代化路线图》,这艘航母可不是闹着玩的,计划排水量6.5万吨,甚至有传闻要对标中国的福建舰,直接拉到7.5万吨。

更关键的是,它要一步到位,跨过蒸汽弹射,直接上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目标是在2037年前正式服役。

整个项目预计耗资超过1万亿卢比,折合大约120亿美元。

为了这个“宏伟”的梦想,印度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福建舰刺激综合症”与“弯道超车”的迷梦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海军目前拥有两艘4万吨级的中型航母“超日王”号和“维克兰特”号,虽然都是滑跃起飞,但也算是亚洲最早拥有航母经验的国家。

图为海中的航母

为何突然如此激进,非要一步登天搞技术难度最高的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两个字:焦虑。更准确地说,是“福建舰刺激综合症”。

2022年6月,中国海军的003型航母福建舰下水,那平直的甲板和三条清晰可见的电磁弹射轨道,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冲击。

中国海军的003型航母福建舰

福建舰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航母的技术水平已经甩开了印度整整一个代际。

印度海军长期以来追求的“三航母”战略,即“一艘战备、一艘训练、一艘维修”的理想状态,在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面前,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高层显然坐不住了。

图为印度航母

他们认为,如果按部就班地再造一艘“维克兰特”号的同型舰,那将永远跟在中国后面追赶。

唯一的办法,就是“弯道超车”。

既然常规动力和弹射技术已经落后了,那就在下一个赛道——核动力航母上,抢先一步。

印度太想进步了,砸下上万亿抄福建舰,要抢在中国前面搞出核航母

印度希望通过“维沙尔”号项目,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全球第三个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在这一点上“抢在中国前面”,从而确立其在印度洋的绝对霸主地位。

然而,最具讽刺意味的一幕发生了。

在印度相关社交媒体账号为这个宏伟蓝图宣传造势时,竟然直接盗用了中国福建舰的图片,P上印度国旗和米格-29K战斗机,就成了自己的“维沙尔”号概念图。

印度希望通过“维沙尔”号项目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

这一操作被全球网友无情嘲讽为“P图造舰”、“PPT工程”,也从侧面暴露了其计划的仓促与宣传色彩。

理想很丰满,现实的“三大拦路虎”

“维沙尔”号的纸面数据确实堪称豪华,但从图纸走向现实,中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外界普遍认为,印度面临着至少三座难以翻越的大山,2037年服役的目标过于乐观。

图为航母舰载机

舰用核反应堆是整个项目最大的技术难关。

航母不是核潜艇,驱动一艘6.5万吨级的巨舰,需要的动力是惊人的。

法国的“戴高乐”号核航母就是前车之鉴,由于直接使用了核潜艇的反应堆,导致功率不足,航速长期不达标,成了“全球最慢核航母”。

法国的“戴高乐”号核航母航速长期不达标

印度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是“歼敌者”号核潜艇上功率约80兆瓦的反应堆。

而要驱动“维沙尔”号,至少需要150兆瓦以上的功率,一些分析甚至认为需要300兆瓦。

虽然有报道称印度正在研发190兆瓦的新型反应堆,但该反应堆计划先用于潜艇,从研发成功到技术成熟可靠,再到能够安全地安装上航母,这个周期估计至少需要15到20年。

图为潜艇

航母反应堆对安全性、可靠性和长期高负荷运行的要求,远非潜艇反应堆可比。

在这最核心的技术上,印度几乎是一片空白,想在短短12年内搞定,无异于天方夜谭。

另一个难题电磁弹射系统,目前全球真正掌握并实装的只有中国和美国。

这项技术美国是不可能全套转让的。早在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美国就曾表态愿意“提供”技术,但这种关键装备的出售必然附带苛刻的政治条件,而且最多是卖一些组件,核心技术绝不会松手。

一旦依赖进口,航母的作战独立性将大打折扣,等于脖子被别人掐住。

那么自主研发呢?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确实展示过一个所谓的“国产原型机”,但那个装置小到只能弹射400公斤的无人机。

这与弹射重达二三十吨的舰载战斗机所需的系统相比,简直是玩具和专业工具的区别。想从这个“玩具”发展到能上舰的成熟系统,其难度不亚于重造一个航母。

航母上起飞的战机

印度太想进步了,砸下上万亿抄福建舰,要抢在中国前面搞出核航母

即便印度奇迹般地解决了动力和弹射器问题,“维沙尔”号也将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没有合适的飞机。

印度寄予厚望的国产双发舰载机和五代机,目前还停留在模型和PPT阶段。

至于固定翼预警机,更是连计划都没有,只能继续依赖性能落后的卡-31预警直升机,这使得航母的远程警戒和空战指挥能力大打折扣。

更要命的是印度国防工业“万国造”的传统。

可以预见,“维沙尔”号未来必然是一个集成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以色列和印度本国不同系统的“缝合怪”。

将这些技术标准、接口协议、操作逻辑完全不同的子系统整合在一起,让它们稳定高效地协同工作,将是一场工程噩梦。印度著名的“光辉”战斗机项目,耗时32年,至今仍在整合问题上举步维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图为阵风战机

对印度的航母计划抱有疑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其自身糟糕的历史记录提供了太多佐证。

最鲜活的例子就是刚刚服役不久的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

这艘4万吨级的航母,从1999年立项算起,到2022年正式服役,耗时近23年。

期间经历了多次下水仪式,工期一拖再拖。预算更是从最初计划的约7亿美元,一路飙升到最终花费高达30亿美元,严重超支。

甚至连建造航母所用的国产特种钢材,都被曝出强度和耐腐蚀性不达标,给未来的维护埋下了巨大隐患。

一艘技术相对成熟的常规动力滑跃航母尚且如此,要去挑战技术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其过程可想而知。

120亿美元的预算对于印度每年约770亿美元的国防开支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最终很可能又是一个无底洞。

印度总理莫迪

综合来看,印度宣布建造“维沙尔”号核动力航母,更多的是一种在大国竞争焦虑下的战略姿态和政治宣言。

它反映了印度渴望成为世界级海军强国的雄心,也暴露了其面对邻国飞速发展时的不安全感。

然而,强国海军的建设,靠的不是画饼充饥的口号,也不是P图造舰的宣传,而是脚踏实地的技术积累、强大完善的工业体系和高效务实的项目管理。

在这些领域,印度都存在着短期内难以弥补的巨大短板。

“维沙尔”号项目,与其说是一个工程计划,不如说是一场“十五年后的豪赌”。

印度存在着短期内难以弥补的巨大短板

其2037年的服役时间表,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这场意图超越中国的“航母梦”,在真正启航之前,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其自身工业与科技实力的严峻考验。

否则,它很可能重演“维克兰特”号的漫长“难产”史,成为印度国防现代化道路上又一个充满遗憾的注脚。

📸 闫慧荣记者 何光宗 摄
投资男生越往里,女生越说痛APP-一款引发热议的社交应“澳大利亚应该学会什么叫作尊重。”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与中方开展警务合作,邻国却在一旁指手画脚、喋喋不休,令人不堪其扰。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9月26日报道,瓦努阿图内政部长安德鲁·纳普阿特接受专访时指出,该国有权做出自己的决定,澳方应予以尊重和理解。他同时抨击了澳大利亚太平洋事务部长帕特·康罗伊此前的言论,称后者展现出了“傲慢”“无知”。
印度太想进步了,砸下上万亿抄福建舰,要抢在中国前面搞出核航母图片
如何在iOS上找到18+游戏入口-安全下载的途径和推荐平台-上8月17日上午,来自河北邯郸的37岁男子袁某强和妻子驱车1600余公里,来到四川宜宾江安县夕佳山镇柏香村,与亲生父亲一家团聚。袁某强原名张某强,家里人以前叫他“强强”,两岁多时和母亲李某富一起离奇失踪,家人寻找多年无果。
📸 马建国记者 阿里克谢·纳瓦林 摄
👰 西北军军V2广东仔106G还有谁能做到!摄影爱好者的性价比之菲律宾最近的局势变化让人“眼花缭乱”,马科斯政府深陷“内外交困”之中,出人意料地开始“对华示好”。一向对华态度“强硬”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立场突然有了变化,在最近公开表示,菲方致力于“与中方管控分歧”,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仿佛此前在南海问题上挑衅叫嚣的是另一个人。有观点认为,马科斯的立场转变,可能和菲律宾国内不断发酵的抗议有关,尤其是菲媒传出的关于“菲律宾军方得到美国指令,想要换人当总统”的消息,更是让马科斯政府有了危机感。
日本选手姓交大赛劲爆冠军揭晓比赛结果引燃跆拳道圈内热上海市杨浦区“城置美宿”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摄全国55个重点城市房东的平均租金已连续11个月环比下降。其中降得最多的,竟然是上海。据克而瑞长租数据系统监测,上海个人房源租金同比跌幅达到了11.78%。“我的房子在淮海路附近,现在的市场租金比最高点降了近1/3。”陈秋秋通过微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邻居的房子和我同样大户型、同样楼层,5年前挂牌2万元/月出租,当时连保安都觉得价格太夸张,结果半天内以2.2万元/月成交。”
明星白鹿造梦工厂店-被这个短发女人惊艳了,中国邻国终于“强硬”起来,说好要给美国的3500亿美元出现了变故,特朗普果然被耍了?特朗普上台后的重要“政绩”——韩国对美国投资的3500亿美元,似乎不能如期“到账”了。据环球网报道,韩国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摊牌:韩方无力支付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说好的投资不给了,看起来是韩国方面“戏耍”了美国,但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其实是韩国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严重低估了美国的胃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