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7句话讲清楚! 碰瓷中国?英国海军护卫舰通过台湾海峡时宣称:遭到中国战斗轰炸机“模拟攻击”!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碰瓷中国?英国海军护卫舰通过台湾海峡时宣称:遭到中国战斗轰炸机“模拟攻击”!

碰瓷中国?英国海军护卫舰通过台湾海峡时宣称:遭到中国战斗轰炸机“模拟攻击”!

英国皇家海军咋越来越喜欢碰瓷儿啊?根据英国《泰晤士报》9月16日消息,英国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中的23型护卫舰“里士满”号(F239),在穿航台湾海峡的时候,遭到了中国海空军的围追堵截,甚至惨遭“Constructive Kills”,也就是所谓的“模拟击沉”,这是怎么个事儿?

英国航母护卫舰“里士满”号

英国媒体的报道

咱们还是先来看一看英国佬自己的咋报道这事儿的吧,目前为止咱随便搜了艘,英国的几个大报比如《泰晤士报》,还有著名的爆料+花边新闻小报《太阳报》等都报道了皇家海军“里士满”号护卫舰遭到“Constructive Kills”的消息。

英媒报道截图

其中《泰晤士报》的报道标题叫做“Chinese Military Carry out ‘Constructive Kills’ on Royal Navy Vessels”,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军队对皇家海军舰艇展开模拟攻击”,《太阳报》的标题则更为惊悚一些,不过二者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里士满”号护卫舰在九月中旬穿航台湾海峡之际,遭到了中国空军“模拟攻击”。

战机准备起飞

按照接受采访的皇家海军军官的说法,“里士满”号护卫舰在穿越台湾海峡时,发现了数架中国空军的战斗机,这些飞机“试图靠近”以试探皇家海军的反应,同时还做出了一些攻击动作。根据文章中的描述应当是标准的航空制海、反舰攻击动作,战斗机首先爬升抢占导弹攻击位置,尔后再解散编队,左右分别转50度,应当是模拟反舰导弹攻击之后的回转脱离动作。此外,据称“里士满”号上配备的Merlin MK2型直升机也遭到了来自中国陆军的武装直升机的跟踪,对此英国皇家海军的军官们表示情绪十分稳定,认为我军“没有构成实际威胁”。

“里士满”号在海上航行

不仅没有构成实际的威胁,英国皇家海军的军官们还自作多情地表示,这场中国海空军和英国皇家海军的互动是“互惠互利”的:中国海空军对皇家海军实施了模拟演练以提升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皇家海军也从中“了解了中国军队的战法”,而这有利于皇家海军了解对手、改进战术或者有诸如此类的收益。总而言之,你从这群英国佬的嘴里听到的,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棋逢对手”的“惺惺相惜”的,起码这群皇家海军的基佬们把我们当成了一个“平等的对手”,双方一搭手,相互之间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甚至连最基本的“了解”都可以作为成果。

碰瓷中国?英国海军护卫舰通过台湾海峡时宣称:遭到中国战斗轰炸机“模拟攻击”!

英国媒体自作多情?

不过……Royal Navy(皇家海军)就别在这自作多情了,咱们对“里士满”号的“反舰攻击”,怕不是就是最基本的战术科目。毕竟听英国人的描述,可能就是4到5架战斗轰炸机或者多用途战斗机随便玩了玩,甚至都有可能是趁着实施别的科目的过程中,顺带实施了一下,更有可能还顺带担负了诸如拍照查证之类的任务。

战机释放干扰弹

很简单,4到5架战斗轰炸机的规模并不大,也就是中队左右的级别,在确保机动性和一定的作战半径的情况下估计1架战斗轰炸机也就带两枚反舰导弹。毕竟还要带自卫ECM(电抗吊舱)、近距格斗弹或者中距拦射空对空导弹等,所以这一波“模拟攻击”,要真打的话也就打出去8到10枚反舰导弹,这点攻击强度,也就是对付个落单舰艇,防御薄弱的小舰群这么回事。

战机在空中飞行

同时咱们还没有出动保障力量,毕竟真到航空制海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出动对海监视飞机始终在空保持对目标的侦察,也怎么可能不出动随队电子对抗飞机确保对假想敌的防空压制,更不用说诸如无人机,无人艇等新型战斗装备了。结果按照英国皇家海军公布的信息,我们就那几架战斗轰炸机,没别的飞机了,那这算啥正儿八经的反舰攻击啊,我们就真的没怎么把这事儿当回事。

战机载弹在空中飞行

说真的,这4到5架战斗轰炸机,一个波次打出去8到10枚反舰导弹,差不多也就是比较巅峰时期的阿根廷空军的水平了,果然在咱们看来,英国皇家海军也就配跟马岛时期的阿根廷海空军较较劲。

至于我们要是认真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待遇是什么样的,那可就说不准了,最起码出动的机群就不可能是4到5架战斗轰炸机了,后面再加上一个零可能都有点少了,然后担纲主攻的可能也不是战术飞机,而是带着鹰击-12甚至鹰击-21的轰-6K/J战役轰炸机,然后空中有预警机、战略级ECM/ESM机型负责ISR、ELINT、ECM、SIGINT等任务,大批无人机和无人艇放出去开始建立警戒线对目标实施查证。

搞不好还会依托天基态势感知体系、甚至快速补发卫星来侦察目标,一旦标定目标之后,打出去的反舰导弹必然上三位数。而且是多方向,多高度层,多类型的联合突击,反舰弹道导弹,高超音速飞行器,超音速,双速制反舰导弹跟着就来了,皇家海军大可以比一比手速看看能不能拦得住嘛,现在就这几枚,皇家海军不会认为我们就这点水平吧?不会吧不会吧?

碰瓷中国?英国海军护卫舰通过台湾海峡时宣称:遭到中国战斗轰炸机“模拟攻击”!

“里士满”号护卫舰

不过嘛,在咱们看来,对付“里士满”号护卫舰,也许4到5架战斗轰炸机,再加上直升机干扰“里士满”号的Merlin MK2完全够了。毕竟以“里士满”号护卫舰自身的防空能力来看哈,“里士满”号护卫舰(H.M.S F239 Richmond),1995年开始服役的一艘老护卫舰,主要担负皇家海军反潜任务,因此其反潜战装备配置的比较高,除了舰壳声呐还配备了主被动拖曳声呐阵列、变深声呐等。

同时使用的还是比较先进的柴电-燃联合推进系统,使用2台斯贝SM1A/C型燃气轮机和2台Valenta 12RP2000CZ型柴油机联合组成动力组,在高速状态下使用燃气轮机驱动,而在低速状态下使用柴油机驱动两台电动机,从而在全速度范围内都达到比较好的噪音控制水平,这些设计对于“里士满”号护卫舰承担反潜战任务较为有利。

“里士满”号护卫舰1995年开始服役

不过,“里士满”号的防空战装备就不咋样了,在MLU(中期改进)之前该舰安装的是性能老旧的“海狼”点防空导弹,使用的是无线电指令制导,一台火控雷达一次只能对付一个目标,这性能对付3到4枚反舰导弹怕都是比较费劲。而改进之后的“里士满”号则安装了皇家海军最先进的“海受体”(MBDA CAMM)舰空导弹,这是一种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基于AIM-132格斗弹改进而来的点防空导弹,最大发射斜距大概是25千米,“里士满”号上安装了32单元也就是32枚导弹,最大速度3倍音速,火控雷达则使用BAE系统公司研发的相控阵火控雷达,以该弹的多目标交战能力,对付8到10枚亚音速反舰导弹问题可能不大。

“里士满”号护卫舰被围追堵截

但是,要是上鹰击-15这种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话绝对杯具——鹰击-15突破这最后25千米最多也就20多秒,“海受体”整个系统的反应时间有没有这么快都不清楚,因此对于我们来说,“里士满”号也就值得我们派出这4到5架战斗轰炸机来对付,给个10来枚超音速反舰导弹绰绰有余了。

最后是两学一做时间,根据9月12日东部战区权威发布,“9月12日,美国海军‘希金斯’号驱逐舰,英‘里士满’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滋扰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对其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美方、英方行径传递错误信号,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 阿里·修森记者 汤念祖 摄
👩‍⚕️ 女生啊~你tm别舔了这句网络流行语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无奈...(原标题:首次公开,美日"明确挑衅中国")► 文 观察者网 齐倩美日不顾警告,铁了心要破坏地区稳定。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军首次公开展示了在日本部署的“堤丰”中导系统。路透社称,这突显了美日在部署破坏地区稳定的武器方面,越来越肆无忌惮。美国“战区”(TWZ)军事网站则评价说,此举被视作“对中国发出的明确信号”。
碰瓷中国?英国海军护卫舰通过台湾海峡时宣称:遭到中国战斗轰炸机“模拟攻击”!图片
🐈 健康粉红饱满虎白馒头一线天-美食背后的故事与文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据媒体报道,10月1日下午5时许,湖南吉首的马女士在家中熟睡时,突然接到一通陌生来电。电话里,一男子焦急地告知她,停在停车场的车正被狗啃咬,再不前往“车都要没了”。挂断电话后,马女士第一反应是遭遇诈骗,但出于谨慎还是赶往停车场查看。抵达车位时,眼前的场景让她又惊又气——自己的白色私家车前方车衣被撕得粉碎,散落一地,车身布满口水与牙齿印,一旁还站着一只戴着项圈的黑狗。
📸 钱生禄记者 孙应吉 摄
草莓秋葵黄瓜丝瓜芭乐绿巨人蔬果新宠健康餐桌新选择近日,杨兰兰神秘的身份,引发网络持续关注和热议。而杨兰兰真实面貌疑似被扒出来了,外网都在热传。杨兰兰真实面貌疑似被扒出杨兰兰身边黄毛保镖的身份也被网友扒出来了,说是胡某,上饶人,曾服役于某武警特勤支队。
仙剑奇侠传之寒潭初遇1080P新字幕在线光棍据《韩民族日报》2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巩固美半导体霸权,盯上了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其政府已正式确定方针,要求在美建厂的半导体企业必须以股份作为交换条件才能获得政府补贴。这在韩国引发担忧,也令正推进在美投资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对此措手不及。
🕜 mm131王雨纯露黑森林最新章节mm131王雨纯露黑森...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将访华据《环球时报》援引韩媒报道,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将于9月17日访问中国,并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这将是赵显就任后首次访华,也是李在明政府成立以来两国首次举行外长会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