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网红“等离子脉冲炮”,爆燃时火光四射,记者吓到尖叫!曾有网友遭遇炸膛

开炮瞬间,现场火光四射,易拉罐被瞬间崩飞,主持人一时被吓得尖叫,靠近炮口的摄影头发也被吹飞慌忙避开……这是记者对等离子脉冲炮(以下称脉冲炮)的实测现场。
近期,将容器连接,使用丁烷气罐供能的自制脉冲炮受到欢迎,有博主、个人发布制作、体验视频,也出现商铺、个人售卖自制脉冲炮的链接,有用户表示,通过实验体验了一把“高科技”,不过也有个别网友对脉冲炮的原理和威力提出疑问。
△实测过程中一次充能较久的发射瞬间。图/周翼摄
对此,记者与湖南一高校物理专业老师取得联系,进行实地体验,结果表明,正常制作、使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不过这类脉冲炮的威力与蓄能时间存在正比,蓄能时间过长、制作材质简陋依然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应在使用时留意。
爆燃全程一秒左右
简易容器制作的脉冲炮把纸杯、易拉罐一击打倒
专家解读原理:充能时间与威力成正比
为保证实验有效,记者购买制作好的脉冲炮前往实验现场,该脉冲炮为网上常见的型号,并且为多款型号中的较小型款。
测试前,工作人员佩戴了防护手套和护目镜。测试阶段,根据网上多个测评介绍,该设备建议充能时间为10秒至20秒。工作人员以此为基础,分别尝试不同充能时间。
在10秒以内,该设备肉眼观感的威力较小,多数为在脉冲炮内部亮起火苗,10秒之上,该设备开始显现出一定威力。
其中一次试射,在充能约15秒按下扳机后,炮口突然爆出较强烈能量,一度产生后坐力和爆裂声音,此次爆燃过程全程一秒左右,突然的震响让主持人惊声尖叫,也一度让在炮口侧前方的摄像受到影响,查看设备。
△发射过程中,桶内的瞬间。图/周翼摄
此次爆燃后,工作人员亦查看炮口前方玻璃是否出现破损,为保证安全,充能时间测试遂选择终止。
威力测试环节,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选择以纸杯作为测试样本,脉冲炮在发射后,多数情况下一击便将一定数量的纸杯击飞。
为增加重量,工作人员分别选取全重约330克(含饮品)左右的易拉罐、装有一定水的塑料袋再次进行测试。
10秒内充能后,间隔一定距离,两个空易拉罐被轻易击飞,位于下方的易拉罐同样被击出一定距离。再次尝试后,相似的充能时间,装有三分之二(约220克左右)水的易拉罐也出现明显晃动。

△空易拉罐被轻易击飞。图/周翼摄
而在测试盛水塑料袋环节,工作人员给塑料袋内注水加重,开炮后,气流加持下,塑料袋有明显晃动,不过塑料袋外观未出现明显损伤。
此次实验,多数充能时间未超过10秒,但慢放画面显示,燃料依然在水桶内部明显汇聚,并聚集成一定能量,期间会产生明显光亮。实验后,记者触摸桶身,有明显发热感。
△测试时,脉冲炮发射瞬间。图/周翼摄
“充能时,通过丁烷气管向装置内注入定量的燃气,是一个吸入燃料和空气混合气并进行压缩的过程。”进行实验的物理老师介绍脉冲炮工作原理,表示这是一个类似于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充能时间与威力成正比。
“点火后,火焰顺着管道燃烧并传播到桶内。当火焰到达桶内时,由于桶内燃料浓度适宜且空间相对密闭,达到了爆炸极限,燃气发生爆炸,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爆炸瞬间对空气做功,产生强劲的气流(冲击波)向外喷射,从而击倒目标。”
△多次测试后,脉冲炮内部出现雾气。图/周翼摄
记者探访:多数商家提示使用风险
有用户曾因制作不当翻车,市面上规格、标准制作不一
提示:鼓励民间实验,但制作、使用需注意安全
记者注意到,目前网上存在各类制作心得,与形态、配置大小不一的成品:
其中有将两个水桶合并,又分为大小桶不同款式的常规形态;有600毫升饮料瓶制作的迷你版,还有用更小饮料容器制作的个人尝试款,也有的脉冲炮为增加拍摄效果,在桶(瓶)身外侧缠绕彩灯。
△多数博主、物理老师、店铺、个人用户给出了自己的使用建议。图/网络
多数用户表示,希望大家以娱乐、科普为主,尽量不要追求过久充能带来的爆燃效果,使用安全厚实的容器、管线,一般来说安全隐患会小很多。
不过也有个别用户展示自己的翻车视频,其中有因接口连接不当导致的炸膛,有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轻微烫伤,也有因瓶身较薄,充能时间久引发的容器破裂……
△个别视频显示,制作的脉冲炮威力较大将容器打破。图/网络

对于网友的建议和出现的问题,专业物理老师表示,部分网友所述的安全策略属实:“不要充能过久,这样产生的威力可能会对炮口附近的人员造成伤害,使用比较薄的容器制作时,不建议多次‘开火’,使用时尽量减少充能时间。”
在个人制作体验外,记者还注意到,多数市面上售卖的脉冲炮同样为个人制作,价格因款式不同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多数产品没有形成系统制作流程,每一款都存在差异,标准暂未能统一。
△记者购买的20毫米枪头无法插入。图/周翼摄
以记者购买的款式为例,商家称该款式需要使用20毫米的枪头(丁烷气管枪头),但实际使用时,用于导气的气管材质较硬,且内壁存在一定厚度,20毫米的枪头无法插入气管内。
而另一商家则表示,自己的产品同样适配20毫米枪头,但因为使用的气管较软,可以用枪头撑开。此外,市场上售卖脉冲炮的材质(桶/瓶)也存在差异。
记者询问多家店铺,多数店主在售卖中标明为“教学用具”“大人玩具”“魔术道具”,并在售卖、演示环节提到“注意安全”“未成年人使用时需有人陪同”。
△多数产品给出了说明:产品用于物理实验。图/网络
但也有少量店铺没有安全提醒,只是将物品展示在链接中,还有店铺进行了安全提示,不过也表示,这类产品是空气能的原理,一般来说没有实质性伤害。
对此,专业物理老师称,一般而言制作、使用合理,脉冲炮不会出现问题,但充能时间较久,这种方式产生的能量依然存在一定风险,对于未成年人而言,还是要在监护下使用,也不要将其简单理解为普通玩具。“发射时不要把枪口朝向他人。”
△有商家表示是空气能的原理,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不过专业人员认为,依然不能充气太久。图/网络
记者检索发现,近年来,包括部分消防在内的账号也曾表示,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制作,但应在保证自身、他人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对于部分制作简易的脉冲炮,专业物理老师表示可以简单试一下,但不合适进行多次尝试。图/网络
湖南四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波表示,如果使用自制等离子脉冲炮对他人造成损害,使用者与销售者均面临严格法律责任。
“使用者操作设备致人灼伤、财产损毁,需承担民事侵权赔偿;如在公共场所违规使用,可能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销售者若销售存在设计缺陷或未警示风险的设备,则需承担产品责任。”
潇湘晨报记者史继超 张沁 摄影记者周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