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保组织被指借“江豚饵料鱼告急”募款近两万元,江豚保护区回应:问题早已解决

10月16日,动保组织“中国生灵动物追踪”在社交平台上发起倡议,称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发来了最新的求助,江豚饵料鱼出现了严重短缺。该组织响应保护区号召,想向社会公众爱心人士募捐30万尾江豚饵料鱼,并随帖附上了保护区盖有公章的函件的照片。两天内,他们已向超200位爱心人士,募集了近两万元。然而,18日,保护区两名相关工作人员向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明确回应,江豚饵料短缺问题早在9月已得到解决,提醒公众“谨防被有心之人利用”。
保护区被投喂的江豚 受访组织供图
媒体采访后动保组织突然删帖
在16日的发帖中,动保组织“中国生灵动物追踪”详细说明,因江豚“嘴小牙钝”,难以捕食较大或灵活鱼类,加上近期水位变化,导致天然饵料鱼资源紧张。他们希望于10月24日“国际淡水豚日”前筹集30万尾江豚饵料鱼,价值约3-4万元,作为科学增殖放流的补充。倡议迅速得到响应。仅一天内,各平台捐助群不断有网友加入。记者发现,仅微信捐助群人数已超200人,募集金额近两万元。发帖人曾在筹集群中表态,既接受饵料鱼的捐赠,也接受资金捐助,“更希望能找到长期供鱼的渔业伙伴”。
但记者搜索发现,湖北日报曾在9月30日报道,早在9月29日,就已有2万尾贝氏餐、20万尾鲫鱼等小型鱼类顺利在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水域“入水安家”,快速补充了保护区内的鱼类数量,也为江豚提供稳定、充足的食物来源。

9月29日已有22万尾饵料鱼入水 湖北日报图
17日,记者表明身份询问该动保组织发帖人,相关资金的募集进度,对方称“差不多已筹满”。令人意外的是,17日晚,记者发现,该发帖人已经删除原求助帖并解散了救助群。同日,参与该活动的一名江豚保护志愿者蒋女士告诉记者,募捐活动已经取消,志愿者正在与该动保组织沟通处理相关事宜。
保护区称饵料鱼问题9月已解决
上述网贴附有保护区盖有公章的函件的照片,10月18日,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名工作人员明确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有关江豚饵料鱼短缺函件的发函日期为9月3日,该问题在9月已得到解决。”他强调,目前江豚不缺饵料鱼,提醒公众“谨防被有心之人利用”。而该函件的对接人,保护区工作人员蔡先生指出,该函件仅发往江西众信基金会,属于内部公函,并没有面向公众。他告诉记者,上述网帖的发帖人在发帖时故意隐去函中“单位”名称,涉嫌误导爱心人士。他提到,保护区从未授权该组织进行社会募捐,单位后续将细询江西众信基金会,该函件照片是如何流出的。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生灵动物追踪”动保组织负责人凌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该组织与江西众信基金会存在合作,看到函件误以为保护区希望向社会公开募捐。“函件上写有‘社会爱心人士’,我们以为是公开呼吁。”

线上募捐记录明细,合计19820元 凌女士供图
对被指责虚假募捐、存在欺骗行为一事,凌女士回应称,该组织的行为是出于善意。“我们觉得很无奈,只是想做一个好事。我们只是想募集更多,希望能给江豚带来更大的帮助。”但她也承认,启动募捐活动之前没有与保护区做好沟通,他们对保护区目前不缺饵料鱼的事情并不知情。“两周前,我有跟保护区电话沟通过,想在24日当天捐出一批小鱼。”凌女士强调,“善款从10月16日开始募集,截至18日已经筹得了近两万元,群友的捐款明细我们都做了详细记录,从捐款人名字到捐款金额,保证善款善用。”
就凌女士“半个月前与保护区沟通过捐赠事宜”的说法,记者已向保护区蔡姓工作人员求证核实,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