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7句话讲清楚! 美国将对中国船舶征收“过路费”,日韩将从中获取渔翁之利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美国将对中国船舶征收“过路费”,日韩将从中获取渔翁之利

美国将对中国船舶征收“过路费”,日韩将从中获取渔翁之利

美国又要“收费”了,不是进出口关税这套老把戏,而是把手伸到了中国的船上,2025年10月3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突然宣布,从10月14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部分船舶征收高额“入港费”,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保护本土产业。

但稍微扒一扒底层逻辑,就能发现这背后更多是焦虑、是焦头烂额的造船业复兴梦、是政治算计下的保护主义冲动。

这笔“过路费”,表面上收的是中国的钱,实则也在给日韩航运企业送红利,更可能把美国人自己的钱包也掏空了。

图为港口的货轮

保护主义是病,焦虑才是病根

美国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把贸易当成了选票机器。

先看美国造船业的家底,曾经是世界老大,现在全球市场份额连0.1%都不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造船业还在意气风发,如今只剩下几家吃老本的军工企业。

为啥这么惨?一方面是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是自己不争气,造船成本高企,劳动力贵得吓人,关键零部件还得靠进口,早就跟亚洲的造船巨头拉开差距。

就拿中国来说,现在全球55.7%的商船完工量来自中国,日韩也紧随其后,美国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可偏偏有人不信邪,2024年,美国国会又把尘封多年的《船舶法案》翻出来,想搞个“造船业复兴计划”,听起来雄心勃勃,实际上和“让美国再次伟大”一样,听着响,落地难。

不仅技术不行,市场也不买账,结果就是,政策刚一出台,航运巨头就开始盘算怎么绕道。

政策刚一出台,航运巨头就开始盘算怎么绕道

为什么这么急着动手?这事儿背后少不了美国工会的身影,2024年,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等几个大工会联合递交请愿书,强烈要求调查中国“不公平竞争”。

他们手里没船,但有票,有影响力,大选年,政客最怕的就是得罪选民,于是301条款又被抬上了桌面,这条“万能贸易武器”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用得那叫一个顺手,专门挑对手软肋下手,这次瞄准的就是中国的航运和造船业。

但问题是,301条款本身就饱受争议,它单边、缺乏多边支持,早被WTO点名批评,美国却偏要拿它当“贸易指挥棒”,结果是指哪哪出乱子。

美国将对中国船舶征收“过路费”,日韩将从中获取渔翁之利

301条款本身因单边、缺乏多边支持,早被WTO点名批评

特朗普政府这回打着“重振制造业”的旗号,其实是继续玩“零和博弈”,我涨你价,你就降份额,我收你费,你就少来我港。

但现实是,全球航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网络,动一个节点,牵一大串产业链,这种战略误判,最终很可能砸了自己的脚。

多米诺效应,谁真出血谁真获利?

美国以为收了“入港费”就能逼中国让步,实际等着买单的,可能是自己人。

美国以为收了“入港费”就能逼中国让步

先看成本账,以5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为例,按照美国的费率,每个标箱的成本将增加280.5美元左右。

这还只是起步价,根据克拉克森的预测,到2028年可能涨到785.4美元,全球有43%的船舶会受影响,这不是小数目。

船公司吞得下吗?当然不能,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这类中国班轮企业,每年将多出15.3亿美元的运营成本,这笔账不可能自己扛,最终一定是通过涨价转嫁到客户头上。

谁是客户?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这不是第一次,早在2021年,中美航运费飙升的时候,美国超市的货架就已经感受到“被涨价”的疼了,现在通胀又卷土重来,此时再增加进口成本,等于给老百姓的日常开销火上浇油。

而另一头,日韩航运企业正暗自偷笑,因为这个“入港费”只针对中国船舶,日韩的货轮和造船厂反倒成了替代选项。

尤其是韩国,手握LNG船和高端集装箱船的技术优势,订单本来就在增长,现在中企受限,他们的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空间自然就跟着水涨船高,日本虽然造船规模不如从前,但也能分一杯羹,可以说,美国这笔“过路费”,中国付账,日韩得利,美国自己还得贴钱。

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每年或将多出15.3亿美元的运营成本,这笔账不可能自己扛

更微妙的是,全球航运公司开始重新布局,既然中企来美国成本太高,那就干脆绕道去墨西哥、加拿大,然后通过陆路进入美国市场。

这意味着美国港口可能会失去部分港口收益和就业岗位,原本想保住饭碗的政策,结果可能连碗都保不住。

美国将对中国船舶征收“过路费”,日韩将从中获取渔翁之利

来而不往非礼也,反制牌打得不急不躁

中国不会沉默,10月14日,中方正式宣布对美国船舶分阶段征收特别港务费,首阶段每净吨收费400元人民币,这不是对抗,而是对等回应,该政策精准打击了美国航运的弱项,尤其是一些依赖中国港口的能源船、农产品运输船,一旦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客户可能转向其他航线或供应国,形成实质性压力。

10月14日,中方正式宣布对美国船舶分阶段征收特别港务费

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盲目升级摩擦,而是通过“分阶段”设定,为谈判和调整留下空间,体现出理性、克制和战略思维,这种做法既展示了中国维护公平贸易的底气,也避免让局势滑向恶性对抗。

从数据看,美中贸易关系虽起伏不断,但基本盘依然稳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5.6%,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机械设备仍占据绝对比重。

换句话说,美国想“脱钩”,但市场不答应,就算运输成本提高,美国商家也很难找到替代供应链,更别说在短时间内完成转移。

中国没有盲目升级摩擦,而是通过“分阶段”设定为谈判和调整留下空间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经济也在吃紧,财政部长贝森特刚刚在9月的听证会上警告,高通胀风险仍未解除,若通胀失控,将影响美联储的降息节奏,这意味着,“入港费”带来的成本上涨,可能成为压垮通胀控制的最后一根稻草,进而干扰整个货币政策节奏。

美国原本指望通过降息刺激经济,现在反而被“自制变量”搅了局,堪称“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面对这场博弈,中方并未一味硬碰硬,而是通过多边体系发声,强调规则、公平和互利共赢,在绿色航运、数字贸易等前沿领域,中国也频频与欧盟、东盟加强合作,拓展全球朋友圈。

美国总统特朗普

相比之下,美国若继续抱着保护主义不放,可能会在全球贸易舞台上越来越孤立。

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入港费”的这一招,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在推高成本、自断后路,不仅没有解决国内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反而激化了全球产业链的紧张局势。

中国的回应不动声色,却步步为营,既展示了原则,又保留了回旋余地,日韩或许在短期内尝到甜头,但这场由美国挑起的政策冲动,最终可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经济泥潭。

在这个全球化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玩单边主义,就像开着汽车逆行,说不定下一个撞墙的,就是你自己。

📸 李四光记者 吕文达 摄
🇵🇭 海角社区披风封神妈妈稿件背后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妮可可游作品声明:内容来源于@观察者网中美双方代表这次在马来西亚的谈判结果还没出来,不过从中国商贸代表轻松洋溢的神情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次谈判美方显然没有占据上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轮中美贸易战,美国才是越打越惊心的一方,因为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如果特朗普继续对华挥舞“关税大棒”,那最后受害最大的还是美国,中国手里还有没有亮出来的“杀招”。
美国将对中国船舶征收“过路费”,日韩将从中获取渔翁之利图片
🇦🇽 CnⅰneSe偷看农妇BBw事件引发众人热议,背后真相竟令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9月9日起在纽约开年度例会,国际民航组织(ICAO)也将于近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三年一度的会议,台湾民进党当局均未受邀。气急败坏的台当局又开始上演质疑联大2758号决议的政治表演,被批毫无意义。
📸 陈咏梅记者 阎庆民 摄
27报最新动态图最新章节,没有名字,27报最新动态大皖新闻讯连日来,“男子因鸡蛋被吃掉抱怨致妻子崩溃摔碗”事件持续引发关注,热度居高不下,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人猜测此事或是为了“起号”摆拍。更让人感到不解的是,现场视频在网上流传已有多日,但具体事发地仍旧成谜。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有网民留言和短视频平台AI搜索结果分别提及视频中男子为四川宜宾高县人和四川南充人,对此,被疑地点多部门进行了回应。
父之过敏儿明德最新章节列表 , 父之过敏儿明德最新更新免国庆假期,梅女士几乎不敢让女儿小文离开视线。她怕孩子玩耍中做出剧烈动作,会再次伤到下体。9月8日下午,小文作为值日生擦黑板时与同班的小明发生口角,被对方踢踹腹部导致下体破裂、出血,医嘱“不要做剧烈动作”。9月18日,孩子因持续哭闹、情绪低落,被医院确诊应激障碍。目前,孩子一直休学在家。
关于- 「ONE · 一个」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9月9日,来自辽宁省营口市的陈女士在网上发帖求助称,2023年5月25日,她60岁的母亲被一名14岁的少年开车撞倒后抢救无效离世,法院判处车主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赔偿51万余元,少年的监护人民事赔偿34万余元。但时至今日,监护人不仅没有一句道歉,剩余的26万余元赔偿款也一直拖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