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被摆了一道,史密斯刚到中国,央视就特意公开了电磁弹射!
还记得两年前那经典的一幕吗?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刚下飞机,华为立马就掏出带着国产自研芯片的Mate60手机,直接给华盛顿上了一课,就连雷蒙多都公开抱怨道“这让我感到很不爽!”
雷蒙多访华画面
如今历史重演,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代表团前脚刚落地中国,后脚央视就在9月22日晚高调放出福建舰电磁弹射试验的现场视频——三型舰载机连续弹射起飞,歼-35、歼-15T、空警-600轮番上阵,尤其夜间弹射的画面首次公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福建舰已经形成初步作战能力。
或者说,一旦发生海战,福建舰立马就能开足马力冲去前线,这对一向高傲的美国人来说,恐怕不是一件很好接受的事。
央视公开福建舰航母舰载机弹射画面
说出吾名,吓汝一跳,
这回带队的可是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核心成员,这支队伍里既有民主党人,也有共和党人,包括民主党领袖、代表华盛顿州的民主党众议员亚当·史密斯,光是阵容,就已经说明问题:这是一次带有“共识性质”的外交试探。
换句话说,美国国会在涉华事务上虽然吵得凶,但关键节点上还是会抱团。
美国众议院代表团访华
此行名义上是“沟通交流”,实则带着施压任务而来。史密斯代表团此行本来是要谈“重新调整双边关系”,议题包括外交、经济、安全、芬太尼、核扩散和人工智能等一大堆想给中国立规矩的内容。
芬太尼问题关乎美国国内选举压力,核扩散与人工智能则涉及全球战略博弈。美国人此行,明显是想探探中方的底线与态度,同时为未来可能的合作或管控铺路。而中国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一方面,李强总理出面接见,展现善意与沟通意愿;另一方面,福建舰的高调亮相则提醒对方,中方在核心利益上绝不会示弱。
所以,这次访问的价值不在于达成什么实质性突破,而在于“探底”和“试水”。
它告诉我们两点:第一,美国即便换谁执政,对华战略上的大方向不会轻易改变,但沟通渠道仍然重要;第二,中国一边欢迎对话,一边用硬实力强调底线,这种“软硬并举”的姿态,正是大国博弈的新常态。
现阶段双方你来我往,大抵上是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从这几天的博弈来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美双方不会爆发出什么大矛盾。
外媒报道截图
根据外媒分析,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可实现每分钟一架次的连续弹射,甚至可能在高峰期达到26架次/小时的出动率,这意味着它能在短时间内投送大量战机执行远程打击任务。更让美方心惊的是,福建舰作为常规动力航母,竟实现了与美国核动力航母“福特级”相近的弹射能力,且供电效率和储能技术还有反超之势。
《战区》网站(The War Zone)第一时间发文,标题直接惊呼:“中国的航母能力刚刚实现了惊人的飞跃”(China’s Carrier Capabilities Just Took An Astonishing Leap Forward)。文章称,福建舰同时弹射三种不同型号的舰载机,证明其整合能力和系统稳定性已趋于成熟,中国航母技术“从追赶转向局部领先”。其他美媒也纷纷跟进,强调福建舰将显著改变西太平洋的海上力量平衡,甚至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其印太战略。
舰载机弹射画面
一方面,这是对美日近期频繁互动的直接回应——9月中旬,美国国务卿与日本外相通话,强调“强化同盟威慑力”,而福建舰的弹射视频恰似无声的警告:中国有足够能力反制外部军事压力。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精准的外交博弈。美方代表团此行涉及芬太尼、核扩散等议题,试图对中国施压,而中方则以技术实力展示反向强调:在核心安全利益上,中国不会让步。
预警机画面
2023年雷蒙多访华,华为用Mate60手机打破芯片封锁;
2025年史密斯来华,福建舰用电磁弹射展示海军飞跃。
两次事件,同一逻辑:中国不主动挑衅,但永远能在关键时刻亮出王牌。因此不少人也调侃道:“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是这次从手机换成了航母。”
美国网友已经崩溃.....
美国网友已经崩溃.....
美国网友发文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