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会用“请”字!联大会议对华语气变了,中美欧关系生变
你们知道吗?那个一向对中国态度强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突然画风大变!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见到中方高层时,居然用上了“请”字,语气软得让人不敢相信!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
那么问题来了:冯德莱恩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懂规矩”?她到底有什么事情要求中国?这场态度大转变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国际博弈?今天咱们就一口气扒光这场外交变局的所有内幕!
先看冯德莱恩这波操作有多反常——2025年9月24日,美国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中国高层举行会晤。
会后发表的声明中,这位一向以对华强硬著称的欧盟主席,竟然一改往日风格,不仅语气变得异常温和,甚至还用上了“请求”这样的谦词。她在谈到乌克兰问题时表示,“请求”中方利用对俄影响力,推动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前。
更让人惊讶的是冯德莱恩对中国合作态度的赞赏。她在声明中特别强调,“我赞赏中国愿意本着相互理解的精神与我们沟通”。
这话要是放在半年前,根本不可能从冯德莱恩嘴里说出来!要知道,2024年7月她还多次用极具攻击性的措辞谈论中国,试图搞大中欧经贸争端。如今却变得这么客气,简直像换了个人!
特朗普在联大发表演讲

深挖一下就发现,冯德莱恩的态度转变其实早有征兆。2025年2月,冯德莱恩就罕见承认中国是“重要贸易伙伴”,并表示愿拓展合作领域。
到了7月中欧领导人会晤时,她进一步调整了调门。而这次联合国大会期间的表态,则是这种转变的集中体现。
那么,冯德莱恩为什么突然对中国这么客气呢?真相是欧盟真的有求于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冯德莱恩明确表示“欧盟高度赞赏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的示范作用”,并希望与中方深化气变领域合作。
要知道,就在冯德莱恩说这话的前一天,特朗普还在联合国大会上大肆抨击绿色能源,鼓吹化石燃料。冯德莱恩这分明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特朗普公开唱反调!
更重磅的是,冯德莱恩还做了一件让特朗普跳脚的事——拒绝了美国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的提议。她明确表示,“欧盟会自主决定关税问题”。这话听起来客气,实则强硬,等于是当面打了特朗普的脸!
冯德莱恩和马克龙
冯德莱恩的态度转变背后,其实是欧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特朗普上台后,不仅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还在能源政策、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与欧盟唱反调。
更让欧盟寒心的是,特朗普政府还频繁与俄罗斯接触,甚至将欧盟排除在外。面对这样的“盟友”,欧盟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方向。

而中国则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合作姿态。2025年7月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中,中方明确表示支持欧洲寻求真正的战略自主。中方还指出,只要中欧都切实维护自由贸易,国际经贸就能保持活力。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与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冯德莱恩的“变脸”也反映了欧盟内部的政治压力。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德国、法国等主要经济体更重视中欧经济合作的稳定性。
数据显示,2022年中欧贸易总额达8560亿美元,中国是欧盟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国。在这种经济利益面前,欧盟不得不采取更加务实的对华政策。
现在看来,冯德莱恩的“懂规矩”其实是欧盟整体战略调整的缩影。欧盟正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点,试图在保持与美国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与中国开展务实合作。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既体现了欧盟的务实考量,也反映了当前国际格局的复杂性。
中国国旗和欧盟旗帜
不过话说回来,冯德莱恩的态度转变能持续多久还要打一个问号。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一旦未来美欧关系再度升温,冯德莱恩等亲美派很可能重新回到舞台中央,甚至加重对华强硬政策的推行”。欧盟的这种摇摆性,正是中欧关系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总而言之,冯德莱恩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对中国的“客气”态度,既是欧盟现实困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格局重塑的重要信号。中美欧三角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欧盟的“战略自主”正在从口号变为现实。
正如一位观察家所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冯德莱恩的“请”字背后,正是国家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