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盯上了缅甸稀土,"没有中国技术支持,难"

(原标题:印度也盯上了缅甸稀土,"没有中国技术支持,难")
原创 王一 观察者网 上海
► 文 观察者网 王一
继美国考虑去缅甸开采稀土后,印度也打起了缅甸稀土的算盘。英国路透社9月10日援引4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印度正寻求与缅甸一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民地武)合作在当地开采稀土,以减少对中国战略资源的依赖。
3名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矿业部已下令要求国有和私营企业探索在缅甸东北部开采并运输稀土矿。参与讨论的企业包括印度国有矿业公司IREL和私企中西部先进材料公司(Midwest Advanced Materials),这两家公司去年都获得了印度政府的资金,用于开展稀土磁体商业化制造。
知情人士称,印度希望在国内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检测,以确认其中是否含有足够的重稀土元素,能否进一步加工成用于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设备的磁体。
其中两名消息人士表示,印度矿业部在今年7月的一次线上会议中提出了这一要求,与会者除了前述两家公司外,还包括至少一家其他公司的代表。
印度一处矿山 《印度时报》
路透社指出,这是印度政府一次罕见的与非国家行为体的直接接触,同样,印度与缅甸民地武的接触也是第一次被报道。
缅甸克钦独立军于1961年成立,现已发展成缅甸最大的民地武之一。在2021年缅甸军方推翻民选文官政府后,克钦独立军去年从军政府手中夺取了克钦邦的矿区,全球大部分重稀土都产自于此。
一名克钦独立军官员告诉路透社,他们已开始为印度收集稀土矿样本供其测试,且同意评估是否具备向印度大规模出口的可能性。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一组包含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包括镧、铈、镨、钕等,具有极为丰富的磁、光、电、热等特性。从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制造到战机隐身涂层,许多尖端技术都非常依赖稀土材料的特殊性能。
全球稀土资源并不稀缺。数据显示,近年来缅甸稀土产量一直在飙升,从2014年的200吨上涨至2020年的3.1万吨,跻身全球前三。印度的稀土储量也位列全球前列,达690万吨,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奥里萨邦和喀拉拉邦富含独居石(一种矿物)的沿海砂岩中,前段时间在拉贾斯坦邦的贾洛尔和巴尔梅尔地区也发现了稀土矿。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仍着急找缅甸民地武合作开采稀土的一大原因在于,全球近九成的稀土加工能力都掌握在中国手中。
更让印度着急上火的是,英国《金融时报》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正逐步建立起稀土出口管制制度。去年12月,中国就宣布严控对美国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今年,中国又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对于稀土出口管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愿意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
为保障供应,印度总理莫迪8月31日访问中国时曾与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会晤,讨论共同开采稀土事宜,但双方未公布任何协议。
据香港《南华早报》8月10日报道,印度和澳大利亚正探索在2022年启动的关键矿产投资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合资企业,这些合资企业的其中一项业务就包括对稀土元素的协同加工。
路透社上月也报道称,印度国有矿业公司IREL正与韩国、日本的公司接触,讨论合作开采稀土以及商业化等事宜。
一位印度官员证实,印度非常重视关键矿产,“我们当然鼓励企业间的商业合作,以确保从全球现有供应商处获得稀土矿”,但他没有直接提及印方与克钦独立军的接触。

据报道,除了印度外,伊朗能源部去年12月也派出一个小组前往克钦邦考察矿产资源。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7月也听取了开发缅甸稀土矿的提议,并考虑与克钦独立军合作,可能还会拉印度加入。
与此同时,缅甸也在继续向中国供应矿产。国泰君安研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口径进口稀土总量约7.73万吨,其中自缅甸进口量为4.4万吨,占比57%。
印缅关系独立分析师安格舒曼·乔杜里(Angshuman Choudhury)认为如果中国也在跟缅甸沟通,确保稀土供应,“那为什么印度要落后呢?”,他进一步指出,“这种竞争也构成了此次(印度与克钦独立军)接触的框架。”
2名消息人士称,印度有意与克钦独立军建立一条长期的稀土供应通道,但穿越缅甸偏远和欠发达山区运输大量矿石的物流挑战巨大。另据3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国有矿业公司IREL参与了相关讨论,但倾向于由私人企业承担运输责任。
缅甸问题专家博蒂尔·林特纳(Bertil Lintner)此前曾对美国试图从缅甸往外运稀土一事做出评价,称考虑到克钦地势险峻、基础设施落后,美国想要在中国眼皮底下从该地区运输稀土“完全是疯了”。
咨询公司安永-博智隆的合伙人阿比吉特·库尔卡尼(Abhijit Kulkarni)此前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也指出,迄今为止,印度对全球稀土产量的贡献不到1%,缺少稀土开采和加工技术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是该国发展稀土产业的几大挑战。
比利时稀土专家纳比尔·曼切里(Nabeel Mancheri)表示,即使印度与克钦独立军能就向印度出口稀土达成协议,双方在没有中国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也很难加工稀土。他分析说,理论上,印度可以分离这些原料并制成产品,“但要扩大规模,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仍需时间”。
延伸阅读
中方驳回稀土进口申请 美防务公司:每天都胆战心惊
中国此前宣布加强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新规,引发广泛关注和多样解读。
中方多次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与此同时,考虑到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中方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合规申请。
尽管如此,西方仍不断炒作有关话题,尤其是渲染中国的稀土出口对西方国防军工领域造成“威胁”。
《华尔街日报》8月3日披露,为了寻找非中国来源的稀土磁铁,一家为美国军方提供无人机零部件的制造商被迫将订单推迟长达两个月。
据业内人士说,美国国防工业所需的某些材料价格,现已飙升至中国推出限制措施前的五倍以上。更有公司表示,最近钐的报价已飙升至其正常价格的60倍。钐是用于战斗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美国的供应商和国防高管们抱怨,这一切都在推高国防系统的成本。
有评论指出,关键矿产的紧缺凸显出美国军方在供应链上对中国的依赖。尽管近年来美国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些矿产的替代来源,但一些稀有元素过于“小众”,西方无法以经济可行的方式生产。
一些美国公司警告称,如果关键矿产供应无法恢复,他们将面临减产。
目前美国唯一稀土矿——芒廷帕斯稀土矿
Leonardo DRS是意大利防务巨头Leonardo在美国的子公司。其首席执行官比尔·林恩(Bill Lynn)上周三表示,该公司目前锗的存量仅维持在“安全库存”水平。“为了维持产品及时交付,2025年下半年的材料供应必须改善。”林恩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说。
锗被用于该公司生产的导弹和其他设备中的红外传感器。林恩说,公司正在寻求多元化的供应链,同时寻找锗的替代材料。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要求国防承包商在2027年之前停止采购含有中国来源矿产的稀土磁铁,因此一些公司拥有相当规模的磁铁库存。但对于许多其他关键矿物,供应商和防务公司通常持有的库存不足一年,有些仅够维持几个月。
美国国防行业的一些人士表示,无人机制造商属于最脆弱的群体,其中很多是小型初创公司,收入非常有限,缺乏供应链方面的经验,并且没有大量储备稀土磁铁和金属。
“我可以告诉你……我们每天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的企业也每天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总裁达克·哈德威克(Dak Hardwick)说。
据美国防务软件公司Govini数据,美国国防部武器系统使用的超过80000个零部件涉及目前受中国出口管制影响的关键矿产。Govini指出,几乎所有关键矿产供应链都至少包含一家中国供应商。这意味着中国的限制措施会导致广泛的影响。
据悉,自今年早些时候加强出口管制以来,中国已开始要求企业提供详尽的文件,说明将如何使用稀土和磁铁。这是为了确保这些材料不会被用于军事用途。
一家为民用设施和防务公司供应中国产稀土磁铁的西方公司表示,该公司最近用于民用领域的稀土磁铁进口申请已获中方批准,但用于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申请则被驳回或推迟。
今年5月,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无人机电机制造商ePropelled收到其中国稀土磁铁供应商的消息,后者发来了中国官方的表格,要求其提供ePropelled产品的图纸以及一份买家名单。供应商还要求ePropelled保证,中国供应的稀土磁铁不会用于军事领域。
很显然,ePropelled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其拥有的约100家客户中,既包括美国大型防务承包商,也包括乌克兰的无人机制造商。随后,ePropelled的中国供应商暂停对其发货。
ePropelled不得不将其客户订单延后两个月,并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寻找代替供应商。不过,这些供应商同样依赖中国的稀土。
ePropelled还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初创磁铁生产商Vulcan Elements和总部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USA Rare Earth达成了协议。但是,这些公司至少要到今年年底才能为ePropelled供货。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2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士兵将无人机装载至卡车上
金属贸易商们透露,由于中国要求了解稀土磁铁和金属的最终用户,因此贸易商进行囤货的许可申请也未能获得批准。
面对稀土短缺困境,美国一心寻找中国稀土替代方案,却并不顺利。7月初,美国国防部同意斥资4亿美元购入全美最大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优先股,成为其最大股东。MP Materials拥有美国目前唯一一座正在运营的稀土矿,被视作重振美国稀土行业的最大希望。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克莱特(James Taiclet)随后表示,与MP Materials的协议是开创性的,该协议将有助于确保其F-35战机和巡航导弹所需的磁铁供应。但泰克莱特强调,建立新的供应链需要时间。
美国多名人士此前分析指出,美国虽然拥有稀土资源,但缺乏愿意在这一中国主导行业中冒险的投资者。对于资本来说,贸然进入采矿业务存在固有风险。
美国国防部和MP Materials的交易已经引发多名矿业高管与前政府官员的担忧。有批评者称,这笔交易“越界了”,这会让MP Materials获得不公平优势,使其得以压价挤垮对手、扰乱市场,从而损害美国的长期竞争力。有稀土企业高管抱怨道,“美国政府这是在选赢家定输家。他们似乎把宝都押在了一家公司上。”
《华尔街日报》称,眼下,传统上将关键矿产采购外包给次级供应商的防务公司现在正利用其市场影响力,试图自己掌握关键材料来源。
“大型防务公司变得越来越恐慌,他们认识到,无论发生什么,除非亲身参与,否则根本无法获得磁铁。”马萨诸塞州稀土精炼企业Phoenix Tailings的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迈尔斯(Nicholas Myers)说。
对于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商务部此前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体现了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一贯立场。
新华社则在评论中指出,中国的目标是“规范出口”而非“禁止出口”,是“促进便利合规贸易”,而非切断正常商业往来。与其陷入“脱钩断链”的焦虑或“战略武器”的迷思,不如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和适应中国的治理新规上来,通过坦诚对话与合作,共同确保这一关键资源能在和平、可持续的框架下,继续为全球科技进步和绿色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