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在中东,帮了中国一个大忙,或有动摇美国最大根基

沙特王储萨勒曼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握手
在上周,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定,而其中类似于北约集团的“集体防御”内容,被广泛关注。而在这几天,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的正面回应,更是直接戳破了西方媒体的幻想。巴基斯坦的核能力,也在这份“集体防御”规定之中。
我们直接说结论,巴基斯坦对沙特张开的“核保护伞”,一方面是在无意中帮了中国一个大忙,另一方面,就是极大可能直接动摇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最大根基。
萨勒曼和夏巴兹合影
为什么这么说?
最大的一个因素。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长期依赖于2点,一个是军事存在,一个是盟友体系。而沙特作为其中关键支柱,其安全伙伴多元化直接冲击了这一架构。

以色列和美国国旗
军事上,“巴沙协议”表明,美国最重要的阿拉伯盟友正在寻求"安全内容的去美国化"。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巴基斯坦提供的核保护伞不仅覆盖传统安全领域,还通过沙特的示范效应引发连锁反应。已有西方媒体爆料,另外两个阿拉伯国家也正尝试,与巴基斯坦签署类似协议,这将进一步稀释美国在中东的安全主导权。
盟友体系上,自2019年美国未能对伊朗袭击沙特石油设施作出实质性回应,到2022年拜登政府冻结对沙特军售并指责其人权记录,这个海湾王国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任度持续下滑。
中东石油资源
历史上,美沙关系建立在石油贸易与军事保护的双向绑定之上,但随着美国页岩油革命降低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以及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这种绑定的基础已大幅削弱。与之相对的,中国却在连续多年保持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至于为什么说巴基斯坦这次无意间帮了中国一个大忙?

中国的战略智慧在于始终坚持"不直接介入"原则,通过培育区域力量实现战略目标。这种模式既避免了与美国在中东的直接对抗,又能通过巴基斯坦将影响力自然延伸至海湾地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建设的产业园区、高铁、电站等项目构成了坚实的经济合作基础。
巴基斯坦战机
当巴基斯坦以核威慑能力填补美国战略收缩留下的安全真空时,中国与中东的经济联系已为这种权力转移提供了配套支撑,形成"经济合作+安全保障" 的立体架构。
美国依赖直接军事介入和中心化联盟体系,而中国通过"去中心化"布局,将经济合作与安全伙伴培养相结合,实现了影响力的柔性扩张。
当中国卖给巴基斯坦的歼-10CE和配套设备可能进驻沙特基地,当中国承建的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为其能源转型提供支撑,这种"不派一兵一卒却重塑区域秩序"的模式,正在改写大国博弈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