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明显不足,性能难以达标,美军无人装备计划接连遇挫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武彦】近年来,五角大楼企图用人工智能(AI)驱动的廉价无人装备应对解放军的“数量优势”,甚至鼓吹要让台湾海峡出现“地狱景观”。但令美军沮丧的是,这些计划相继遇挫。美国《华尔街日报》26日总结称,五角大楼的官僚体制、美国国防工业在廉价无人装备方面的技术积累不足以及美军对于未来作战环境的考虑不周,导致相关计划受挫。
美国海军在港口巡逻的“全球自主侦察艇”
不成功的“复制者”计划
报道称,五角大楼在两年前启动“复制者”计划,旨在快速购买低成本人工智能武器“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能力”。时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于2023年宣布,将在2025年8月之前交付“数千个”空中、陆地和海上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武器系统。按照五角大楼的如意算盘,“复制者”计划不但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对抗中国在军事人员和装备上的“规模数量优势”,还可以通过刺激美国军用低成本无人装备的大规模生产,以满足五角大楼最紧迫的作战需求。
美国彭博社称,“复制者”计划最现实和紧迫的用途之一在于“潜在的台海冲突”。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就多次宣称,依托“复制者”计划,“未来爆发台海冲突时,美军将在台湾海峡部署数以千计的无人机和无人艇对解放军夺岛部队进行迟滞、消耗,为美军及其盟友进行全面反击争取时间”。美国“海军新闻”网站描述称,届时美军将出动空中的MQ-4C型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和“弹簧刀-600”自杀式无人机,海上的攻击无人艇,水下的无人潜航器以及载有多种巡飞弹的无人作战平台,将台湾海峡变成“地狱景观”。
尽管希克斯于今年1月下旬离开五角大楼时自吹“复制者”计划“正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并启动了为军方采购相关系统的进程”,但知情人士透露,该计划涉及的无人作战系统要么不可靠,要么制造成本太高或制造速度慢,无法采购到所需的数量。

了解该项目的人士称,在为“复制者”项目采购的十几套自主系统中,有3套在选定之时仍未完工,或仅处于概念阶段。例如其中一个失误是购买了数百艘美国黑海科技公司的“全球自主侦察艇”。该型无人艇并非为太平洋地区复杂的远程任务设计,而美国海军军官在未充分了解其技术局限性的情况下,仍执意推动采购。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军方反复更换软件系统并增加功能复杂度,导致成本不断攀升,还造成了不必要的延误。
“复制者”项目最大规模的采购项目之一是“弹簧刀-600”无人机。知情人士称,美国陆军情报中心的分析显示,在通信被干扰的环境下,“弹簧刀”系列无人机很容易受到攻击。该无人机的制造商美国航空环境公司对此解释称,基于在乌克兰数年的实战经验,该公司已对这款无人机进行了大幅改进,使其在电子战环境下的性能显著提升。但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担心项目延期,美国陆军拒绝采购这款改进型号。
更换新部门仍然难以解决问题
《华尔街日报》称,由于担忧“复制者”计划推进速度过慢,相关工作已移交给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新部门——国防自主作战小组,其首要目标是加快项目进度,集中力量研发“最适用的武器”。
“弹簧刀”无人机攻击地面目标概念图
报道称,“复制者”计划由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副司令弗兰克·多诺万中将负责。今年8月,多诺万接手该项目时曾出席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一场活动。该活动本应展示“复制者”计划已经获得的先进技术,结果却暴露这些系统尚未具备实战部署的能力。
报道引用知情人士的话称,在这次展示过程中,黑海科技公司制造的无人艇出现方向舵故障,失控漂移;安杜里尔公司一架无人机因故障而推迟发射;此外,多艘无人艇搭载的软件未能按预期识别目标,或出现了目标误判情况。

此前路透社获得的爆料也显示,美军的无人艇项目接连遇挫。美国海军6月在加利福尼亚州沿岸进行了一次小型无人艇测试,一艘无人艇在测试期间突然加速,导致参与测试的一艘拖船倾覆。7月,美国海军进行的另一次测试中,一艘无人艇意外熄火。在美军技术人员忙于处理时,另一艘无人艇撞上其他船只的右舷,越过甲板后坠入水中。该事件涉及美国萨罗尼克科技公司和黑海科技公司研制的两艘无人舰艇。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两起事故都是软件故障或人为错误导致,包括机载系统与外部软件之间的通信中断。
《华尔街日报》称,美军想要在台海冲突中投入大量无人装备,面临技术和后勤多重挑战。“无人舰艇和空中无人机需要自主穿过辽阔的太平洋并应对不同的战场环境,很可能面对无线电和GPS信号受到干扰的场景。”由不同公司制造的无人机需要协同定位潜在目标才能执行打击任务,但缺乏统一整体标准的结果是“复制者”计划没有能够同时控制大量无人装备的软件。知情人士称,在去年太平洋地区举行的相关演习中,安杜里尔公司软件控制不同厂商的无人机,在超出操作员视线范围后发生了难以协同执行任务的情况。
反对声音不断
事实上,美军内部也有反对“复制者”计划的声音。在该计划提出之初,美国军事专家比尔·格林沃尔特就批评称,美军根本无法按照该时间表采购足够的装备。这一方面是由于五角大楼错误估计了未来无人作战所需的规模,“复制者”计划涉及的“数千个”无人装备远远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冲突中的消耗性使用。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俄乌冲突中,双方每天都投入上千架各种廉价无人机。“复制者”计划中的所谓“廉价无人装备”依然是走“高端路线”,“弹簧刀”无人机的成本比俄乌冲突中的廉价无人机高出一个数量级,“全球自主侦察艇”的价格也远在乌克兰自杀无人艇之上。当初希克斯要求在两年内拨款10亿美元,而很多美国议员认为这笔金额远远不够,“想要确保该计划的成功,需要再拨款数十亿美元”。
五角大楼错误估计了未来无人作战所需的规模 资料图
另一方面,“复制者”计划的批评者认为,美国相关防务企业缺乏足够的产能,很多核心部件需要从海外采购。路透社称,黑海科技公司每月能生产数十艘无人艇,远远无法满足美国海军的需要。《华尔街日报》此前曾爆料称,美国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Skydio因为参与对台军售而被大陆制裁,结果导致该公司无人机使用的大陆产电池无法供应,连五角大楼的订单也无法满足。
此外,批评者还认为,美军认为廉价、可消耗的无人机可以应对中国在传统装备和人员上的数量优势,但中国在无人装备领域与美国的差距更小,大批量制造能力更强,美军此举是“巨大的赌注”。